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

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

陶晨曦、钱浩等陪着特地前来视察的政务院总理马甲站在松木铺就的工作台上,聚会地看着旁边一名工作着一台大型水力纺纱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脚下就是轰鸣不息的平安河,奔腾的水流击打着安装在水下的巨大的叶,发出巨大的声响,所产生的推动力经连杆传动至上部设备后,带动机器开始纺纱。数量众多的纱锭确保每台纺纱机可以同时纺数十根棉线,纺纱的速率还经过齿调节,保持在一个相对合适的速度上。

徐文选小心谨慎地陪在这么一群“部堂、州郡高官”身后参观视察,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织造厂了,但眼前这种而又效率高的机器仍然令他看得如痴如醉。作为一个已经在平安堡生活了一年之久的“老移民”,徐文选已经见识了不少诸如码上轻松省力的滑组吊杆之类的这个国家的怪怪的事物。

眼前这座拥有30个纱锭的大型机器一次能纺30根棉线,是手工效率的几十倍,而且质量很还稳定。只要设备不出故障、河里的水流不停,那么纺纱机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这种效率,不单是泰西诸国,就是大明那些熟练匠户也是拍马都赶不上啊。徐文选犹记得前几天带那帮新移民中的匠户们参观织造厂车间的时候,那一帮匠户们脸上呆滞的表

嗯,这就是那啥……对,机器工业的力量啊,徐文选暗自感叹。

“整个织造厂预计要雇佣多少工手足不足?”马甲看了一圈已经正式投生产的40台机器,感到有些满意,说道:“这就是我们明年指望用来下金蛋的母啊,也是我们工业化起步的第一战,容不得任何失败啊。”

“目前工厂已招募员工约150,都已经经过培训,并有一定的实际生产经验。”陶晨曦说道,“预计最终投产时,整个平安机器织造厂将会拥有包括生产工、维修工、质检工、管理者之类的员工总计约400左右。工大多数都是就近在本地招募,少部分需要外聘。此外,这次移民中明朝织户大约还有上百,这些都是优秀的员工储备,员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400的工厂啊,目前也就仅次于海军造船厂、大鱼河兵工厂和建筑材料厂了,是咱们手规模第四大的工厂啊。更别说今后还要扩大生产规模,到时候直追海军造船厂,荣登咱们东岸共和国第一大厂的宝座也是指可待啊。”马甲笑着说了两句。

“平安机器织造厂设计生产规模是年产棉布九万匹。”陶晨曦侃侃而谈,“看现在这趋势,我有信心在1635年、即投产的第一年就达到七万匹以上的规模,第二年开始产能释放到九万匹,甚至开始冲击十万匹的产能。请中央放心,只要销路打开了,我们平安机器织造厂就算加班加点也要把产品第一时间生产出来。”

“行!我就喜欢听这样的话。”马甲哈哈一笑,说道:“执委会、政务院眼下都眼看着你们呢。就等着你们的棉布销售出去然后捞点钱回来补贴家用,如今的国库真的是可以跑马啊,空旷得令心里瘆得慌。”

“别,这么大的重担压倒我身上可承受不起。”陶晨曦也笑道,“就算一年卖给法国十万匹棉布,这利润也才不到十万元,完全填不满如今国家财政的窟窿嘛。谁要你们花钱大手大脚的,你看看平安堡外面,在大明一个瘦骨嶙峋、朝不保夕的流民,被葡萄牙这么一转手倒腾,卖到我们这就是差不多400块。按照老钱的话说就是‘够战列舰全部66门火炮打十几了’,我也要说,够我们卖几百匹棉布了,的,真是金贵。我们一年拼死拼活折腾点钱全砸里面去了。”

“嘿嘿。”钱浩尴尬地笑道,“我也就是说说而已。”

“有你们这想法的不少。”马甲叹了气,“是啊,一年财政收一半以上用来移民,这事任谁都想不通。不过你们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执委会和政务院却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如今我们全国一万多,查鲁亚及瓜拉尼土著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25。算上这批移民,明数量才占14,就算加上我们也才193,勉强算是第二大民族。此外,北德意志占106,波西米亚占7,芬兰占52,以及中亚种的鞑坦占51。其他的都是数量不多,且较为分散地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比例已经有些不协调了,因此接下来除了继续推行强制文化教育及民族间通婚以外,还要控制各个国家的移民数量及比例。这才是执委会最为关心的方面,经济利益还排不到第一位。”

“接下来要控制移民?”钱浩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马甲说道,“我们现在总共才一万多力紧缺的况处处可见,依我看要加大力气移民才是,怎么还要限制数量?这……这是谁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钱浩瞪着眼睛看向马甲,似乎在说这个主意就是你马甲拍脑袋想出来的吧。

“当然要控制!”马甲瞪了一眼钱浩,说道:“我们的新移民培训机构、学校等毕竟是有容量限制的,眼下一年三千多的新增移民数量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了。再大力敞开移民的话,这些新移民恐怕连每两天一次的汉语课程都安排不过来,更别说别的什么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课程了。而且,我们目前这一万多还没彻底消化呢,很多流中还是会蹦出许多本民族语言,生活习惯一时也没有彻底扭转过来。虽然这些年我们的同化教育推广的还不错,新移民们也都乐意模仿我们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我们的价值观,但说到底时间还是太短,他们的改变还不够彻底,很多东西甚至这辈子都别想他们改变了,只能从他们的下一代想办法。”

“那些波罗的海是难同化,但这些土呢?我觉得我们对查鲁亚和瓜拉尼的同化教育进行得还不错啊,他们比那些欧洲更容易接受我们的东西啊,为什么也要限制他们的数量呢?”钱浩有些不解。

“说实话,土的问题比较棘手。”马甲说道,“他们也许能接受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且努力去模仿,但说到底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将来普及教育、民智开启后,很难说这些土会不会产生些危险的思想。比如,我们和白都是外来者,掠夺了他们的土地与资源,而且还杀戮了他们很多,他们将来会怎么看待我们真的很难说。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只能是先预防,然后大力推行民族通婚,尽量消除种族差异,这样才是能够延续我们这个国度的最稳妥方式。要是这个时候我们不及早采取措施,稳扎稳打、量力而行;而是不顾现实况,贪图,敞开移民,这就是吃夹生饭,将来到底是别来同化我们还是我们去同化别啊?贪多嚼不烂,将来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段话说得众都有些无语。徐文选听得也有些尴尬,这么机密的战略方面的决策都让他听到了,他内心说实话有些惶恐。

“徐助理,我刚才那番话只是说限制土及泰西,并没有限制我天朝子民。”马甲转朝徐文选笑了笑,说道:“我听小钱说起过你,说你是个聪明,而且还是个难得的经世才。我的这番话,想必你是能够理解其中真意的。我等前宋遗民,与尔等同为炎黄子孙,文字相同、习相近,同化我大明移民,自是事半功倍。若不是力不能逮,对于大明移民,我等自然是以为多多益善了。”

“下官惶恐。”徐文选额上出了一层细汗,“下官以为……以为……前宋遗民亦是我中华正朔,……夷则夷,夏则夏,心慕我华夏道统者即为我华夏子民。下官……下官心中,实则……实则没有那许多华夷之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