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王绂的作品珍贵不说,年代也颇为久远,家中的环境达不到博物馆那样的程度,长此以往,画作多少会受些影响。
当然,主家想这么做,方昊也不好多说什么。
正当方昊鉴赏着画作的时候,老宋拿着东西回来了,方昊也只能收回目光,帮老宋鉴定。
老宋先拿出了玉璧和玉环,因为两者材质都差不多,而且表面都有多色沁。
可能许多不知道怎么区分两者,其实很简单,
倍好谓之璧,好倍
谓之瑗,
好若一谓之环。
至于什么是“”什么是“好”,古
也有介绍,
,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这么一说,想必大家也能理解了。
方昊分别看了玉璧和玉环,事实上,东西一眼,他就觉得有问题,沁色不够自然,当然,如果经验并不是很丰富,确实不容易看得出来。
方昊抬起,问道:“宋先生,不知道你判断它们是真品的依据是什么?”
老宋解释道:“因为它们雕工湛,痕迹自然,而且都是多沁色。老话说,玉得三色沁,胜过十万金,多色沁相对少见,也正因为如此有些
一见多色沁就觉得不靠谱。实际上,仿古做多色沁比做全色、单色成本更高,我认为它们就是自然形成的。”
“冒昧问一下,你买下这两样东西,花了多少钱呢?”
“四件玉器加起来,一共花了42万。”
如果是真品,光是这两样东西,就值百万了,相差这么大,也不难理解,老宋当时的想法。
方昊说:“其实有个词叫,反其道而行之。”
“不会吧,可是我觉得它们都很有神韵啊!”老宋还想要挣扎一下。
方昊暗暗摇,说道:“神韵确实可以鉴定玉器的真伪,但只能是辅助手段,道理其实很简单,神韵一说太过主观了,它是随着每个
的主观意识差异而不同的。
可能张三觉得一件玉器很美有神韵,李四却觉得不好看,这样对于一件古玉的神韵而言,也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标准。所以我认为,神韵对于古玉的鉴定,跟土特征和加工工艺比起来,也就起到了微不足道的作用。”
老宋听了这番话沉默不语。
方昊继续说道:“咱们鉴定古玉,可以通过对它的沁色、钙化、包浆、绺裂、土蚀、土咬等特征手,初步断定这块玉器老不老。
先说沁色,一般而言,由于墓室环境复杂,玉质内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沁色随疏松部位而侵玉质内部,会伴随时间的增长,侵
会加
。而目前作伪,除了玉料上带裂或玉质疏松,都浮在表面,并且达不到变化丰富和过渡自然。这两件玉器犯的就是这样的毛病……”
之后,方昊指出了两件玉器有问题的地方,而剩下两件玉器的问题,也都差不多。
老宋只觉得胸好像压了块大石
,长长地吐了一
气,苦笑一声:“妄想着捡漏上百万的东西,还是怪我自己贪心啊!”
方昊和老宋的朋友也只能用,吃一堑长一智这种话,稍稍安慰老宋了。
鉴定了玉器,方昊向老宋打听那三个骗子的相貌,在征得老宋的同意后,录了下来。
随即,他就给张庆帆打了电话,讲了这件事,又把录音发给了张庆帆。并且,他还准备拜托钱珉帮忙调查,既然骗局中牵扯到他了,怎么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方昊收起手机,就见老宋的朋友因为有事,告辞离开了,这也正合方昊的心意。
“宋先生,我已经请朋友帮忙,找那三个骗子,或许会有结果,你损失的钱也有可能找回来。”
老宋向方昊道了谢,随即有些沮丧地说:“我估计钱是要不回来了,这也算是给我一记刻骨铭心的教训吧。不管怎么说,要谢谢你,还让你跑一趟。”
方昊表示不用客气,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讲了出来,指着墙上的画作:“宋先生,冒昧问一下,这幅王绂的《古木竹石图》是什么来历啊?”
老宋笑容中带着些许得意:“是一年多前,我在京城的星罗国际举办的拍卖会上,以670多万的价格拍下来的。”
方昊到是没想到,自打之前武宏畅在他手上吃了多次亏,再也没见过之后,又在这里听到了武宏畅家的产业。
要说,星罗国际作为老牌艺术品公司,实力还是颇为雄厚的,难道他们当时请的专家,就没有判断出这幅画有问题吗?
见方昊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老宋脸上笑容有些凝固了,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不可置信的念。
不会吧,这幅画不可能有问题吧?!
半响,老宋回过神来,有些张结舌地问:“方……老师,你为什么想要知道这幅画的来历呢?”
方昊看着老宋忐忑的眼神,觉得他有些可怜,不过画有问题,早晚要被看出来,甚至有可能已经有
看出来了,只是顾及着他的
绪没有说出来,或者
脆就是想看他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