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不去!就不去……”
高俅在潘大官家里遇上了一个正在大发雷霆的“潘小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他是被潘孝庵客气的请进去的,却差一点被潘巧莲给赶出来。
“十八啊,那可是端王殿下……”
潘孝庵在一旁好生相劝,可是潘巧莲却压根不领,板着俏脸哼了一声,道:“他是端王与
何
?
早就许过赵家
了,难不成还有第二回?再说了,
已经有了大武哥哥了……大武哥哥呢?他怎么还不来寻
?
不来,连信都没有一封!”
听见潘巧莲的话,高俅心想:看来潘孝庵已经阻断了武好古和潘巧莲的联络……他是一心想当国舅爷了。
不过这也不是痴心妄想,毕竟对端王而言,妃子就得从将门勋贵里面寻,而潘巧莲至少混了眼熟,比别的面都没见过的总强一点吧?所以只要端王赵佶觉得还行,向太后那边多半不会“打鸳鸯”,毕竟太后和潘家都是大名同乡啊,潘巧莲指不定真的有机会做皇后!
潘孝庵笑眯眯道:“十八啊,武大郎现在可忙了……他爹前些子给他接了几十幅画的买卖,光是订金就收了五万缗。
你叫他哪有时间来寻你?你又是贪玩的子,一粘上他就是一整
,那些画要到何时才画完?
另外,宫中也有事找他,事办好了随时就能做官。”
被哥哥这么一说,潘巧莲心稍微好了一些。
“不行,明
就要去寻大武哥哥!”她说,“端王那边……以后再说吧。”
以后再说是什么意思?
高俅有些为难的看了潘孝庵一眼。
“十八,这样……这样不好吧?”
“有甚不好?”潘巧莲道,“刚刚下了雪,恁般冷,骑甚底马?还是等后天天气暖和一些,再到潘家园去骑马。”
这也是个理由。
其实吧,赵佶也不是真的要找潘巧莲骑马,只是寻个理由叫她去做模特而已。
为什么老找她?
因为赵佶只会画潘巧莲和鲁智还有烧猪院和尚……
体哪儿那么好画?没有几千上万张的速写打基础,也没看过后世的《绘画
体结构》教材,赵佶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中,掌握复杂的
体绘画技巧。
他只是通过反复临摹,掌握了潘巧莲、高俅、鲁智和烧猪院和尚的基本身材特点,而且还必须是特定的动作姿态他才能画。
现在鲁智去了五台山,烧猪院和尚……赵佶还不知道有这个
,所以赵佶就只剩下了高俅和潘巧莲这两个可用的模特。
而“打赤膊的高俅”赵佶画得都有点倒胃了,所以就想找比较养眼的潘巧莲去调剂一下。
至于男之
,不能说一点没有,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风姿绰约的春兰姐姐。但是就如高俅想的,若是现在向太后要他在一堆将门勋贵
中挑一个做老婆,中
奖的肯定是潘巧莲!
“那好吧,”高俅笑道,“明天气的确太冷,不如就约后
在潘家园吧。”
听高俅这么一说,潘孝庵也没了办法,只得答应下来。
“不行,一个
不去,得叫上大武哥哥。”潘巧莲马上得尺进尺。
潘孝庵的脸色微变,现在端王似乎有点看上他妹妹了,若是在这个时候叫上武好古,那端王殿下会怎么看?
“呃……好吧!”
心里面万分的不愿意,不过嘴上还是答应了下来。
他知道妹子的脾气,可不能和她当面拧着来,最好是上答应,似底下使坏。
“我马上派去找武好古。”潘孝庵说,“十八,这样可好?”
“让小瓶儿也一起去。”潘巧莲说。
“好,就这样!”
一见潘孝庵答应,高俅心里也松了气。只要端王殿下知道武好古和潘巧莲凑一块儿了,多半会在心里把潘巧莲打
另册。
不过接下去的事,却出乎了高俅的预料……武好古不在开封府城内,而且今天晚上也不会回城。
他要在墨娘子的莲花庵内过夜了!
因为他画的《墨娘子舞蹈图》是一幅非常细的作品,还是一幅“八尺对开”的画作。
所谓“八尺对开”是国画常见尺寸中较大的一种,换算成后世的公制尺寸,差不多是248cmx61cm了。
因为画卷的长度超过了后世的2米,足够可以画上一个真大小的墨娘子在上面了。
之所以要画个那么大的墨娘子,主要是考虑到这幅画要挂在丰乐楼中楼供参观品评,若是太小,远观的
就看不见了。
可是画得太大耗时就多,武好古又费了不少时间让墨娘子摆出各种造型,因此这幅画今天晚上是无论如何都完不成了。
……
天色已黑,莲花庵中的绘画暂告段落。
墨娘子叫自己的使准备了便宴,就在庵堂内招待武好古和米友仁。
在饭桌上面,武好古突然问起了墨娘子今天白天舞蹈时吟唱的波斯歌曲是什么?那歌曲一开始的时候听上去非常悲凉,仿佛在说一件让伤心欲绝的往事。
“那是《王书》,”墨娘子道,“是先祖的家乡波斯的诗歌,开
那段用汉话来唱是这样的……”
说着话,她又开始一展歌喉了:“吾等与波斯休戚相关,愿为波斯而一决死战。为保卫国王和子子孙孙,保卫妻子儿骨
至亲,
甘愿献出生命,决不把祖国拱手让
。勇士,你若光荣献出生命,强似忍辱苟活屈身事
……”
“这是……”武好古对伊朗历史并不了解,不知道《王书》中的这首诗歌诞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
“这首诗歌最早出现在波斯灭亡之前,大约是中土的大唐初年,所吟唱的是波斯勇士抵抗大食敌的事迹。后来这首诗歌被一度复兴的萨曼波斯的诗
收
了《王书》。”
原来如此,这是一首反对阿拉伯也许还有天方教的诗歌……
武好古看了一眼祖先从波斯逃出来的墨娘子,心下叹了气。她的祖先可以从波斯万里迢迢逃到中土,想必也是有点地位和身价,也不甘心做亡国
的
。而且还将《王书》里面的诗歌传承给了后
,大约是期望他们有朝一
可以解放波斯祖国吧?
可惜天总不随意,波斯直到21世纪,也没有真正恢复过来……古代的波斯,不复存在了!
和波斯相比,两亡天下的中华,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想到波斯和华夏民共同的命运和不大一样的结局,武好古的心
就又有一点点小郁闷了。
虽然华夏最终从两亡天下的影中走了出来,但是因为这两场天倾失去的实在太多了。
如果这两场天倾,特别是第一场的大宋天倾没有发生,中华会发展进步成什么样,真的不好评论啊!
“墨娘子,”米友仁这时忽然问,“你家先是何时来中华的?”
“我家先最早是唐朝中期时来到中华的,定居在广州。”墨娘子蹙着秀眉说,“到唐朝末年时,听说波斯复兴,又一度返回故土,可惜……时过境迁,此波斯已非彼波斯了。因而在五代时,又举家迁来了中朝。”
墨娘子所指的波斯复兴是指萨曼王朝的崛起,萨曼王朝和萨珊王朝有血统关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