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北斗司 > 第一百四十章 假天道而行也

第一百四十章 假天道而行也

赵恒一脸震惊,旋即一脸狂喜。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周怀政小心翼翼地看了皇帝一眼,微微欠身退了半步以示恭谨。

一旁丁谓更是眉飞色舞,满面红光。

寇准一副若有所悟的表,看了眼皇帝,轻轻点了点,又看了眼丁谓,眯了眯眼,并不说话。

其他文武百官色各异,纷纷接耳,一个个脸上都露出惊喜之色,只是这其中真假却只有各自清楚了。

待陈尧叟念完天书,重新恭敬的将天书放盒中,丁谓迅速上前一步,拜倒:“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德妙仙姑所言的天书果真降临,这都是陛下治国有方的功绩。陛下承天受命,我大宋海晏河清,君臣一心,国运昌隆,福祚绵长。”

一些官员也跟丁谓一样浮现出激动之色,跪下齐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寇准沉着脸在那里僵立着,寇准身边官员看到,赶紧扯了扯寇准,示意他也下跪。

寇准回过来,看了看左右,无声的叹了气,跟着周围一起下跪。

百官齐呼万岁,赵恒脸上满是笑容,开心的无法自抑,笑着朝四周伸手:“哈哈,同喜同喜,众卿平身,平身吧,哈哈哈……”

赵恒欢快的说道:“如此大事,当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才对。朕命礼部全权负责此事,并改元‘大中祥符’以示祥瑞,诸位卿觉得如何?”

丁谓上前,谄笑结:“陛下英明之至,臣以为还应该大赦天下,允京中百姓聚饮三以示庆祝,才配得上天书这么大的祥瑞。”

赵恒赞许的大笑:“还是丁相公想的周到,准奏!”

丁谓为首的官员叩首,齐呼:“陛下圣明。”

赵恒又继续说道:“德妙仙师为我大宋求得仙赐书,功莫大焉,朕赐德妙仙师为天师,赐住玉清宫!”

寇准听到这些话,脸色一变,抬猛得看向德妙,就见德妙脸上色不变,淡然而安详,好似对突如其来的高官厚禄不以为意。

见她如此,寇准更是皱眉。

台下丁谓笑容满面,扭得意的看了眼寇准,见寇准眉紧皱,更是心怀大放。

德妙上前一步,向赵恒稽首鞠躬:“贫道谢过陛下。”

“天师不比客气,朕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天师有功于社稷,当得此位!”赵恒笑容满面。

德妙再次谢过起身,雷允恭及众德妙众弟了纷纷上前祝贺,殿上一片欢乐祥和。

下朝之后,大臣们朝着宫门走去,三三两两的边走边凑在一起讨论。

丁谓、王钦若、陈彭年三个并肩而出。

陈彭年听到旁边的窃窃私语,面色有些怀疑,低声朝丁谓问道:“丁相公,今那天书……当真是上天降下来的?”

丁谓笑而不语。

王钦若见陈彭年的表,一脸不屑地道:“当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你说这河图洛书是真是假?”

陈彭年一时语塞:“这……”

丁谓低声道:“天瑞岂能易得?不过圣道设计罢了。古早就玩过这些把戏了,今就玩不得吗?再者说,真真假假又如何,只要官家认为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就算本来是假的,现在也是真的!”

陈彭年醒悟,心领会的点点:“原来如此。”

寇准从三身边走过,冷哼一声离开。

王钦若被寇准吓到,停住了脚步,有些害怕的看着寇准的背影。

丁谓则是态如常,带着笑意淡淡的说道:“不必理会他。”

王钦若忙诺诺点,看着寇准背影,又看了看身旁丁谓,慢慢挺直了腰板。

御花园。

德妃刘娥一身华丽宫服,正站在花丛中,看似赏花,实则脸上带着一丝淡淡哀愁,双目失,似在想着什么往事。

身后两个俏生生的小丫鬟低着,站在她身后,不言不动。

这时,赵恒兴冲冲的走过来。

远远的看到他,两个丫鬟忙低声禀报:“娘娘,官家来了。”

刘娥啊了一声回过,收起愁绪,脸上挤出微笑,转身上前见礼。

赵恒快步走过来,轻轻牵起她的小手,笑道:“妃无须如此多礼。”

刘娥看着赵恒满脸喜色,美眸一转,娇笑问道:“官家满面春风,可是有什么喜事?”

赵恒哈哈一笑,携着刘娥的如玉小手,一边散步一边说道:“今宫门之上降下天书,‘赵受命,兴于宋,付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事已经传开,民间百姓大为振奋,我也高兴的很!。”

刘娥听到这话,眉微微的皱了一下,看着赵恒兴奋的表,想了想温柔的劝说:“官家,有句话妾身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恒见到有朵花开的特别漂亮,弯腰折花,笑眯眯地说道:“但说无妨。”

刘娥站在赵恒身边,温柔的说道:“官家,你是一国之君,乃是主,一言一行都会被天下臣民效法解读,鬼之说,终究缥缈。你不该助长其风啊。”

赵恒一愣,停下了动作,扭看向她。

刘娥轻轻福礼,衣裙随风而动,显出曼妙身姿:“官家不要着恼,妾身以为,官家要做一位贤主明君,实在不应在鬼之术上太过着迷。自古帝王,无论何等英明,迷信鬼之术的,通常都栽了大跟。”

赵恒看着刘娥,沉默片刻后叹了气,对左右说道:“你们退下。”

左右行礼后默默的退下,花园附近只剩下刘娥和赵恒二

赵恒对刘娥伸出了手:“娥娘,陪我走走。”

刘娥愣了一下,然后伸出了手,跟赵恒牵到了一起。

赵恒牵着刘娥的手,看着园中的景色,平静的说道:“娥娘,你是否觉得近些年来,我有些太宠信那些道士了?”

刘娥陪着赵恒散着步,笑着说道:“我知道你做事必然有你的道理,只是我担心史官笔下会有些不堪之语。”

赵恒摇摇笑了,握住刘娥的手,面向她站定:“你说的还是婉转了,只是相较于身后之名,我更担心的是眼前的事。”

刘娥紧张起来:“可是辽国又蠢蠢欲动了?”

赵恒摇了摇:“不,不是外敌,而是内患。”

“内患?”刘娥脸色大变,她与旁的妃子不同,不喜欢那些琴棋书画,红刺绣,平里最喜的一是花,二是读书。

且不去说,她最喜读的不是什么杂闻异志,更不是圣之言,反而是那些在旁看来枯燥无味的史书一类。

所谓以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熟读史书后,她自然知外敌再猛再烈,也不如内患祸大。

是以一听赵恒说起朝有内患,不由脸色大变。

:求点赞!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