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梦回大明春 > 193【江彬就是个挡箭牌】

193【江彬就是个挡箭牌】

因为在河南提督粮饷,黄珂已经从户部右侍郎,迅速升迁为刑部右侍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虽然都是右侍郎,但前者属于分管领导,专门督理户部仓储。后者却是常务的,属于正儿八经的右侍郎,也即《明史》记载侍郎有一左一右那个“右”!

黄珂在刑部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奉命查清副总兵冯祯之死因。

军方和御史的奏报,存在严重差异!

军方是如此说的:反贼屯兵洛南,副总兵冯祯率部渡河击之。副总兵时源,参将沈周、金辅、姚信等率部跟进。由于一路追击,战马饥渴,渡河时主动饮水,导致骑兵部队无法前进,堵塞后续步卒难以渡河。突然又刮风下雨,部队更加混。姚信本是后哨,结果跑到最前面。金辅本是右哨,结果根本没过河。姚信所部被击溃之后,副总兵冯祯独战阵亡,其他友军部队全在河对岸看戏。

都御史和巡按御史却风闻奏报,说反贼被官兵围困,抛洒银钱于地,官兵抢钱大,反贼趁机冲阵,将副总兵冯祯杀死并突围。

御史的奏报把冯祯部将、姚信及其部下给激怒了,他们两部跟反贼浴血厮杀,友军却在河对岸看好戏,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怨气。现在倒好,御史竟然说他们因为临阵抢钱而败,不但没有功劳,连苦劳都没了!

黄珂已经查清楚了,就是两位御史在瞎搞,以为打仗是演义呢,还反贼抛洒银钱导致官军大。但现在反贼主力已灭,两位御史有功,将功赎罪,不赏不罚。

河南镇守太监甄瑾,面对反贼毫无作为。既不知道迎击反贼,也不敢跟文武官员抢功,被文官、武官和太监同时发难,成为这次事件中唯一被罢官的倒霉蛋。

黄珂在战场上被升为刑部右侍郎,又把事调查清楚才回京,一回来就遇到大阵仗。

“父亲为何长吁短叹?”黄峨问道。

黄珂不愿跟儿谈论政事:“朝堂之事,你无须多问。”

朱厚照被江彬说得昏,死活要调四边镇京。李东阳直接请求辞职,杨廷和亲自写了一封奏疏反对,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太监们都沉默以对。

从文官到太监,没一个支持皇帝的做法。

越是如此,朱厚照就越坚持,迫内阁、户部和兵部着手办此事。

明朝皇帝窝囊?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明朝皇帝的权利能排前三,仅次于元朝和清朝!别看司礼监和内阁平时能做主,大小事务都不需要经过皇帝,可一旦皇帝想要啥,谁来反对都毫无作用。

黄珂之前的职责便是督管户部仓储,知户部有多么困难。眼看着刘六刘七之已平,好不容易能松气,皇帝突然又玩这出把戏,简直是想把朝中大佬给疯。

不过嘛,杨廷和在劝解无力之下,顺手跟皇帝做了个易。即以赈济兵、修生养息为名,请求朱厚照解散各地皇庄、皇店,将皇庄土地分配给战流民。

朱厚照为了练兵打仗,居然满同意,把河北、河南的皇庄皇店裁撤一大半。

黄峨见父亲不愿多言,便躬身告退,拉着丫鬟准备出门。

“站住!”黄珂呵斥道。

黄峨问道:“父亲有何吩咐?”

黄珂质问:“你打算去哪里?”

黄峨硬着皮说:“你外边耍耍。”

黄珂冷笑:“我听你娘说,这段时间,你几乎每天都要出门?”

黄峨跑回来,挽着父亲的手臂撒娇:“也不是每天,儿只是偶尔出去。”

“去见那个王二郎?”黄珂明显已经知道事真相。

黄峨立即避重就轻,转移话题:“爹爹,王学士可厉害了,他造出一种蜡印机,可惠及天下贫寒士子。”

“我知道,”黄珂可不会被牵着鼻子走,“我是问你,身为大家闺秀,为何整与男子厮混!你知道传出去名声有多坏吗?今后都没敢来提亲了!”

黄峨嘟嘴嘀咕:“我也没想过要嫁给别。”

黄珂被这话气得差点吐血,下意识挥手欲打,又心疼儿将掌收回,下禁令道:“从今往后,没有你大哥陪着,你不足踏出家门半步!”

黄峨说:“那儿就终身不嫁呗。”

“你……你……何其不孝也!”黄珂感觉心好疼,还没有猪来拱呢,自家水灵灵的白菜就主动跑了。

黄峨低不语,沉默相对。

黄珂其实属于,并且很迁就自己的妻子儿。他知道儿是个倔脾气,思来想去,罐子摔:“去吧,为父也懒得管你了。但须切记,不得逾越男大防,你有本事就把王二郎给我骗回来当婿!”

黄峨顿时脸颊羞红:“爹,你说什么呢。儿自幼习读圣贤之书,怎会逾越男大妨,而且这个骗字也太难听了。”

黄珂想了想,又说:“将你兄长也带去,他估计这辈子也考不上举了,还不如跟王二郎学那什么物理。等再过几年,学出点本事,看能不能给他在工部荫个末流小官。”

明代三品以上大员,就能请求给儿子荫官。

文官荫子,一般而言,要么荫为国子监生,要么荫为锦衣卫百户(不能世袭,纯领工资)。但如果想直接当官,也能荫一些九品小官,只不过大佬们都看不上,基本都是让儿子去国子监混几年,等着安排一些清闲职务。

黄珂现在就是正三品,儿子的国子监生是走正规流程录取的,他的荫子资格现在还没使用。如果儿子真能学到本事,便是荫个九品小官,靠着父亲在朝中做事,怎么也能慢慢升迁至八品以上,甚至从七品、七品都有可能。

其实就是在王渊身上下注,父亲跟着杨廷和混,儿子跟着王渊混。杨廷和代表现在,王渊代表未来,给大佬们当好腿部挂件便行了。

若非好杨廷和,黄珂怎么可能一年之内升三次官!

黄峨却不管这些弯弯绕绕,立即奉父命去找大哥,死活拉着黄峤一起去向王渊求学。

“王学士,这是我大哥黄峤,你们以前见过的。”黄峨笑着对王渊说。

王渊抱拳道:“世兄有礼了。”

黄峤虽然因为求亲之事,心里对王渊颇为不满,但碍于身份地位,只能赔笑道:“不敢当。”

兄妹二很快来到实验室,他们发现今天杨慎也在。

杨慎自然是为蜡印机而来,他想弄一台机器去丽泽会,今后出会刊也更加方便。

“现在还是有个问题,蜡纸太脆,极易折损。”王渊说。

杨慎问道:“不能再改进吗?”

王渊答道:“我挑选纸材的时候,发现只有桑皮纸和枸皮纸勉强合用。又请造纸工匠心研制两月,才尽可能造出最薄的纸张,市面上的纸张做蜡纸无法透墨!若再改进,恐怕一时之间难有收获。”

杨慎大包大揽:“我去跟工匠们探讨一下,看还有没有其他法子。”

可惜王渊是个土木工程狗,对造纸方法一窍不通。

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以石灰法为主,纸张强度已经非常可观了。但想要做油印蜡纸,由于纸张太过轻薄,必须用硫酸盐法造纸,石灰法造出来的很容易碎。

给原纸上蜡反而轻松,唐代便有成熟技术,一直不断改进至明朝。灯笼纸、临摹纸……这些全都属于蜡纸,根本不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