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唐奕玩味地看着每一个的表
,玩味地看着他们的茫然。
“听不清?”
“那我再说一遍!”
“我折腾够了,要走了,今来与诸位话别。”
“”
“”
群臣依旧茫然,依旧有点找不着北。
心说,这闹的是哪一出?如中天之时,你说你不玩了?要走了?来和大伙儿道个别?谁信啊?
唐奕似乎也看出了众的疑问,“不明白吧?”
一边说,一边在宗庙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
歪着身子,俯视群臣,颇有几分自在。
“不明白没关系,奕来告诉你们为什么。”
“二十多年前,奕受恩师感召,生出兴宋之志。幸得先帝抬,方有今
之功。”
“放眼望去,大宋吏治清明,军武齐备,万民安乐,当年兴宋救亡之宏愿亦已达成。”
“你们说,对吗?”
“对”群臣附和,无有杂论。
毕竟唐奕说的是事实,无可反驳。
韩琦更道:“子浩之功,万书难表,却为我等凯模。所言之盛世,亦无浮夸。”
“呵呵。”不想唐奕一声苦笑。
“可我却觉得不对。”
“因为医宋之举还有最重要的一项痼疾未除,诸位可知是何顽疾?”
不等群臣做答,唐奕已经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我!”
“你!”
“你们!”
说到这里,唐奕眼犀利了起来。
“还是不明白吗?”
“好,那奕就把话说的再直白些!”
一指誓碑,“太祖知唐末之
武祸天下之苦,遂立此碑,以表以文治世,以德服民之决心!”
“后先帝又加一句,乃全信唐奕,托付家国之诚意。”
“太祖、先帝之德行、志愿尽附于碑文之上。”
“可是,此举虽可铭志,却也留疾。”
唐奕站了起来,行至众臣面前,“不杀士大夫,固然可免唐末之祸,却也造就了文高武低、儒弱不堪的大宋!”
“造就了,只放不杀、死罪不加身的骄横文!”
“而先帝这一句世代辅政、百罪皆恕,又把我唐奕超脱于法王之外。”
“试问,有这样的特权之臣,有这样的特权之家,这天下!!还有何公平!?”
“这天下!!”
“还有何长治久安!?”
“这天下!!”
“又还有何祛疾救患的意义!?”
“所以”
说到这里,唐奕吸一
气,转身面向宗庙高揖大礼,长袖落地。
“赵氏宗祖在上,逆臣唐奕受帝命革新除弊初有成效,不辱先帝所托。”
“然,万事俱备只欠一病未祛。”
“今!!!”
“得罪了!”
说到这里,唐奕猛的直起身子,一把夺过仪仗侍卫手中的金瓜长锤。
“让这碑!!”
“与这弊宋!!”
“一同去了吧!!”
“子浩不可!!”
“不要!!”
百官大惊,可是为时已晚。
只见唐奕抡圆了膀子,金瓜高举,划着一条弧线直落而下。
砰!
咔!!!
唐奕这一锤力道十足,百年誓碑应声而裂,碎成数块。
太祖不杀士大夫之誓言,先帝赵祯托唐家辅政之遗命一同碎!
“唐子浩!!你疯了!!”
“唐子浩!!你好狂!!”
“唐子浩!!你大胆!!”
众臣彻底炸窝了,特么你砸了碑不要紧,大伙儿的保命符也让你给砸了啊!
若非是宗庙之前,赵氏祖宗之侧,一众文臣跟唐奕拼命的心都有了。
唯独贾昌朝,猛然一声高唱,盖过所有嘈杂。
“砸、的、好!!”
见群臣呆愣地看着自己,贾相爷出前几步,来到前。
“怎么!?怕了吗!?”
“怕死于王法!?怕这誓之后的杀意落到自己
上!?”
“哼!”贾相爷冷哼一声。“利己小,枉读圣书!!”
“你!!”群臣哑然,一句反驳之言也说不出来。
老贾直戳痛处,可谓一针见血。
说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龌龊,谁还怕死罪加身?
唐奕则是看都不看一眼众臣,砸碑也只不过是个开始,只不过是给文官的上悬起一把法剑。
行至赵曙身侧,郑重地看着赵曙。
“奕再问陛下一次。”
“姐夫尽管直言。”
赵曙一边不着痕迹地给唐奕比了一个大拇指,一边道:“姐夫有什么问什么。”
砸的好!他也觉得砸的好。
大宋的文,确实被惯坏了。
可惜,赵曙哪里知道,唐奕今天不光要革了文的命,还
革了他皇帝的命。
“姐夫要问什么?”
唐奕肃然,“还是刚刚的那句,你相信我吗?”
“相信!”
“你相信你的子孙后代吗?”
“相信!”
“好!!”
高喝一声,再次转向宗庙,扑通!竟直直的跪了下去。
“先帝有灵、列祖在上!”
“今奕,携二十年拓土万里之功,冒当朝天子之名,请祖宗见证!”
“”
“”
本来作一团的群臣猛然一肃,这疯子还要
什么?还冒天子之名,请祖宗见证?特么砸了誓碑,他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
此时,皇城大内、宗庙大殿唯唐奕之音,回天地。
“我华夏大地,王朝往复,千年更迭”
“凡初定天下,创世新朝者,大多律已、自醒、知民知政。”
“凡太平盛年,守业固国者,大多娇奢懒滞,不知先之苦心也。”
“凡末世败朝、迟暮无终者,大多昏庸无度,不知民苦也。”
“何罪?”
“概因民者,吏所治也;吏者,君所属也;”
“然君者,唯天地礼教可束也。又何为天地礼教?君之器也。”
“为君者,以自器自治,何以无缺乎?”
“故创世之君,观前之痛自醒。”
“守成之群,观己之德行。”
“亡国之君,只知手中有器,却无自醒自观之悟,国必衰之,民必恶之。”
“此为兴衰之道也。”
说到此处,唐奕缓缓抬。
“臣,唐奕代天子誓。”
“从今往后,天子之器还于民,君王之命系于天下!”
“从今往后,王侯与百姓同根,天子与万民同命!”
“无将门之世爵,无士大夫之高仪。”
“黄天与厚圭齐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