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一株大树分身 > 第52章 再次扩大规模

第52章 再次扩大规模

徐磊不担心土蜂蜇……他打算收了蜂群放自家果园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那里平时很少有进出,应该不会受到惊扰。

另外有这群小东西存在,还可以为果树和莓授

想起莓授的问题,徐磊才后知后觉发现不对:橡树分身空间里没有蜜蜂存在,莓到底怎么授的。

他打开度娘查询,很快找到结果。

原来莓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在一朵花上面既有雄蕊也有雌蕊。除了借助虫媒授外,它们还可以借助风媒传

空间里没有风,只能是德鲁伊虫起作用。这小东西应该通过释放某种信息素,达到给莓授的目的。

徐磊这边挂断电话没多久,就见大伯扛着蜂桶急匆匆过来。

他身旁还跟着几个游客,其中就有拍鸟达生。

原本在水库边拍白鹭,见徐青海扛着蜂桶路过,就好奇打招呼询问。

听说捉野蜂,王生决定跟上凑热闹。

还有钓友也很感兴趣,同样放下杆子过来。

来到大石前,徐青海凑近瞅了两眼道:“附近蜜蜂粪不多,估计蜂群不会大,最多有两年……”

徐磊早早打开手机录制视频,准备稍后上传到今首条。

从他开通今首条到现在,陆续上传几十条视频,大多点击量在一万左右。变异薄荷那期创造了个小款,点击量百万,挣了大几百。

林林总总,也有超过千块收了。

对于一个业余自媒体作者,算是不错的成绩。

不过这点小钱徐磊没看在眼里,还不抵自家网店一天收

他发视频,更多是为产品做宣传。

徐青海半辈子和野蜂打道,经验自然足。

他在石旁看了两眼,抓团青堵住,而后拿起小铲子挖土。整个过程小心翼翼,生怕惊到蜂群。

至于徐磊,则拿着手机忠实记录。

很快,金黄的蜂脾便从蜂巢内显露出来。

徐青海猜的没错,蜂脾不大,只有几扇,最多两三年时间。

想想正常……这里地处后山外围,虽然位置偏僻,但并非没有来。

即使今天徐磊没有发现,时间长了,肯定也会被其他找到。

接着徐青海拿出火机,点燃准备好的熏。

整套动作看似随意,却很讲究: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把蜜蜂往一处赶,让它们离开蜂脾抱团。

这也是最重要一步,千万不能心急,否则会把蜜蜂熏跑或者熏死。

见蜜蜂成功抱团,徐青海仔细看了看,确认蜂王没有飞走,才开始割蜂脾。

他先往蜂桶里放半块蜂脾给蜂群留种,剩余则收塑料桶内。

接下来事简单,将蜂团放蜂桶即可。

当然,说起来简单,真上手作也不容易。

很多看到密密麻麻的蜜蜂团,估计早吓后退了。

徐青海经验十足,倒没出啥意外。

他双手稳稳捧着蜂团收蜂桶,再盖上盖子,将巢门对准原本蜂巢。残存的零星蜜蜂感应到蜂王气息,也纷纷飞离旧巢,钻蜂桶。

至此,一窝野蜜蜂收完。

按照徐家沟这边以前赶山的规矩,见者有份,不过“铳”或者出力最大的要多分一份儿。打猎如此,采药也如此。

这是山民古老而质朴的智慧,规则让众团结一致,朝一个方向使劲儿,以便得到更大更多的收获。

拿这次采野蜂蜜来说,徐磊先发现蜂巢,徐青海出力最多,所以两应该均分。

不过一家不用讲那么多,更何况大娘也不允许家里再养蜜蜂,所以这蜂桶就给了徐磊。

至于蜂蜜,他打算等下留一瓶,剩余让大伯带回家。

徐青海也不吝啬,抓起一块蜂脾分成几片儿,送给王生等品尝。

而后他和徐磊各自拿起一片,放中咀嚼。

野蜂蜜可遇不可求,即使徐家沟村进山,一年最多能找两三窝。在城里更难遇到,有钱也买不到纯的。

品尝着美味的野蜂蜜,徐磊对接下来的莓花蜜很是期待。

他心中还有个想法:如果秋后蜜蜂分群的话,可以尝试往空间里放养一群,不知道德鲁伊虫是否欢迎。

几个游客学着两的模样,纷纷把蜂脾放嘴里品尝。

下去,蜂蜜出。

顿时感觉丝丝粘稠酸香在中蔓延,另外还有说不出的花香味。总之感非常好,嚼起来绵软有韧,味道很独特。

和几以前喝过的蜂蜜完全不同,更醇厚。

末了,王生等提出想购买些野蜂蜜,被徐青海拒绝。

他打算留着自家用……小孙子秋季经常咳嗽,喝蜂蜜冲水效果很好。

在大伯帮助下,蜂桶顺顺当当挪进果园。

中午吃过饭,徐磊坐在电脑前把视频剪裁完毕,发到今首条。

不出所料,视频发出没多久,就有在下边留言,询问野蜂蜜卖吗?

徐磊同样拒绝,整窝野蜂最多能采三斤多蜂蜜。两家一分,根本没剩多少,怎么可能卖。

没曾想这视频也把张菲菲惊动,对方在威信中发信息想买点。

毕竟双方勉强算合作伙伴,徐磊倒不好拒绝。

只说不要钱,给她匀半瓶邮过去。上次家设计那些绿植效果图,他明显感觉给钱给少了,这次正好还个

结果张菲菲说不让邮寄,她过几天来徐家沟时顺带取了。

现在农村庄稼收割快,种的也快。短短几天功夫,麦地里大部分已经种上花生。

趁着大家都有闲着,徐妈喊了二十多个去土包岭那边帮忙割刺拉秧。

这么多整整用了三天,才勉强将土包岭清理一遍,割掉的刺拉秧差不多有上万斤。

为了防止这植物死灰复燃,徐磊特意把枝枝蔓蔓摊放在太阳下晒,打算晒碎,添加到饲料里边喂

这个季节刺拉秧还没有开花,也不怕有种子残留。

少了漫山遍野的刺拉秧,土包岭看起来爽利很多。

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胜利远未到来。接下来需要密切关注,发现刺拉秧根发芽出,立刻铲除。

否则稍有疏忽,它们就会卷土重来。

下一步到栽种莓秧苗了……土包岭上不存水,附近山溪水流太少,天旱还可能会断流。

思前想后,徐磊准备在土坡半腰打一水井。

不用太,60米应该足够。

毕竟徐家沟不属于旱地区,雨水平常还是很充沛的,要不然早年也不会大规模种植水稻。

多一片莓采摘园,手又不够了。

徐磊打算找个时间给母亲说下,让她再帮忙招个

事实上最近已经有不少村民私下半开玩笑告诉他,要的话直接打招呼。

对此,徐磊都没有应许。

如果真招,他还是倾向于先从本家招。

虽然徐家沟大部分是一个祖上,但真正论起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