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体内发现大量药剂残留,初步判断,被注药剂的时候,他还处于清醒的状态。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痛苦。
这就是那个凶手的目的。
他希望被害在死前感受到足够的痛苦。
或许是为了让他们赎罪,又或者是纯粹想要自己发泄。
以目前的况来看,后者的可能
更大一点。
“凶手具备退伍或者执行官背景,高智商,高学历,成年男,身体强壮,年龄可能在25-45岁之间,小时候受到过某种不公正的待遇。”
“那就是一颗种子,一直埋藏在他心里,所以他选择了军队或者执行局,历练自己。”
陆文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在军队或者执行局工作的期间,可能有某件事,某个案子,没有得到公平的审判,让他心里的愤怒彻底发,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让那些罪犯感受到痛苦。”
“你说的描述的这个形象,符合第十区执行局很多执行官,更别说别的执行局。”
“目前也就只能这样了。”
凶手懂得使用各种生物药剂,所以陆文判断他有高学历的背景。
“从现场来看,被害者生前受到了极大的折磨,很可能长达数天,最后濒死之际,凶手才往被害者体内注毒杆菌。”
确实死得很惨。
用那些媒体的话来说,就是大快心。
由于案发现场被媒体先发现,所以在陆文与魏伯安赶到现场的时候,网络上已经有不少报道了。
甚至很多照片都没有打码,直接发送出来。
一开始网络上的吃瓜群众们还在感慨,说一条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也有表示被害
死得这么痛苦,一定要严惩凶手,不让凶手有再次作案的机会。
但……
当媒体扒出死者的身份后,网络上的评论就变了。
“杀得好!”
很简单的三个字,某个社平台上点赞量最高的评论。
当年那个事件,虽然大量相关资料都已经被删除,但仍旧有记得。
才十多年。
而且当时还发过游行,网络是不可能被删除
净的。
“有很多热血上涌的年轻,被那些媒体的节奏一带,全都偏向了凶手那边,说死者罪有应得。”
魏伯安翻了翻网上的评论,一阵叹息。
那些媒体不仅扒出了死者的过往,还扒出了当年那个中学孩家
的现状。
【孩父母也在随后的几年都去世了,现在就只剩双方几位老
,经历了白发
送黑发
,何其悲凉】
【那个医生当初只是赔了一点钱,并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制裁】
【他还在第十二区开了很多家超市,生活美满】
不得不说,那些媒体只是把事实呈现了出来。
虽然有的文章用词过于偏激,但真实况并没有太多偏差。
两边的况对比。
一个悲惨,一个富足,让广大的群众都怒了。
“为今之计就只能赶紧找到凶手了,执行局有专门的社账号吧?发个说明,安抚一下大家的
绪。”陆文说道。
“已经发了。”
魏伯安打开手机,调出某个社平台的页面。
在执行局那条安抚消息的下面,一大半都是谩骂的评论。
什么‘罪有应得’、‘无名英雄’、‘地狱空’之类的词语比比皆是。
只能说这次的死者确实……该死。
连陆文都在心里这样认为。
“第十二区的同事还在调查,但是调查进度很慢,现场的证据同样不足。”魏伯安说道。
“那些药剂的来源查清楚了吗?”陆文问道。
“没有,那些生物药剂应该都是凶手自己配置的,根本查不到来源,第十二区的同事还在走访这附近的生物医药公司,但……希望渺茫。”
“原料,配备这些药剂总得需要原料,我就不信凶手能无中生有!”
死者体内残存的药剂是这次最有价值的线索。
相比于前两次,这一次算是有比较重大的突了。
“现场也找到了一本诗集。”魏伯安说道。
“在哪儿?”
“还在清洗。”
“清洗?”
“你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陆文看到了那本真在被小心翼翼清洗的诗集。
上面有很多粘。
看着十分恶心。
“凶手强迫被害者把诗集吃了下去?”
“不,不能用吃这个字,被害者的牙齿都被一颗一颗敲掉了,这本诗集,凶手将其卷起来,强行塞被害者嘴里,一点一点捅下去的。”
虽说被害者确实该死,但……
生前确实遭受了巨大的折磨。
陆文自问,要是换做是自己,想杀一个,可能也就一枪把对方枪毙了事,没必要非要折磨。
除非……
“这次的被害者可能和凶手有某种直接的联系?”
“你的意思是……当初那个小孩的家属?可能
很小,那个小
孩家里就剩几个老
了。”
“别的,叔叔,表哥,表弟,等等……”
陆文给出了一系列的亲属名词。
“好,我立刻通知第十区的查一查。”
“顺便再查一查被害者当初开诊所的时候,还有没有发生过别的事,凶手这次很不正常,前两个死者都只是用刀,这次的死者真的……太惨了。”
第三位被害者死在了自己家里。
三室两厅,装修很豪华。
“死者的家呢?”陆文问向周围的一个同事。
“死者的妻子在第十区的中学外面租了一间房,正在照顾他们上中学的儿子,得知死者的消息后,悲痛过度,昏迷了过去,目前正在医院,至于孩子……我们通知了班主任。”
一个死去。
一个家庭痛苦。
悲痛过后,就是仇恨的种子。
当下一代成长起来,是否会为上一代报仇,一切都不得而知。
“有没有发现不属于这个死者房间的东西?”
“目前还没有发现。”
凶手一般会留下两条线索。
一条是诗集。
诗集一般给得比较隐秘。
第一次是在一堆律法相关的书籍里夹杂着,陆文用强迫症的分析找了出来,第二次夹杂在儿童读物里,第三次则是在死者的胃里。
而第二条线索往往很明显。
通常走进大门就能看到。
陆文站在大门。
往里看去。
“很普通的户型,门左边是饭厅,右边是客厅,客厅外是阳台,和第一位死者的户型很相似,第一位死者的线索兰花就放在阳台上。”
这个房间的阳台上并没有什么东西。
陆文将视线换到客厅。
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很多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