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养娃日常 > 004 徐家

004 徐家

甫一进门就开启了艰难生存模式,瑾娘只觉的大如斗。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更让她痛的还在后边。

吃过早餐后,之前在徐母身边伺候,如今照顾着小姑徐翩翩的吴嬷嬷过来了。

吴嬷嬷身后还跟着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小丫鬟,手里捧着一尺厚的账册。

吴嬷嬷进门要行礼,她是自家婆母的陪嫁丫鬟,更是看护过徐家几个儿郎长大,如今又照顾着小姑。可以说,家里几个小辈的主子,都是吴嬷嬷照护过来的。

她在这个家中的位置举足轻重,瑾娘自然不受她的礼,不等她弯下腰就赶紧过去将她扶了起来。

吴嬷嬷连道几声“二夫折煞老了”,接着寒暄几句,才进正题说,“这是家中这几年来的账册。如今二夫您嫁进来了,这账册就给您打理了。”

瑾娘虽说知道嫁进来是要掌家的,但她之前还想应该会等到她回过门后,公中才会把账册等物送来。倒是没想到,才刚敬过茶,她回到屋里凳子都没暖热,她婆婆就让吴嬷嬷把东西送来了。

瑾娘自然客气的推辞两番,吴嬷嬷见状就道,“二夫您别推辞,这个家除了您,再是没有主子能处理这些了。”说着叹了一气,“如今您嫁进来了,那这家里是什么境况,您迟早都会看明白。老这厢斗胆,就先和您说两句。”

其实不用吴嬷嬷特意说,徐家什么况,这平阳镇的都知道。

徐父年轻时就是平阳镇众皆知的风流纨绔,整流连花丛美色,大祸不闯小祸不断。

也是为了让他收心,好安分的在家中读书习武,争取早博个功名,当时的徐家老太爷和太夫千挑万选,才给他说了一房既貌美如花,又在诗书琴棋上颇有见地,还习得一手好字的媳,也就是如今的徐母。妄想有媳督促,徐父为了不在媳面前堕了威风,也会努力一把。

结果却不尽如意,只看如今徐父虽已过不惑之年,却依旧是秦楼楚馆的常客这一点,就知当初徐老太爷和徐老夫的打算是落空了。

再说徐母,徐母也出身耕读之家,她父亲更是平阳镇唯三的举先生之一。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子清淡能坐得住,且在四艺上颇有天分,徐母在诗画琴棋上倒真是颇有见地。但也因为把心思都放在这些外物上,她对别的事就不上心了。

及至后来过了新婚燕尔,徐父老毛病又犯了,三不五时就夜宿红馆,徐母冷了心,对徐父颇多厌弃,对儿也不睬不理,反而把更多的心思都投在书画上,那副走火魔的劲儿,比要科考的书生有过之无不及。

她的心思全不在活身上,这诺大的府务就落到了从小跟着长大的吴嬷嬷身上。

吴嬷嬷是她的陪嫁丫鬟,因为徐母的母亲儿清冷淡漠,无欲无求,视金钱如粪土的秉,为防儿掌家后把亲家弄得一团糟,所以早早培养吴嬷嬷做帮手。

吴嬷嬷倒是做的不错,可诺大一个府邸当家主子不管事儿,只让身边的丫鬟出来应付往来,维持往,到底不妥。

及至后来匆匆迎娶大夫进门,这管家的职权就到大夫手里。大夫虽没多少治下手段,好在府里的丫鬟仆大多是旧,也没有刁钻猾的,倒也维持下来。

而就在两个月前,徐大郎战死,徐大夫的娘家唯恐被亲家牵连,就强势的命令已经出嫁的儿和离回了娘家。

这家中没了主事的,且大房还有三个爹死娘离的小的要照应,那这就不是一个嬷嬷可以处理的好的了。这才有了徐家派给徐二郎说亲,瑾娘被匆匆迎娶进门一事。

吴嬷嬷说话很有分寸,不该说的都没说,且提到徐父和徐母的脾气秉也是含混的一句带过,但整体意思却表达清楚了:这家里主子都是不管事儿的,以后这家是好是歹,就看二夫您的了。

吴嬷嬷出了账册和对牌钥匙,迈着轻松的步伐离开了,瑾娘垂首看着桌上的茶盏,却不由想起徐大郎战死一事。

要说起来,徐家这一团,包括大夫和离回了娘家,大房三个小的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徐二郎和徐三郎被爹娘以死相再不能习武,转而学文,甚至她能够嫁进徐家,归根到底都是由徐大郎战死一事引起的。

而徐大郎在平西侯帐下效力,死前是正六品昭武校尉。

年仅二十四岁的六品武官,真的是非常英武难得了。却因为救平西侯世子脱离敌围而死无全尸,也是可悲的很。

更可悲的是,那次大战因平西侯判断失误,导致三万士兵死于非命。虽后来平西侯力挽狂澜,勇武退敌,但几万士兵不能死而复生,且到底损失了边境一城。如今平西侯已经被圣旨传召回京复命,边境也换了新的主将看守,传言平西侯这次会被陛下厌弃重判。

如今又过去两个月,平西侯如何被重判的消息没传来,倒是大夫的娘家,想来是早早得到消息的,这才不顾多年姻亲分,且还有三个小外孙,强势的迫徐大夫和离归家。

说到底,其实瑾娘最看不懂的还是这一点。

既然担心会被徐家牵连,为何不与徐大夫断绝母关系?这才是正确处理此事的办法啊。而威徐大夫和离,这事儿不管从那个角度说,她都看不透,唯能想到的解释只有一个:莫非大夫的娘家还想让儿二嫁,且已经看好了家?不然该怎么理解让徐大夫归家一事呢。

无端把往恶了想,瑾娘心下念了一句“罪过”,转而又想到自己身上。

徐家背靠的平西侯迟早得陛下厌弃重罚,按说徐家也会没了往的声望。

但林父还是看好徐家,且坚决要把儿嫁进来,说到底,不过就是想着徐家到底和平西侯府是出了五服的关系——如今平西侯落难,徐府虽然没了往的底气,但徐府还有一个悍勇战死的徐大郎,还有一个允文允武的徐二郎。

林父尤其看好徐二郎,觉得只要此子尚在,重振徐家门楣是迟早的事儿。

而且徐家是为善之家,在平阳镇的威望名声也不全是因为平西侯府的关系,还因为已逝的老太爷和老夫眼光长远,与为善,对孤老幼儿的抚恤从没断过,这才是徐家在平阳镇立足的根本。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