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斩邪 > 第十一章:风起扬帆,剑指府试

第十一章:风起扬帆,剑指府试

陈三郎读书给它听了。

一条读书的鱼儿……

于是琅琅的读书声起,一读,一鱼听,中间隔一清凉的水井,间或水波漾,好像夜间的海,有着别样的氛围。

陈三郎忽而想起两句诗:唯恐夜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花是一痴,读书给鱼儿听,何尝不是一痴?

似箭,二月过去,屈指一算,距离府试举行只剩下五天。

陈三郎决定明启程,赶往南阳府。有水旱两条路径可选,旱路远,且一路颠簸,颇为辛苦,远不如走水路。

泾县东门外便有着码,每天都有船只载,进泾江,顺流而下,然后抵达南阳府城。

此行对于陈三郎来说,属于一次远行,他长这么大,还未曾出过泾县地面呢。

陈王氏颇为担忧,要管家华叔跟随少爷前往。陈三郎却没有同意,坚持独行。

无它,多一同行,耗费便多了不少;而且家中各种繁琐事务,也离不开华叔。

“娘亲放心,我前往南阳府,早约好同窗相伴,不会有事的。”

这倒是实话,今岁童子试,杨老先生门下除了陈三郎外,另还有一名学生同样考过了县试。

拗不过儿子,陈王氏只得作罢。

行李早就拾掇妥当,也没有太多东西,轻装上阵,三套换洗衣服,外加几本主要的经义书籍,还有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之类,全部装进一架书筪内,只要往肩上一背,便可走起。

是夜,陈三郎在井边读书,比平时读多了三卷,然后对着红鲤鱼说自己要出行考试的事,仿佛自言自语。但隐约之下,他却感觉到红鲤听懂了。

若不听懂,它何以特地游了个圆圈,吐出一柱水花?

也许,这就是红鲤鱼的送别表示了。

第二天,蒙蒙亮,就起来,吃过早饭,陈王氏等送陈三郎出城到码

有雾,远一些景象都看不清楚,河面水波起伏,发出低沉的声响,有几点灯光照起,是船灯。

“道远学长,我在这里。”

叫着,随即跑过来,正是同窗何维扬。

何维扬今年才十六岁,非常年轻,脸上还带着稚气。他也是泾县氏,家里卖豆腐的,父母劳,供着他读书。

双方碰,一番寒暄,然后和家作别,登上一艘乌篷船——乘船到南阳府码,每船费要三百文钱。何维扬嫌贵,好说歹说,终于磨少了五文。

这时水面上忽而起了风,呼呼吹着,刮动着船帆。

艄公抬看了一眼天色,说道:“南风起,要下雨了。两位客官进船舱吧,免得淋了雨着凉。”

陈三郎却笑着说:“不慌,我在船上再呆一会。”

风吹拂衣衫,脚下波滚滚,他心随风而起伏,恰如诗云:长风会有时,直挂云帆沧海!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