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高唐弃子 > 第二十四章 堆肥促进粮食生产

第二十四章 堆肥促进粮食生产

裴范先把那天和李弘说过的话,又告诉了裴炎,而后遗憾道:“阿叔,不是侄儿不想管这件事,实在是祖宗没有给我指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裴炎直视着裴范先,想从这小子的表之中找到他胡说八道的蛛丝马迹,奈何,这厮的脸皮比城墙还厚,看了半天,居然没有任何的改变。

裴炎只能自我安慰,或许这小子说的是真的。

祖宗没说的事,这小子就不知道。

这时,裴炎不禁又开始咒骂裴家的祖宗,为何知道照顾这病秧子,却不知道也照顾一下他这个裴氏新星。

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类的通病。

裴炎完成了自我脑补,正准备拍拍,裴范先却说道:“不过,阿叔,要想提高收成,储备更多的粮食,侄儿也有一些想法,只是还不成熟,想让阿叔帮我参详一下。”

裴炎刚刚抬起的,又放下了。

这小子还是有觉悟的,知道只靠他自己不行,还需要依靠他裴炎这根光亮亮的大腿。

“说吧,阿叔听听看。”裴炎冷着脸,摆起了派

范先是无所谓,裴炎很快就又要上套了。

“阿叔,依我看,这储粮储粮,最重要的还是粮食。这是根本。”

“以往,朝廷为了增加粮食储备,在两京附近建立了许多粮仓,皆是占地广大,设备齐全的。”

“这固然是好事。也是应该做的,可是,一遇上荒年灾年,粮食歉收的时候,朝廷仍然是不敷出,捉襟见肘。”

“所以,侄儿以为,要想保证两京百姓,甚至是大唐的子民全都不至于吃不饱饭,一定要变革耕种的方式。”

“耕种……方式?”

裴炎茫然的点着,关于耕种的事,裴炎也只是在弘文馆念书的年月有所接触。按大唐规制,每逢农忙月份,来自弘文馆的学子就要放假去帮助京城境内的农民耕种。

为的就是倡导贵族子弟要亲近自然,了解大唐的立国之本。不过,很遗憾的是,具体作起来,就变得面目全非。

真的能够去帮助农民耕种的贵族学子,十个里面能有两个就不错了,很多学生都会把这个宝贵的名额让给自家的仆役,让他们代替自己去参加农业劳动。

以至于裴炎在弘文馆读了十年书,还从没有踏过田埂。

见他如此迷茫,范先心中豁然开朗。

一窍不通,太好了!

“阿叔,所谓耕种方式,不知阿叔有没有见过长安郊外烧山的乡民?”

“见过,这当然见过。”

一到农忙时节,长安郊外就时常是红蔓遍山腰,到处都是放火烧山等着木灰下种的乡民。

范先故作沉:“刀耕火种,就叫做耕种方式。”

“阿叔可知,一般用这样方式耕田的农户,即便是获得好收成,也绝对不会撑过三年。”

范先伸出三个手指,在裴炎面前晃了几晃,相当有自信。

裴炎欠身,虚心求教:“这是为何?”

“这样的种田方法,文雅点的叫法,称之为畲田,既然放火烧山就可以获得肥力不错的田地,那么耕种的乡民自然也不会在保持肥力上面费功夫。”

“不过是靠天吃饭,连个田埂估计都没有,烧一片,种一片,收成好坏全看老天爷的心思。我们平里种花养还需要经常伺候,小心的侍弄。”

“培土,剪枝,都是必不可少的活计。”

“可是,这样重要的农业种植,这些乡民却采用这样传统粗野的耕种方式,他们自然不会得到好收成。”

“乡民们的收成不能保证,大唐的粮仓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裴炎越听越迷,只顾着点了。

“这样靠着烧山得来的田地,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维护,自然也只能耕种三年,之后,田地就会出现板结,肥力丧失,依着这块田地生活的农户,也只能搬离。”

“这么折腾下去,粮食的收成当然上不去!”裴炎脱而出。

这些无知乡民,竟然种植方法如此落后,怪不得粮仓里的粮食总是堆不满。

范先欣然点,改变传统粗放的耕种模式,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大唐百姓的吃饭问题,一直也是范先记挂在心的一件事。

很显然,裴炎今天过来,一定是李弘在朝廷上提到这件事了,他到自己来取经,为的就是把他裴范先的办法变成他裴炎的办法。

“阿叔说的没错,”裴范先大力鼓励裴炎,进而说道:“被这些乡民们撂荒的田地,又不能继续耕种,也不能用作他图,只是白白费而已,长此以往,收成便是越来越低,农户们的子也不好过。”

“可是,既然这样的耕种方法是常见的,你又如何改变?”

“想改变当然不容易,不过办法还是有的。”裴范先循循善诱,眯缝着眼睛,开始给裴老贼挖坑。

“阿叔,畲田只是耕种方法之一,要知道,长安城近郊,也一样有能够持续多年耕种,也照样肥力丰厚的田地。”

“这样的田地都是甲字第一等的好田,只要经营得当,耕种用心,三五年间,肥力都会非常的丰厚,根本不需要搬迁。”

“竟有这样的好事?”裴炎抚着长须,一副很有了解的样子,其实一个字都没听懂。

管他呢,只要裴范先把好办法说了,他再化用一下,献到太子的眼前。具体的作方法,从来不是朝廷大臣关注的重点。

范先笑的灿烂:“要想改变以往的畲田耕种办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堆肥。”

“堆肥是什么?”裴炎倾身,特别激动,他感觉,只要能得到这个办法,官升一级都不成问题。

“就是制作肥料,弥补田地肥力的衰退,方法是相当的简单。”

“原来如此,具体方法是什么?”裴炎附和着,范先一顿,颇有些为难,若是说了实话呢,堆肥就是储存大粪,裴炎必须立刻就弹起来骂娘。

实话是不可能说实话的,忽悠是一定要展开的,正所谓,先撩者贱,反正也是他裴炎先送上门的。

“这个具体的方法,阿叔就不需要知道了,再者,其实我也不甚清楚。”

“我不过是随说说,能不能推行下去还说不定。”

“若是阿叔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大可以去实地看看,不说郊外了,就是长安城里坊中,也有不少种田的农户。”

“他们都了解堆肥的方法。”

他笑的和煦,裴炎摆摆手:“哪里需要这样麻烦。”

“只要是你说的,阿叔就相信!”

“阿叔慢着,这件事还没说完。”察觉到裴炎要离开,范先连忙说道。

还没说完?

就是了!太啰嗦了!

“阿叔,要想让长安城的百姓都去按照朝廷的要求堆肥种田,侄儿觉得,长安两个县的官员也要做个表率作用。”

“至少,他们应该带着乡民们一起堆肥,大唐治下的子民,一向最响应官府的号召。有地方官带领,他们堆肥的积极一定会更高。”

有道理啊!

裴炎欣喜的看着裴范先,忽然觉得,这小子说话不是一般的悦耳动听。

长安、万年县廨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