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六十四章 非洲航线(续四)

第六十四章 非洲航线(续四)

一个克鲁扎多按照最新汇率约值436东岸元,这个价格只有明朝移民价格的九分之一,算的上是一个合合理的价钱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当然,这个价格买的肯定也就是普通货色而已,你要是指望这帮阿拉伯会把什么倾国倾城的波斯卖给你,那我劝你还是及早断了这个奢望吧,不可能的。

即使是这个价格,仍然比从欧洲移民的成本(约15-20元)贵了一倍以上,不过谁让家卖给你的是隶呢?欧洲过来的可是自由民,顶多前三年是契约而已。这些可不一样,他们一辈子都是你的财产。不过东岸买过去肯定不是当做隶来使唤的,估计政务院那帮到时候和他们签订的仍然是三年契约工作合同,到期给予她们自由民身份。

成年男隶的价格普遍在2-3克鲁扎多左右,请注意,这个价格是指在莫桑比克易的价格,也就意味着你还得把运回去,这海运风险和费用全部都由买方承担。问清楚马斯喀特在本地以及本土有着约上千名隶后,郭子离有心全买下来,但大概估计了下后觉得钱还是不够,因此脆便只要和小孩了。

东岸共和国探索舰队三艘船上装载了约一千张皮毛、三百多根象牙以及少量武器、盔甲,现金则只有不到两千元,纯是为了应急而带在身边的。皮毛、象牙是半路上从科萨那里易来的,而且这些玩意儿在阿拉伯那里多半卖不上价,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可能也就只能卖出大约一万元。不过船舱里还有约50套盔甲、300把军刀和1000枝燧发步枪,这些东西本是为了探索舰队和沿途土著易用的,不过此时卖给这些阿拉伯商却正合适,以他们对先进武器的渴求程度,这批军火卖个两万多元不成问题。

有了这些钱,足够东岸买几百个和小孩回去了,剩下的钱还能好好购置一批补给品。打定主意后,郭子离一答应了这帮马斯喀特商。然后郑重邀请双方共进晚餐,马斯喀特商商量了一下后也同意了。

莫桑比克岛附近是有名的渔场,其出产的龙虾、海参、金枪鱼等海产品闻名远近。“自由贸易”号战列舰上面的厨师是在东岸经受过严格训练的大厨,经由他手制作出来的这些海鲜色香味俱全。就连这些见多识广的马斯喀特商吃得也是赞不绝。双方一边聊一边吃,气氛渐渐融洽了起来。

自从葡萄牙在上个世纪初殖民阿曼,占领马斯喀特之后,至今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而这些马斯喀特商此刻正是葡萄牙殖民体系下的商,他们利用自己一方面是阿拉伯穆斯林、另一方面又是葡萄牙殖民地居民的便捷身份。在中东、奥斯曼以及东非沿海地带做出了好大的生意。

尤其是在东非沿海,阿曼的名声可是极响的,这缘于当地复杂的社会形态。自公元前开始,阿拉伯便掌握了印度洋上的季风规律,他们驾着船一年一度地来到东非沿海与当地土著黑通商。久而久之,他们便开始在当地设立商馆,然后渐渐定居了下来。

自公元7世纪起,由于本土战等因素,大批阿拉伯从半岛移居东非地带。尤其是一些阿曼整个部落迁居过来,在东非沿海地区形成了大量的阿拉伯聚居带。从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到莫桑比克。阿拉伯沿海建立了数十座城邦。

几百年后,这些阿拉伯与当地土著逐渐混血通婚,然后就形成了如今的斯瓦希里。斯瓦希里与阿拉伯尤其是阿曼有着很的渊源,再加上又是同一宗教,因此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这些马斯喀特商在当地很吃得开。

一顿晚餐吃了两个多小时,宾主尽欢。这些来自马斯喀特的阿拉伯商准备连夜就坐船返回本土,他们决定再通过奥斯曼帝国甚至波斯的一些生意伙伴,尽量多搜罗一些“货物”,然后趁着明年春季的印度洋季风驾船运来莫桑比克岛,和东岸进行易。当然。在他们走之前,目前在岛上留存着的上百个波斯以及少量小孩被打包出售给了东岸。总共一百多及二十多个小孩只卖了4500元左右,算是给了东岸一个小小的优惠,当然东岸支付的不是现金。而是皮毛和象牙。

阿拉伯走后,东岸共和国探索舰队又在莫桑比克岛港内滞留了一天,然后在10月2这一天拔锚离去,航向东偏北,朝马达加斯加岛北端的安齐拉纳纳地区行去。

出发前他们在莫桑比克岛上雇佣了两个葡萄牙向导,这两对莫桑比克海峡附近的海域相当熟悉。也有很丰富的航海经验,其中一甚至远航去过印度。雇佣他们能够极大地加快东岸对航线的探索进度,你所需要付出的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金钱。

海面上的风不是很大,五天后,即1638年10月7,华夏东岸共和国探索舰队穿过不过一千多米宽的海水道,开进了风平静的安齐拉纳纳湾。整个安齐拉纳纳湾内几乎全是天然水区,船队沿着南侧海岸缓慢航行着。岸上极目所能望见之处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间点缀着不少水塘、微型湖泊,水鸟在其中飞来飞去,景色美不胜收。

不过这样的景在郭子离看来却很是令感到忧虑。没别的原因,这个地方可是热带雨林气候啊。气候湿不说,岸上还这么多水塘湖泊,这不是天然滋生蚊虫的场所么?要知道,在这个地方被蚊子咬上一,你就有可能感染疟疾。在缺乏特效药的年代,这种凶恶的疾病死亡率是很高的,而且在发病过程中也很痛苦。

疟疾这个疾病对于这个年代的欧洲殖民者来说绝对是令他们谈之色变的恐怖疾病。比如葡萄牙殖民的安哥拉地区,早期的葡萄牙殖民者多有死于瘟疫的记载,其实这瘟疫就是指疟疾。此时的欧洲只知道疟疾的厉害,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种病主要的传播媒介就是蚊子,他们甚至以为得这种病是因为呼吸了带病菌的空气而导致,这就和古时候中国所说的“瘴气”说法有点类似。

可以说这种疾病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欧洲殖民全球的进程,他们往往不敢一些环境较为原始的内陆地区,因为那里多半是蚊虫肆虐之地。千万不要怀疑这种病的威力,这种病在21世纪每年仍然要夺走数百万命。由此可见在缺医少药的17世纪,得了这种病的是多么的痛苦与危险。

关于如何治疗这个病,除了此时的东岸之外,大概就只有秘鲁的一些西班牙及印第安土著知晓了。他们将金纳树的树皮磨成,然后服,对治疗疟疾这种病很有效果。当地相约不准泄露这个秘密,违反者将会被吊死。

当然,对于穿越者来说他们对这种病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何治疗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至少他们知道这种病的传播媒介是蚊子,那么就可以有针对地做好预防;而且这种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因此去这些地方时就需要格外小心;最后,他们还知道奎宁对治疗这种病有特效。

郭子离的船长室内此刻就放了几包珍贵的金纳树树皮。金纳树的树皮内就含有抗疟特效成分奎宁,不过穿越众目前缺乏分离、提炼奎宁的知识,因此只能和那些印第安一样全部服用了。可惜一棵金纳树的长成至少需要六年,本土平安镇一带气候相对温暖,当初从安第斯山区带回的那批金纳树树苗与种子就种在那里。一直到目前为止这些珍贵的树仍未长成,没长成就不能定期采摘树皮制作药物,而他们又不会工合成奎宁的技术,那这就很令感到惋惜了。

郭子离手中掌握着的这些金纳树树皮还是执委会花费巨大代价,辗转从智利的阿劳坎反抗军手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