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笑刑大唐(风流大唐)续集 > 古代厕纸(转)

古代厕纸(转)

使用厕筹的事,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刮下道,刮不已便伤之,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土块软木皮软叶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

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释迦牟尼佛生活于公元前六、七世纪,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

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中国,最初传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说目前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不排除中国在此之前就使用厕筹,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已。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今后的考古发现来给出。

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后来厕筹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从中国古代拭秽风俗之流变可见中华文化的开放,由微知著,由小见大,从此亦可管窥中华民族吸收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