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略显不悦的开说道。
不曾想话音刚落,门外边响起青雀的声音。
“父皇,母后。青雀回来了,还带来了礼物呢!”
“父皇,母后。这是青雀的奖状,两张呢!”
李泰将奖状,到了父皇和母后的手中一
一张。
“李泰同学在学院第一期的学习中进步优异,获得最佳进步奖…”
这是李二陛下的声音。
“李泰同学在学院学习期间,刻苦钻研,获得科技发明奖…”
这是长孙皇后的声音。
两个相视一笑,将各自手中的奖状互换了一下。
欣喜的表在李二和长孙皇后脸上显露无疑。
“好,青雀进步甚大,父皇和开心啊。”
“母后也很开心······”
此时此刻,作为父母的他们是真心,为孩子们高兴的。
长孙想起青雀第一天去学院,便被胖揍一顿军棍的事。
自己还心疼的掉了眼泪。
可是一转眼,这孩子便进步如此之大,实在是让欣慰啊。
“儿臣,谢谢父皇和母后夸奖。”
“老师让儿臣给大家带礼物来了,都在马车上呢···”
“有父皇和母后的,有皇兄和皇姐的,就连雉的都有呢···”
青雀高兴的说道。
立政殿的晚宴非常的丰盛。
李二非常机智的将林然送来的新鲜蛋,让御书房立即做出来。
就在大家准备坐的时候。
一道声音让所有站了起来。
“陛下,皇宫娘娘。太上皇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
“参见皇爷爷···”
李渊缓步进立政殿。
这个宫殿又多久没有来过了?
他自己都想不起来了。
“一家都在啊?”
李渊开说道。
“父皇,世民刚刚让臣妾派去请您···”
“一家,独独就等父皇了···”
长孙皇后的话,比及时雨还及时。
“对,父皇。一家就等您了···父皇快请坐。”
李世民向长孙皇后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李渊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整个仿佛都年轻了许多。
“好,今父皇便陪你们一起用膳。”
李渊的话差点让李世民当场泪奔。
长乐乖巧的将皇爷爷扶过来坐下。
“还是长乐知道心疼,皇爷爷啊···都坐吧,都坐吧···”
“这桌子上的酒菜,父皇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莫不是那个臭小子送来的吧?”
李渊微笑着看着李世民开询问道。
“父皇,还真是那小子让青雀带来的。”
“皇爷爷,皇爷爷···不许您叫老师臭小子。”
“那样青雀岂不是成了,臭学生了?”
李泰乖巧的跑到李渊身边,摇晃着李渊的撒娇道。
“皇爷爷,您看,青雀可是得到两张奖状呢···”
李泰将两张奖状递到了李渊的面前。
李渊欣喜的接过奖状,逐一查看。
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浓郁起来。
“承乾和恪儿有没有奖状啊?”
“皇爷爷,承乾也有。”
“皇爷爷,这是恪儿的。”
两个将自己的奖状,纷纷递给了李渊。
“好,以后皇爷爷不再叫尚书郎臭小子了,他可是为皇家尽心不少啊···”
听到皇爷爷的回答,一家都笑了起来。
“皇爷爷,雉长大了也要去学院读书呢,到时候,雉
拿好多好多奖状给皇爷爷看。”
李治的声音惹得大伙都开心不已。
“好,皇爷爷等着雉的奖状···”
今天的晚宴,真正的成为了一家的盛宴。
李世民不停的为父皇斟酒。
父子两皆是喝的伶仃大醉。
正所谓逢喜事
神爽。
长孙皇后见到这多年未曾见到的画面,也是唏嘘不已。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一个叫做林然的少年郎,一手促成的。
第二一大早,李泰便跑到了林府。
这么短的距离,如今都不够李泰热身的。
因为学院里每早晨,都要围着大大的
场至少跑十圈以上。
从皇宫到林府的这点距离实在是不够看。
“老师,老师。青雀来了···”
“青雀哥哥···”
“青雀哥哥···”
果果和厚厚高兴的表示欢迎。
让李泰满脸都是微笑。
“还没用过早膳吧,来一起吃早膳。”
“父皇和母后说,让青雀早点到老师这里来,青雀怕耽误了时间,还真没用早膳呢···”
其实李泰是嘴馋林府的吃食而已。
这个小家伙可是个嘴刁的孩子。
一般的食物不了他的法眼,独
肥
片。
“老师已经给你炖好了一大片肥,以后每天只能吃一片。”
“这东西再美味,也不可贪食。”
听到林然的话。
李泰郑重的保证道。
“老师,青雀只吃一片,如果贪吃两片,您就打青雀···”
一番话,惹得果果和厚厚咯咯直笑。
连林然都笑了起来。
看来李泰这小子对打的事
,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了。
美美的用过早膳,李泰便跟随林然来到了老师的房间。
“青雀此法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传与他。”
“不然到时候恐怕会后悔莫及。”
林然郑重的代道。
这个时候,林然同样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同样是我们先祖发明的东西。
结果却被外族用来攻打我们。
后果是悲惨的···
“老师,您放心吧。青雀绝对不会外传的。”
李泰见老师一脸郑重之色,表也跟着严肃起来。
正元节的前几天。
李泰每都是一大早的便往林府跑。
不到天黑不回来。
几的时间。
林然和李泰制造了大量的烟花和竹。
整个房间都堆放的满满当当的。
正元节说到,便到来了。
“父皇,母后。青雀回来了。”
立政殿里,李泰一溜烟的跑了进去。
“青雀,跟尚书郎学习的如何了?”
“几年前你还小的时候,就哭闹着要学习,如今心愿也算是达成了吧。”
“父皇,青雀都学会了,今晚青雀要为父皇和母后,绽放最美丽的烟花。”
李泰欣喜的回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