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梦回大明春 > 206【定亲与求官】

206【定亲与求官】

黄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腊月二十八,大雪初霁。

王渊带着媒登门造访,周冲和袁达跟在身后,手里各自提着一只大雁。

黄珂和聂夫接待,黄峤、黄?兄弟俩也在旁边,而黄峨本则留在闺房里不得出来。

“晚辈特来求娶贵府二千金,请不吝下嫁。”王渊拱手行礼道。

周冲和袁达踏前,将手中大雁递上。

黄家不能直接收下大雁,而是由媒,媒手执说:“我受王学士所托,请求贵生辰八字,请问贵是否愿嫁为王氏?”

“且去问问。”黄珂笑道。

聂夫身边的丫鬟,立即前去黄峨闺房,跟黄峨的丫鬟夏婵联系。

夏婵装模作样进去,片刻之后出来,对聂夫的丫鬟说:“小姐愿嫁!”

那丫鬟立即回到客厅,对黄珂和聂夫说:“小姐答应了。”

黄珂高兴道:“接礼!”

黄家男仆便过去收下大雁,同时聂夫的丫鬟,将黄峨的生辰八字给媒,又媒王渊拿去占卜测吉凶。

对官宦家来说,结婚是有严格流程的,王渊对此尤其清楚,因为他所治本经为《礼记》。

通《礼记》的读书,必然兼习其他礼法书籍,至少也得随便浏览几遍。其中一本叫《仪礼》,又称《礼经》、《士礼》,专门有一篇《昏义》讲述相关内容。

第一步为“纳采”,相当于求亲,需征得方父母同意。这个环节,由媒单独出马,王渊不需要参加。

如果方父母认可,就能进行第二步,即今天的流程:问名。

男方必须亲自到场,带着大雁向方求婚。方同意之后,方父母即收下雁礼,并将儿的生辰八字告之男方。生辰八字附带方闺名,因此这个流程叫做“问名”。

接下来是“纳吉”,男方回来跟方父母说,我已经找占卜过了,我与令嫒生辰八字相合。于是再次送大雁,方若收下,就相当于定了这门亲事。

随后的“纳征”环节,俗称下聘。男方需选个好子,带着聘礼过去。

一旦下聘,订婚就算完成,可算作未婚夫妻,任何一方反悔都是违背道德的。

所谓退婚流,即已经收下聘礼,却在结婚之前反悔,被戳脊梁骨都算轻的,男方甚至可以跑去报官。

此时此刻,王渊拿到黄峨的生辰八字,对黄珂和聂夫抱拳道:“晚辈先行告退,归家之后立即请阳先生问卜。”

“贤侄慢走!”黄珂笑着把王渊送出门。

王渊有个学生便是阳户,父辈、祖辈皆在钦天监为官。生辰八字一送过去,自然是大吉,这玩儿只是个仪式,八字不合纯属男方反悔了。

在正式下聘之前,黄峨都被关在家里,不得外出与王渊见面。

眼看着就快过年了,杨廷和得到消息,高兴之余多喝了几杯。黄珂是他的心腹,王渊是黄珂的婿,今后自然是一家,皇帝最宠幸的文官也成了“杨党”。

朱厚照平时不管事儿,这次反应挺快的,立即把王渊招去豹房。

“二郎,你欲求亲,为何不来找我赐婚?”朱厚照没直接把话说穿。

王渊说:“如此小事,不敢叨扰陛下。”

朱厚照直指关键,问道:“你也反对调边镇京?”

王渊回答道:“臣不反对,臣只是觉得此举无用而已。”

“练出一只强军无用?”朱厚照有点不高兴。

王渊绕着圈子说:“唐时有患病,请医师问诊。医师说,你五脏有疾、经脉紊,须得好生调养才行。那却说,我只是疼,你把疼治好便可。医师施以针药,疼自解。又过一载,那对医师说,我脚痛得很,你给我治脚。医师又说,你五脏有疾,须得治本。那不听,只是医脚,服药后奔走如常。又过三载,周身疼痛,药石不能救,遂亡。”

“你是在说,朕疼医,脚痛医脚,讳疾忌医?”朱厚照开始生气了。

王渊面色平静,拱手道:“臣只不过在讲故事而已。”

朱厚照看向旁边的一个太监,那太监也看着朱厚照,战战兢兢不敢有任何表示。

明朝初年,有专门的起居注官,后来渐渐废弃了,皇帝的起居注都由心腹太监记录。

朱厚照对太监说:“你写,朕不怕!”

太监这才颤巍巍提笔记录,生怕皇帝反悔,这玩意儿几百年后,必为明代版“扁鹊见蔡桓公”。

王渊拱手道:“陛下圣明!”

“胡说八道!”

朱厚照拍桌子,气呼呼说:“我若圣明,你怎会娶黄珂的儿?专门跟我对着!”

王渊不卑不亢,解释道:“陛下,臣与黄家二千金投意合,跟朝政没有任何关联。李阁老致仕之后,曾对臣有过重托,于于理,于公于私,此生不敢有违李阁老托付。”

“他让你做什么?”朱厚照问。

王渊早有准备,把那份改革方案递上:“李阁老对臣说,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不改不行。他没有改革的能力,杨阁老没有改革的决心,改革之事此时无从谈起。李阁老告诫,让臣静待二十年光!”

朱厚照接过那份改革方案,只扫了一眼便不说话。

这玩意儿他以前看过,而且是先皇驾崩之前,亲手到朱厚照手里的。

朱厚照跟父亲感,因为父亲慈祥和蔼,很少对他说重话,几乎是百依百顺。他记得自己当太子时,有两年冬天久病不愈,一向勤政的父亲连经筵都不开了,每天守在床前亲自看着他喝药。

这份改革方案,算是父亲留下的唯一遗命,而他却抛之脑后早忘净了。

朱厚照此刻羞愧难当,心虚得一匹,竟然不敢抬跟王渊对视。

气氛平静而尴尬,王渊只能说:“陛下若无吩咐,臣就先行告退了。”

突然,朱厚照问道:“诸多改革条目,你欲从哪方面下手?”

王渊说:“清田,改税。”

“不好做啊,”朱厚照心里门儿清,感慨道,“文官当中也有好,但好实在太少了,多为平庸虚伪之辈。朝廷让各地清田,还不得靠官吏执行,阳奉违能清出什么东西来?”

王渊笑道:“若谁敢阳奉违,查出一个就处理一个。罢官的罢官,贬职的贬职,下狱的下狱,再设一《正德朝贪官录》、《正德朝庸官录》,将他们全部录其中!”

“哈哈哈,”朱厚照被逗乐了,赞赏道,“这个法子好,是该把他们记录下来通传天下。”

王渊又说:“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在正式改革赋税之前,我希望陛下能够开海,通过海贸税收充实国库。如此一来,即便改革赋税时出现子,朝廷也不担心没钱花!”

朱厚照疑惑道:“你数次说开海,海贸真能赚很多银子?”

“多不胜数。”王渊道。

朱厚照思虑再三,问道:“你准备如何开海?”

王渊答道:“开海一事,错综复杂,必须先行试验。臣建议,先开广东之岸,以观其利弊。利则顺之,弊则改之,等成熟之后,再慢慢推行到其他沿海省份。”

朱厚照说:“让镇守太监和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