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华娱之一个导演的诞生 > 第121章 央视的机会【求订阅求月票】

第121章 央视的机会【求订阅求月票】

班导杨琳的办公室,吃过午饭后姜山就被她叫了过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让姜山坐沙发上,杨琳乐呵呵地看着眼前自己的学生,一脸的欣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dv录像作品大赛虽然结束了,不过身为团队成员之一的杨琳还有些收尾工作要做。

听说姜山的作品《等待》获奖了,她这不马上找叫来了自己的徒,打算奖励一番。

“获奖的感觉怎么样?”

“跟梦一样……”姜山如实说道。

虽然dv录像作品大赛只不过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学术项目的一部分,份量也没多重,但这可是主流奖项。

要是有另外一位穿越者,说不定这就是起飞的踏板,马上要拍大电影,拿下三金,走出世界了。

听到姜山的说法,杨琳淡淡一笑,看向姜山的眼神愈发和蔼,“正常,听说你们昨天喝不少酒?”

这是属于好学生的特权。

“嗯,几个高兴,就多喝了些。”姜山点点

身为导演专业的老师,杨琳也知道酒宴其实断不了,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出了学校更甚。

杨琳也没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无酒不成席’这一概念在影视行业表现的更加严重。

简单关心了他两句后,俩的谈话也步了正题。

“你先看看这个……”

说着杨琳递给了姜山一份‘cctv’字样开的宣传页。

这是什么?

姜山耐心往下看,只见宣传页上赫然印着‘cctv电视公益广告全球征集活动’的字样。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新增的公益广告竞赛单元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上布置下来的任务。

今年是世的第一年,作为国字的媒体,cctv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其担负着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

公益广告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今年开始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教育电视台等都加大了对公益广告的投力度。

国字的央视自然也不能落后于,它的征集活动规模远比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那个要大得多。

单看宣传页上的‘全球’二字就能看出有多财大气粗了。

这次的活动不单是面向各单位组织,各省市级地方电视台就不说了,国内的4a广告公司及个也都可以参与。

不仅如此,像中传、北电等艺术类院校也是央视的重点关照对象,下周四央视还会专门派来北电开一个‘cctv电视公益广告全球征集活动’推介会。

姜山手里的宣传页就是为这次的推介会准备的。

按照宣传页上面的描述,视频、文案等形式都可以参与报名。

假如个文案作品选,央视将组织一流的制作团队进行专业化的制作,完成从原始创意到美成片的华丽蜕变,将整合国内优秀的演员、导演参与到制作中,让最终的作品映出绚烂夺目的星光。

杨琳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这不就马上找到了姜山。

经过《等待》这个作品,杨琳对自己的学生抱有很大的信心,同时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怎么样?要参加吗?”杨琳问道。

机会都送上门了,姜山又怎么可能放弃,只见他点点道,“参加。”

《等待》是他的一次试水,公益广告姜山以前虽然没拍过,但没吃过猪也见过猪跑啊,加上他个学习后的一些理解,多少也了解其背后对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要求。

例如,做公益广告的目的是什么?诉求对象受众是谁?维度是什么?受众的接受层次如何?

拿到这张薄薄的宣传页时,姜山心里已经开始思索着自己看过的一些公益广告作品了。

例如上辈子他在电视上经常听到那句姚明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禁毒、戒烟、戒酒、弃用某种物品、保护资源等等,从最基本的层面说,这是公益广告具有最基本的‘劝告功能’。

这种对具体行为倡导和劝阻,是直接有效的。

还有很多况下,公益广告并不是一定要准确规定受众去做一件什么事,或者不去做什么事,而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道德疏导工具出现,进行一种大方向的宏观劝导。

起到一种道德疏导作用……

一旁的杨琳见姜山看宣传单看得迷,也明白他应该是有什么想法了。

待到姜山回过神来后这才问了句,“怎么,是有什么念了吗?”

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从一个灵感,一个想法开始的,例如电影、画作、小说等等。

听到班主任杨琳的话,姜山摇摇,“还没……”

想法倒是多,就是挺杂的。

央视的这次机会挺难得的,他得好好准备。

“不着急,征集活动时间挺长的,每个月都有评选,月度冠军最后再角逐年度最佳公益广告。”杨琳出言宽慰了姜山一句。

…………………………

走出办公室,在回宿舍的路上,姜山还在思考着这件事。

他自己以后肯定不会进央视或者4a广告公司的,但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宣传平台,央视的魅力远比想象的大得多。

假如自己创作拍摄的作品能够登上央视的平台,这对于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说《等待》,肯定不能拿这个作品参选了。

因为参赛通知上就已经明确了版权归属,虽然名义上姜山还是短片《等待》的创作者,但它的播出平台仅限于北京电视台、北京教育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

所以还是要想新的。

回去的路上,姜山的手机响了起来。

看了眼来电显示,是老家的座机,他赶紧接通。

“喂,妈?”姜山问了句。

“我你爸。”姜鹏熟悉的大嗓门透过话筒传来,“吃饭了吗?吃的啥呀?”

“买了份儿米线……”

“哦。”父子俩聊到这儿姜鹏没了下文,转而把话筒给了自己媳儿。

“你跟儿子多说点儿呀!”王莲花瞪了他一眼,见姜鹏没好意思继续这才接过话筒跟自己儿子聊了起来。

又是学习、又是生活,王莲花聊了很多。

听说姜山的作品昨天得奖了,别提她心里有多高兴了。

一连说了近一个小时,王莲花这才依依不舍地挂断了电话,临最后还问了姜山一句,暑假回来不。

听到老妈的语气不太客气,姜山哪还敢跑,在电话里连连保证起来,“回,暑假肯定回!”

电话挂断,姜山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