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乃凶兵,非巫族之不能炼,非巫
之血魄不能蕴养……”
神识探查到这些信息后,杨铮神震动,终于明白了此兵刃的来历,同时也大为惊喜。
很显然,这把兵器是一把真正的巫兵,也就是只有巫族才能使用的兵器。
至于其级别,信息中并无提到。
但既然是由巫族的大祭司熔炼而成,只怕绝非凡兵,很可能是真正的神兵。
杨铮愣怔片刻后,心神一动,手中的“龙战血刃”消失无踪。
仔细感应,杨铮发现,它竟又化为一滴晶莹血滴,悬停在了心脏中央。
看此形,这把巫兵只能用巫
的血魄才能够温养炼化。
也不知此事是好是坏,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巫兵,而是神兵,而且还是一把凶兵。
只怕以后若动用它的话,消耗的肯定应该是自己的血之气。
杨铮神色晴不定的沉思一阵,
绪渐渐平静下来。
无论如何,得到一件巫兵,终归是值得高兴的。
巫族不能悟道之事,在巫族传承中就有记载,也正是因此之故,杨铮虽获得了巫道传承,但却还是选择了仙道功法进行辅助修炼。
虽是打着辅助之意,但若将来真有机会把巫术修炼到极致,却发现巫道不能成仙,届时也就不必慌,也能有其他的选择。
如今好了,有了这巫兵,兴许真能通过巫道窥探到天道奥妙,最终凭巫道成仙也未可知。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
“公子,公子!”
一阵子轻柔的呼喊,从门外传了进来。
杨铮微微皱了皱眉,随后又舒展开来。
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在襄阳了,身份也不是原来的那个私生子书生,而是晋公世子。
“进来吧。”
数名十六七岁的青衣小婢如同猫儿一般,轻轻推门进到了杨铮的房间,在床边跪下,有的端着铜盆,有的捧着毛巾痰盂等物,侍候在床前。
“婢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服侍公子起床。”
四个小婢翘首看着杨铮轻轻道。
杨铮点了点,任由他们服侍自己洗过脸,漱过
。
这些小婢服侍过杨铮后,又赶紧的开始整理杨铮略有些凌的房间。
杨铮没去管她们,自顾自走了出去。
守在门的五名铁甲护卫,立刻一躬身,跟在了杨铮身后。
杨铮对老国公安排的这一队幽燕铁卫,还是相当满意的。
护卫队除了萧疏狂这位统领外,还有一百零五,分作了五个小队,每个小队包括队长在内共二十一
,每
流在杨铮的世子府内执勤。
萧疏狂这个统领的实力就不必多说了,乃是正儿八经的地阶初期巅峰大宗师,堪比炼气后期巅峰的修仙者。
除了他之外,另外的五名小队长,皆是锻体五重巅峰的好手,个个实力不弱于杨大海。
那一百名锐铁卫,清一色全都是锻体四重的玄阶武师,有些甚至已经达到了四重巅峰。
这样强劲的护卫队伍,若是放到江湖上,足可横扫一个大型帮派。
杨铮自从研读了《诸子文集》,对儒门的术法做了详细了解后,结合自身所学的巫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这些想法并非凭空冒出,而是在此前看过林师恭施展茅山道术后才诞生。
林师恭可以通过茅山道术,提升武者的防御力和战斗力,他的巫术没道理不行。
而在这方面,儒门的儒术也有过一些类似的记载。
不过眼下这个想法还处在理论猜想阶段,杨铮打算这几找
试验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来到书房,杨铮沉思片刻后,提笔写了一张物品清单,末尾盖上了自己的印信。
“你把这个给你们小队的队长,让他拿着去国公府,把清单上的物品全部取来。”
杨铮把写好的清单递给一旁侍候的护卫。
“是!”
那护卫立刻躬身接过清单,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去把沈公子请来。”
杨铮又向另一名护卫吩咐道。
那护卫领命而去。
两刻钟后,沈若言跟着那名护卫,来到杨铮的书房。
“世子这么急着唤在下来,不知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当,沈公子请坐。来,奉茶!”
杨铮请沈若言在书房坐下,对外面伺候的下吩咐了一声,又转
看向沈若言。
“儒派这边的事,还得多麻烦沈公子了。杨某想听听沈公子接下来的安排,不知是否方便?”
“自然方便。”沈若言点了点,“即便世子不问,在下今
也要来向世子汇报的。在下打算今
去拜会吏部张侍郎,先探探他的
风。”
杨铮微微颔首。
当今朝堂上,已经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两大派系,一派是以贵族和门阀世家为首的士族主官派,另一派则是以寒门和儒派为首的佐官派。
佐官派和主官派的矛盾由来已久,如今更是已经发展到了难以调和的程度。
吏部侍郎张维浩是如今儒派的首领,若是能跟他搭上线,将会对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就有劳沈公子了。”
想了想,杨铮又道:“对了,不知沈公子对助战诗辞是否有研究?”
“助战诗辞?”沈若言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看着杨铮。
“那是在春秋末,战国初时出现的一种儒门术法,曾流行过一段时期。但战国纷争结束,秦朝建立后,秦皇大肆焚书坑儒,彻底毁掉了此术的传承,而今也只能从一些偏门史书中,才能见到零星记载。世子为何突然询问此术?”
“莫非真失传了么?”杨铮有些遗憾的问道。
沈若言也一脸遗憾,点道:“的确已经失传了。相信任何朝廷当权,都不希望有
能掌握此术吧?毕竟,此术一旦发动,便可借助天地之力,为战场上的将士提升战斗力。”
“那以沈公子所见,《诸子文集》内记载的书写助战诗辞所用的材料,是否为真呢?”
杨铮沉吟了片刻后,再次问道。
沈若言正色道:“《诸子文集》乃是经由儒门一代代掌门遍查典籍,苦心孤诣编纂而成,其内记载的任何内容,都有据可查,自然是真的了。”
“不知令尊和沈公子你,有没有试过用那些材料,书写助战诗辞?”
杨铮心中一动的又问道。
沈若言点了点。
“自然试过,不过可惜没成功。家父曾说,即便真有能写出助战诗辞,只怕也不会有效果的。”
“这却是为何?”杨铮不解道。
“因为如今的九州天下,文气不存,根本没办法通过文气来调动天地之气啊。”
沈若言苦笑着解释道。
“儒门历代掌门怀疑,九州之地的文气曾经历过两次镇压磨灭,第一次是秦皇焚书坑儒,第二次则是魏武龙气镇脉。这些在《诸子文集》内都有记载,世子该不会忘了吧?”
“没有文气就不能调动天地之气么?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替代?”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