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北宋当城管 > 第二十六章 舌战群臣

第二十六章 舌战群臣

五更三时,又到了开早朝的时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紫宸殿内,宋仁宗赵祯戴黑色的直脚幞,身穿淡黄袍衫,腰系玉装红束带,脚蹬皂文靴,端坐于堂上,只是眼圈绯红,透着血丝,跟昨的朝会相比,神状态欠佳。

在堂下的一众文武群臣,分列左右两班,也都戴直脚幞,身穿官袍,手持笏板,他们当中有不少,也都哈欠连连,神状态比宋仁宗赵祯也好不到哪儿去。

对于参加早朝的这些文武群臣,他们身着的官袍根据官衔品级的大小分为三种不同颜色,三品及以上的官袍为紫色,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袍为朱色,五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袍为绿色。

等到群臣朝拜完毕,端坐于堂上的宋仁宗赵祯,先是打了一个哈欠,旋即冲着堂下的群臣们,突然发问道:“今朝会,是否还有要找街道司的麻烦呢?”

站在堂下位列两班的群臣们,听到坐在堂上的官家,一开就提出街道司的问题,顿时,就引起了他们的一阵骚动,弄得他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应答。

由于宋代官吏无论是参加早朝,还是执行公务,他们都戴直脚幞,尤其是参加朝会时,他们如果并排而立,就无法挨得太近,同时,也无法聚拢在一起窃窃私语。

不大会儿的功夫,站在坐班第一列的晏殊,便双手执笏站了出来,微微低,回答道:“回禀官家,臣以为官家方才所言,有袒护街道司之疑。在我大宋朝会上,群臣皆可谈论朝政事宜,两府三司都可以奏议,更何况是街道司呢?官家方才所言,实有不妥,还望官家明鉴。”

朝会之上,晏殊还大谈特谈了一番街道司和都水监的功用,对御史中丞王拱辰串通居住在翰林巷的官员们,诬告街道司一事表达了愤慨之

今个儿的朝会之上,晏殊对待街道司的态度,竟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令在场不少朝臣们感到错愕,尤其以欧阳修、包拯、富弼等为甚。

由于晏殊在当朝有“帝师”的雅称,在宋仁宗赵祯很小的时候,晏殊就是他的教书先生,而宋仁宗赵祯平里对待晏殊,也是恭敬有加。

现在,晏殊又是当朝执宰,为百官之首,在朝会之上,若是有跟宋仁宗赵祯意见相左,都不敢直接说出来,唯独晏殊毫无顾忌敢于直言,得宋仁宗赵祯的信赖和敬重。

这不,晏殊刚把话说完,坐在堂上的宋仁宗赵祯,尽管觉得自己当着群臣的面,被自己的先生批评一通,感到面上无光,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晏相方才所言,句句在理,朕此前所言,确实有袒护街道司之嫌。接下来,若是诸卿对街道司在东京城内,标记和拆除侵街占道的违章建筑一事有异议,尽管谏言便是,朕赦你们无罪。”

只待宋仁宗赵祯的话音刚落,站在左班第一例晏殊旁侧的贾昌朝,便持笏出列,谏言道:“启奏陛下,臣对街道司在东京城内,大搞违章建筑标记拆除一事感不妥。

“据臣所知,街道司在翰林巷内标记了二百余处违章建筑,限期一之内拆除掉,居住在翰林巷的官员们也都非常配合,在昨未时之前,俱都自行拆除完毕。

“可是,就在臣进宫上早朝的途中,便四下里看到,这一路行来,在大街小巷,被街道司使用白漆写成的‘拆’字,几乎是随处可见。如此在东京城内,大肆去搞强拆行动,必然会激起民愤。此前,开封府尹包公说,我大宋都城东京城登记在册共计有一百一十多万的

“而目前驻守东京的禁军,也不过十万余。若是因为大规模地强制拆除侵街占道的违章建筑,导致东京城内的居民百姓们纷纷起义,即便是调动十万余禁军进行镇压,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平定。

“臣以为街道司此番做法,大大的不妥,还请陛下立刻下诏,撤换街道司司丞,或撤掉街道司衙门,并调动开封府的衙役们,把大街小巷德的建筑物外墙上的白漆‘拆’字统统擦掉。”

贾昌朝现在的官职是参知政事,被称为“副相”,也算位高权重,他之所以对街道司的敌意如此之大,多半是因为他在翰林巷的住宅,被街道司标记了三处违章建筑,不仅拆除了后院的院墙,还有后院新建不久的左右两处偏房,光院墙和偏房造价都花费了几十万钱之多,自然是对街道司恨之骨。

此前,坐在堂上的宋仁宗赵祯,由于他的大儿赵徽若在更半夜,打扰了他跟张娘子双宿双飞的美梦,导致他离开张娘子的寝宫后,在他自己的寝宫——福宁宫内,只小憩了一个左右时辰的功夫,其余的时间都在为街道司的此番作为而暗自欣喜。

毕竟,在东京城内开展拆除违章建筑的行动,是由宋仁宗赵祯向开封府和街道司下达的谕,还限期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看来,以街道司的办事效率,估计不出三就可大功告成。

可是,此时此刻,坐在堂上的宋仁宗赵祯,却听到站在堂下的参知政事贾昌朝说,街道司在东京内大肆标记违章建筑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东京城内上百万居民百姓发动起义,这着实吓出了他一身的冷汗。

要知道,在宋仁宗赵祯亲政之后的这段时间,一边要向北边虎视眈眈的契丹辽国,每年纳贡几乎是大宋半年赋税的银钱,一边还在西北边境跟西夏党项用兵作战,又要花去国库大量的税银。

表面上看去,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的北宋,商业非常繁荣,其实,也是因为此时的北宋需要大量的银钱,不发展商业怎么能够收取税银呢?

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发,时任朝廷重臣欧阳修,就曾对当时的农民起义形容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所以,宋仁宗赵祯一听到贾昌朝说到“起义”二字,立马让端坐在堂上的他,吓得是直冒冷汗,当即就面露难色,怅然若失道:“方才,贾卿所言极是。朕自然知晓,昨未时之前,居住在翰林巷的官员们,自行拆除掉违章建筑,那不绝不是真心想要拆除,也不是坦然接受街道司做出违章建筑的评判,而是给朕的面子。

“朕命开封府和街道司,推行查办侵街占道和拆除违章建筑已经有三余,却也遭到不要阻力,朕都心里有数。无论是开封府,还是街道司,没有朕作为他们的后盾,就依靠他们常执行公务,朕想驻京的官员们,都不会积极配合的。连官员们都是如此,唉,何谈百姓们呢?”

当有些郁郁寡欢的宋仁宗赵祯把话说完,身着朱色官袍的右谏议大夫陈执中,便持笏出列,附和贾昌朝方才所说,忙不迭危言耸道:“陛下方才所言有失偏颇,驻京官员无论大小有上千之众,在此其中不乏有宵小之辈,但绝大部分都为官清廉为正直。

“作为官吏,每月领受的俸禄是朝廷给予,自然不敢也不能够有忤逆官家之举。官家下达的圣旨和谕,我等官员们皆都听命行事。

“可是,我大宋百姓们,或耕作农田,或手工制作,或从事商业,他们每年都要向朝廷缴纳赋税,是我大宋之根基。荀子曾言‘君者,舟也;庶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相魏征也曾对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臣看来,东京城内上百万的百姓,就是水,而陛下则是舟。若是让街道司在东京城内大肆强拆违章建筑,势必会激起民愤。贾副相方才所虑,不是没有道理。

“一旦民愤沸天,东京城内的上百万百姓们揭竿而起,不无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