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仙道红楼梦 > 第120章:观念

第120章:观念

但朱明既没有传授宝玉什么修炼秘法,就等于在给宝玉讲故事,很多年来在很多地方发生的很多事,使宝玉在未出山之前便能知晓世间诸事,明白世上都有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东西,假如遇到了也好心中有数。但这些都是朱明的见知,还需要宝玉在实际中去经历,届时也许会有着不同的感受。

有太多的事,还是一个孩子不能一下子理解的。所以朱明就从宝玉最熟悉的况讲起,首先介绍的就是这片蛮荒中的和事。宝玉这些年只生活在青山部族与花海村,他甚至没有去过中央谷地。而朱明以山神的眼界,向宝玉介绍他所生活的蛮荒中,他没有亲眼看见的那些事

这十几年,这片蛮荒可以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的剧变,甚至是一种漫长的历史年代演变过程的浓缩,很多事发生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自然,就是从宝玉睁开眼睛后开始的。

假如不是朱明氏族一族的突然覆灭,假如不是相室国从外部的介,像这样的蛮荒原始部族,他们的生活以及生存状况,可能在数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内都不会发生太明显的变化。原上部族联盟的出现、城廓以及国家的建立,当初也经历了漫长的年代。

而如今山水城的出现过程,是将这个漫长的年代浓缩到了短短十几年内。对于很多原始部族而言,经历这样剧烈的动,结果可能有很多种,甚至是在纷争中消亡。而这里幸亏有青山族长在,目前可以说是最幸运的结局。

宝玉没有亲眼见到太多的事,有些事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而朱明逐一讲述,他的世界曾发生了以及正在发生着,怎样悄无声息或惊心动魄的变化。盐井以及中央谷地的纷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青山部族和花海村结盟又意味着什么,有鱼村怎样得到了相室国的支持,又为何要勾结羽民一族……

如果仅是与自己无关的事,宝玉理解得可能还不够刻,只是一个孩子在听大讲故事而已。但宝玉本经历了这一切,有着切身的感受,所以朱明选择首先向他介绍这片蛮荒中这十几年的事,也等于是在讲解一个历史年代的变迁。

如此宝玉也能明白,世的种种**是如何伴随利益出现的,不同的面对利益时又会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带着各种目的做出各种事、又得到了怎样的结果。朱明让这个孩子自行去思考答案——世上为何会有这样的和事。

宝玉这些年除了玩耍就是修炼,过得非常开心快乐,他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只是拥有自己的秘密。朱明的目的,并不是想让这个孩子不再快乐,而是让他将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晰。

有意识的是,这一切剧烈动发生时。宝玉自幼所生活的村寨,看上去却几乎没什么变化。石屋还是那些石屋,还是那些,只是他自己在长大。回顾这个过程,感觉有点像修炼中多体会的动中之静与静中之动。

宝玉在定境中只是在接受与解读山神的神念,更多的思考只能在事后,当时只是一种自然的体会。

蛮荒各部族的变迁,很像他本这些年的修炼经历。想当初的初照境,就宛如回到了一种婴儿的状态。清晰的察觉己身,在懵懂中睁开双眼,然后去感受各种欲念的冲击。这就像各部族从原始古朴的状态中走来,经历了各种利益的纷争与冲突。

从初境迈二境,需要消除筋骨形骸中的隐患,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继续修炼。就像各部族也要壮大自身的力量,能获得更多的物产变得更加富足,才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面对世上的种种艰难。二境中洗炼形骸,就是自身的壮大,同时能延伸出感知清晰的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就像们认识自身、认识世界,从而能自我改造以及改造世界的发端。

从二境突到三境。要学会控制新出现的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量,因为它一不小心就会伤及己身。当学会控制和运用这种感知与力量的时候,便有了御物之功。凡们没有御物之能,但他们也会拥有更多的能力索求于外物。

从三境突到四境。对于修炼的境界而言,是一种质的飞跃。修士可以炼化并改变外物,甚至达到一种身心共处的状态。这就是炼器御器之功。那么再看看山中各部族,他们学会了融合与共处,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有鱼村举族为、山水城出现在蛮荒,大家成为了山水氏一族,拥有了共同的城廓,生活与生产方式都不有所不同。

宝玉的这些体会还很朦胧,就像曾经的梦境般难以形容,他尝试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山神。而山神则说道:“修炼是寻求个境界的超脱,但世间众也在寻找自己的道路,甚至这个世界本身的演变也在大道之中。世间万事万物,可能都是对修为境界的一种印证,能迈初境得以修炼,你应该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幸运。”

朱明向宝玉介绍的不仅是大势变迁,也展开描述了很多事物的细节。比如他重点讲述了青山部族与有鱼村的争端始末,青山族长当初为何要训练那样一支军阵,他与若水以及蛊辛等是怎么商议的。解决麻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它露出苗之前就做好应对的准备。

其未兆易谋,这是朱明通过这事告诉宝玉的道理。在有鱼村刚刚开始训练军阵时,青山族长已就经在练更强大的军阵,否则等于冲突真正发生的时候,就都已经晚了。军阵本是用来打仗的,可几年后到了中央谷地中,双方军阵根本就没动手。

不战而屈之兵,是解决对手最高的境界。但谋其未兆,是不战而胜的前提。

鱼大壳虽败给了青山族长,但其手段非没有过之处。勾结羽民族突袭青山部族和花海村,实在是出意料,假如不是宝玉挺身而出,当时的结果就难说了,这片蛮荒如今也将会是另外一种况。就算青山族长能在中央谷地中不败,但村寨已灭,有鱼村也肯定会被灭族的。

睿智如青山族长,也没有算到所有的事总有未知之事,便总有不足之处,要时刻牢记这一点。但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不代表着便不去做事,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把应该做的事尽量做得更完美,这就是行事之正道

有鱼村利用羽民族,险些翻了盘,这是一支出意料的奇兵。以正行事、以奇用兵,应对冲突的手段大多如此,不仅是在这片蛮荒中,放眼世间也是一样的。

朱明还特意提到了在青山部族中发生的战斗。若论修为,蛊辛当然不如大毛,但他再加上一个修为更低的叔壮,却将大毛伤。否则的话,仅凭宝玉一也不足以扭转战局。蛊辛能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无路可退,一旦败亡便是灭族之祸,所以只能不顾生死,尽全力搏命而击。

而大毛的心态完全不同,他不是来拼命的,想的就是轻松洗劫青山部族与花海村,根本就没有做好苦战的准备,更别提死战了。蛊辛加上叔壮,实力虽不如大毛,但也不是相差很远,所以大毛败了。当冲突双方的实力对比,还不足以完全决定胜败的时候,那么哀兵必胜。

谋其未兆、不战屈、以正行事、以奇用兵、哀兵必胜……这些道理都是朱明要告诉宝玉的,就蕴含在蛮荒诸事中。宝玉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这些手段与智慧,更重要的是能明白,世间事物为何会那样发展演变、呈现出们所看见的结果。

对一个孩子讲这些,朱明从宝玉的最熟悉的切身经历开始,然后推而广之,介绍了广阔原上的诸事诸物。朱明三百多年的见知,有很多事都是蛮荒中闻所未闻的。但无论如何变化,宝玉总能在其中找到似曾相识的东西,很多道理都是一样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