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养个郎君考状元 > 150 来自婆婆的关怀

150 来自婆婆的关怀

二月初,天气暖融融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乡下的农民们育苗、耙田、浸水,一年之计开始了。

这段时间,桂县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多了一本薄薄的新书,大概四五十页纸。

很多读书随手翻看后,都觉得有趣。

书名叫《林风元夜文会记》。

里面全面的记录了林风镇元夜文会的整个过程。

之所以说全面,是因为里面有不同作者以各自视角写出来的好几篇文章,然后由出版者收集好一起刊印出来的。

除了记事文,后面还有文会出现的上好作品,比如《咏桃》、《彩灯》、《柳梢》和其他秀才的优秀作品。

最后是步儒写的两首震住在场所有的诗。

桂县从来没有过什么盛大的文会,所有隶属桂县的林风镇文会,着实让不少本地读书觉得骄傲,况且还出了两首好诗。

而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当时大儒朱佑郴的出现,为这个文会增添了无比的荣耀,很多读书都后悔当天没有去凑热闹。

所有这本书一出来,立即受到了无数读书的追捧。

一时之间,整个桂县甚至临贺府,包括周围的府县都流传起来。

这书是赵夫子,步水云和沈轻舟、彭清石四一起收集整理出来的。

这个时候读书想出书是要自己掏钱请书商印出来的,根本没有稿费一说,甚至卖得不好的话,出书还会亏很多钱。

所以看到自己的作品能选出来拿去刊印成书,那些作者都欣喜若狂,要知道这是刷名气的机会,谁还会去计较稿不稿费的事。

随着影响扩大,文会上的打赌也被津津乐道,大家都关心起后续来。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酒楼书院,只要是读书聚在一起就谈论不休。

“那王子华打赌输了,后面有没有拜步儒为师啊?”

“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说真的,王子华出身名门,想不到才华也比不上我们桂县的秀才,真是大快心,哈哈哈。”

“那步儒能考上五经魁,又岂会是得虚名,看来我们桂县也要出才啦。”

“我总感觉王子华在文会上,有欺负我们本地的意思啊。”

“最让我意外的是,朱子这样的大儒会出现在文会上。”

“据说我们的县尊是朱子的弟子,他恰好从静江府过来寻他弟子,所以遇见也不稀奇。”

“连他也觉得步儒的诗好,看来是真的好。”

“本来就很好啊,我这两天反复的读这两首诗,越读越喜欢,特别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和‘不拘一格降才’两句,真是经典啊。”

无数的读书议论,让步儒名声鹊起,甚至有主动来拜访他。

很快,步儒在临贺府的士林之中,有了一定的名气。

不过他也没有迷失自己,除了偶尔接见一些拜访的之外,便是火力全开的注释《尚书》。

赵夫子等也加进来,帮忙找考证,收集资料,典故出处,这让著书的速度快了很多。

步儒有自己的事忙,姜仪也有自己的事忙。

新年的第一个月,十家车铺,十家店的营业额都很不错,她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加杂货店的事。

做生意最大的本质,就是互通有无,比如某个镇的荸荠不错,可以带到别的地方卖,有的地方竹器编的好,有的地方布匹便宜。

有着车铺的便利,车辆不停的来往各个镇之间,这样的物流条件不开设杂货部,实在太可惜了。

她最近甚至还考虑是不是可以加快递服务。

不过这个要慢慢来,先把杂货部开好了再说其他。

按照目前的盈利,大概每十天的营业额就能让自己多开一家杂货铺,所以她现在着令各个镇的负责,开始在车铺旁边,寻个地方或者开辟个最少二十平米的地方做杂货铺。

还好之前寻的车铺地方都够大,而且古代小镇上的土地不值钱,随便在车铺旁边都能找个地方开辟成杂货铺。

所以这项进度有条不紊的。

一早,是集,赶集的不少,店里的生意也挺好的。

姜仪在后院思索着要不要再找一批少男少培养起来,她知要经营一个企业,才必不可少,如今的时代,读书很多,但都是有些家底的家孩子。

这些家供孩子读书,是为了让他考科举的,不是为了打工挣饭吃的。

家的孩子没机会读书,自己想培养才,只能在穷苦家中寻找,比较听话。

自己身边的才不多,这个急需解决……

正想着,这时,院门走进来一个

姜仪望去,却是婆婆步母,只见她神色怪异,进了院子不看自己,眼神左右瞄。

“娘,你来啦。”她笑吟吟的喊了声。

接着,椿儿移来一张椅子放在旁边让步母坐下,柳儿去倒了杯茶奉上来。

“哎呀,我自己来就行了嘛,还劳烦你们倒茶……”很少被服侍的步母有些手足无措面对两个丫的殷勤,但脸上却是笑吟吟的。

这个儿媳一直让她感到很荣光,不过那是之前,现在……

见她皮笑不笑的样子,姜仪就知道她这次来集市肯定主要目的是找自己。

她很了解这个婆婆;胆小怯懦,善良又愚昧,有不少小缺点但纯洁,藏不住什么心事。

“娘,你今天来有什么事么?”

“也没啥事,就是来镇上逛逛……”步母极不自然的笑笑,一抬发现姜仪在看着自己,表更加不自然了。

“你是不是没钱用?我拿给你。”

步母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一个老婆子,能用什么钱。再说家里大把钱,我要钱用可以问你爹,他会给我的……”

“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我们婆媳又不是外。”

步母瞄了瞄旁边的两个丫,姜仪挥挥手,对两道;“你们去别处忙吧。”

待两出了院子,步母喝了一茶,偷偷的看了看儿媳的肚子,道;“如果我没记错,阿仪你是贞治三十六年春嫁步家的对吧?”

“嗯,今年贞治三十九年,再过几个月就三年了。”

“是啊,一转眼快三年了,当初你一个又又瘦的黄毛丫,现在出落得……”随即想到儿媳就算如今长得丰腴起来,也是她自己的功劳,于是后面的话顿时说不下去。

姜仪受不了了;“哎哟娘,你有什么话直说好不好,别学家拐弯抹角的啦。”

步母又喝了一茶,叹了一气;“唉,我也不想啊,只是有些话不好听,很难直说。”

“有多难听。”

“你嫁我们步家快三年了,怎么到现在也不见……”说着又看了看姜仪的肚子。

见儿媳愣了一下,她继续道;“很多比你慢嫁进来的,都生下孩子了,步谷雨是和步儒同年结婚的,他都做了两爹了……”

姜仪没搭话。

步母叹了气;“其实抱孙子的事,我和你爹倒是不怎么急,可是止不住有些的烂嘴,现在村里很多都说……”

“说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