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长安卿 > 第三章 庄生梦蝶

第三章 庄生梦蝶

李绥闻言心下一坠,面上却是未动声色。

原来,竟是回到了这一年。

“夫婢来,是请县主去瞧瞧您生辰要着的衣裳,明皇后殿下要亲自在宫里的花萼相辉楼主宴,不仅咱们五姓七望的大家,京中的高官重臣要来贺礼,就连圣、殿下都要参宴,万不可等闲视之,夫的意思,正趁此叫瞧瞧咱们世家嫡是如何模样。”

听到银娘满的夸赞,李绥陪着笑了笑,随即道:“好,银娘先去,我换身衣裳便来。”

眼看着银娘含笑应声去了,看着玉、念激动絮的模样中,好似明她真的是那宴上备受瞩目的主角一般,可惜,要让她们失望了。想到此李绥淡笑着移开眸子,看着窗外被骤雨打落花瓣的海棠,显得格外平静。由着二给她换着衣裳,心思却早已飞了老远。

正如银娘而言,明宴上的确是将相名士云集,可没有知道,在明喜气盈盈的欢笑中,又藏着怎样的谋和杀机。

她知道又能如何,如今的她仍旧是五姓七望之中陇西李氏与皇室联姻而来的儿,父亲是当朝柱国大将军,中书令,卫国公李章;母亲是高宗之清河大长公主,当今圣的姑母陈氏。宫里的皇后是她的表姐杨氏,圣是她表兄陈玄。

当朝仅她一,便将天家陈氏,权臣杨氏、李氏纠葛在一起,若论身世之复杂,只怕是莫过于她了。

而今天下看似仍旧是天家陈氏的,可就连街巷尾的孩童都知道,明堂上的天子已是她姑父杨崇渊手中的提线木偶,曾经奉若神明的皇室,只是颤颤巍巍的活在杨家屋檐下,忝居在那华丽的大明宫里,不知何时便会被无踹下去的罢了。

好在,她回到了这一年,一切还来得及,她还没有嫁给杨延,还没有蹚进杨家这潭水里,只要这一世不再嫁杨家门,打这段政治联姻,她的生便无需受任何掣肘。

当李绥来到姑母李氏的院子,便见府里的妾室簇拥着李氏上座,还有数位朝中重臣的妻坐在两旁,正谈笑说着什么,一旁还陪坐着侧室崔夫的小,此刻正淡然看着她的荣安县主。

看到李绥打帘进来,李氏携着笑眸道:“瞧瞧这香味,看来这娥皇膏的确好用,不过片刻,这额看着便无异了。”

李绥轻触额,当真是弥久不消的冷香。笑语间,李绥行下一礼,李氏便唤李绥坐到自己身旁去,指着一旁楠木施上那条光彩夺目的十八花间裙道:“这是你阿姐命送来的,宫中巧娘亲手缝制,正是时下最兴的款式,你去瞧瞧。”

李绥含笑,在众艳羡的目光下走了过去,手中触摸着那上好的裙子,如今正流行将不同颜色、花纹的衣料,裁成条条细长的帛条,再彼此相间地排列起来,以那蚕丝般细的金线密密地缝连在一起。原这般制作极费华丽的锦缎,因而只十二便已是显贵家才享得了的,可眼前这条却是由天青、月白、紫……十八色相间,足以让她成为明宴上最夺目的一

这样的衣裙,连当今的天家公主们尚且都没有,如今却送与她这个县主穿,李绥如何不知,这不过是杨家刻意挑战那些效忠皇室老臣心中敬仰的天子之威罢了。

“阿蛮觉得如何——”

李绥收回手,转而对上李氏熠熠的眸子,笑着上前挽住李氏道:“这样好的裙子,待明宴罢,我定要束之高阁,好好藏着。”

李氏听到这俏皮话,笑着一点李绥的额道:“你若喜欢,再做个一两身便是了,这话若教外听了,岂不是笑话。”

李绥闻言抿笑,接过婢递来的茶水饮了一,这才道:“阿蛮想着劳阿姐替我办明的生辰宴,我想一会子进宫看看阿姐,姑母可有什么想要带给阿姐的?”

听得此话李氏笑着抚了抚李绥的发髻道:“恰好,前几三郎他们父子围猎,得了不少好东西,三郎了两火狐便送了过来,我这里尚且有你姑父给的紫貂皮,那两火狐皮便给你和你阿姐,你一会子就带去吧。”

李绥闻言自是应了,随即便听得一旁有贵夫夸赞道:“夫好福气,几位郎君们个个文韬武略,如今三郎不过十六,却能中那狡黠的火狐,可见箭法和骑术都了得。”

自己的儿子被夸,李氏听到自是高兴,一旁的李绥收眼中,并未多话,却是听了心里。

诚如古所言,虎父无犬子,杨崇渊一生雄才武略,几个儿子也格外出色。

眼中的杨三郎,便是前世的洛阳王杨彻,与她的夫君二郎杨延,皆是姑母李夫所出,杨彻才卓绝,通晓辞赋,方书房得名师授课,便频频得赞,面对杨崇渊的考问,也一向对答如流,到了少年更是礼贤下士,待谦和,因而风评极好。

此刻听到“三郎”这个字眼,李绥不再出声,只从旁听着,李氏见身旁的小娘子不说话,只当是与她们不上话,便抚了抚李绥的手背道:“明既是你生辰,你也当去玉清观拜见你母亲,这十月怀胎的恩,是连着血脉的,不能忘。”

李绥听到这话,笑着侧首,一如既往地孝顺道:“自是要去的。”

李氏看了点了点,便教李绥去了,待李绥行礼方走出几步,李氏心下盘旋片刻,眸底变了变,面上丝毫未显,却终是笑着出了声。

“昨二郎说得了两方端砚,正好送与你做生辰礼,他可给你了?”

不知意图,但从小长在李氏手边的李绥却是知晓姑母的每一个眼神,只此刻的那份欲言却止,她便明白,姑母必是又想让她做个调停的说客了。

因而李绥笑着道:“未曾,怕是他心疼了,倒教我亲自要去。”

说着,见小娘子走了出去,旁都从旁笑着,唯独李氏暗暗松了气,感叹小娘子的聪慧懂事。

“县主到底是与二郎长到大的,这青梅竹马的谊倒是叫艳羡。”

察觉到周围夫极力看好的笑语,李氏唇畔浮起满意的弧度,大有些与有荣焉的感叹道:“阿蛮是个知根底的好孩子,也只得她,才与二郎是一对儿璧后有她陪伴着二郎,也能叫我少几分心来。”

这些话落在远去的李绥耳中,只觉得有些刺耳。

若是姑母知道后杨延与她走至夫妻离心,彼此猜忌的地步,可还说得出这两个字来?

前世里世都这般,视她与杨延为龙凤相配,令艳羡的璧,却从未有问过他们二是否彼此过。

就因为这份家族与世皆看好的联姻,她与杨延就像木偶一般,理所应当的结为连理。

念及此,李绥不由一笑,不知是悲还是叹。

她李绥已经错了一辈子了,这一世怎能将错就错下去。

这一场盛世联姻,无论旁要与不要,她却是再不想沾染半分了。

待走了出来,李绥转而看向一旁的念道:“最近二郎可去姑父那了。”

身旁的念听了,自然知道说的是杨延,悄悄向四周看了几眼,这才小心翼翼道:“前些子,不知二郎君从何得知弘农大伯家的小郡公不顾孝愍太后的国丧,公然出乐坊饮酒作乐,还每每携歌姬舞伎乘车出游,二郎君觉得不妥,便去同国公爷说了。”

听得这些话,李绥约莫也明白了几分,孝愍太后是当今天子和先帝的生母,按理天子之母薨逝,当守国丧三年,如今尚在国丧的第二年里,但这些对于杨家而言,不过是空谈罢了,杨家大房远在弘农,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