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尘骨 > 第五十八章 釜底抽薪(上)

第五十八章 釜底抽薪(上)

平王的这番话说得很是令林苏青满意,生生将一件简单的抗击任务,表成了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难险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且将身为臣与子的态度巧妙的融合表现。不显得过于激进,也不显得过于卑弱,平倒是小瞧了他的嘴皮子。

皇帝面色和润,看来也是很欣慰。

林苏青趁热打铁道:“陛下,平王难得有心于功业。臣以为,抗击一任,不妨付于平王。”

太子一言既出,随即便有太子一党的大臣们相继附议进言。

“平王少年英豪,也曾崭露角,有过不菲战绩,臣也认同,此次抗击突厥之任,可由平王挂帅。”

“臣附议。”

“臣附议。”

……

有认同,自然也会有反对,遂有支持颍王一党的大臣当即站出来反对。

“臣以为,还是由能征惯战的颍王被甲执兵比较妥当。”

“平王在单独作战方面,经验有所不足,若有心一试,臣以为,不妨有颍王主导,平王为副,最为稳妥。”

“臣附议,由颍王挂帅最为稳妥。”

……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说纷纭。甚至还有宁愿推荐吴艺等其他将军,也不愿冒险由游手好闲的平王挂帅一试。

但这一计,林苏青是做了完全之准备,他算计的便是颍王手中言官少,武将多。

“臣不以为然,百胜将军也并非是生来就成的。”

于是,立马又大臣高升进言。

“平王年少也曾多次参与大小战事,是否能独当一面,也得先披甲一战才知,各位同僚怎可厚此薄彼。”

此话说得甚是刺耳,说的是颍王曾有第一次挂帅的机会崭露角,平王为何不能有。

“臣赞成此次抗击突厥,由平王亲征。也好让突厥蛮子见识见识,我朝用兵如的将领应有尽有,骁勇善战的威武之师,纷如牛毛。让蛮子们再不敢起丝毫侵犯之心。”

这话说得也忒毒。

弦外之音隐喻着在外敌看来我朝只有颍王的军队能一战,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将领拿得出手,戳的是皇帝心中的结,如若没有颍王,是否成得了事,是否还能镇得住边疆,问的是皇帝,难道我朝当真要以颍王今后一将独大吗?

大臣们番上阵,诛言伐,一时间分不出谁对谁错。

林苏青悄悄地窥探着皇帝的反应,他正是赌着皇帝心中不想让颍王的权势越来越大。

皇帝自然是希望能不用颍王就不用,而皇帝还担心,派其他将士,都是太子的。无论太子与颍王哪一方独大,对于他的皇位都是一种威胁,他还不想退位,他要平衡这些势力。

抗击突厥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倒的确不用颍王亲自出马,也的确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扶持出平王。

老太监甚是会察言观色,瞅了瞅皇帝,又瞅了瞅殿下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糟糟的文武百官,随即他将怀里抱着的拂尘一定,搭在臂弯上,扬声高呼:“肃——静——”

大殿之下当即鸦雀无声。

皇帝清了清嗓子,他知晓此事为难,认真说会引揣测目的,所以他特地假以随意的语气,道:“那就由平王去吧。”

颍王的脸色登时沉了下去,余光瞟向林苏青,是谁也能猜到,扶持平王起来虽然是点中了皇帝的需要,但必然也是太子的目的。

这是利皇帝平衡三王,也利太子阻碍颍王的发展,唯独不利颍王。

林苏青回了颍王一眼,便收回目光,目不斜视,这是无声的较衡

“陛下。”平王扬声又道,“抗击虽是小事,但突厥自来蛮横无理,一旦兵戎相见,大战极有可能一触即发。”

颍王一怔,他猜到了平王提什么!

随即便听平王道:“臣想向陛下借调一些骁勇惯战的锐将士,以增强兵力,助臣克敌制胜。”

平素只知打鸟猎兔的平王,突然胸有大志,且有谋略长远,皇帝龙颜甚悦,加之平王起来,实在对他这个皇帝有利,虽然不能表露欣喜之,但是还是从他的语气中露出了几分。

皇帝直接应允道:“你去各军营里挑,将名单报给兵部即可。”

平王却左右为难,踟躇了片刻,才试探的问道:“陛下,臣心中其实已然有了选。只是……”

“只是什么?”皇帝问道。

“只是……有一些乃颍王帐下的将士,臣不知颍王愿不愿意借调给臣……”

大殿之上所有目光登时一紧,不约而同看向了颍王。

不等颍王作何反应,梁文复捧着笏板有意无意道:“颍王大将风范,怎会拘泥小节,平王多虑了。”

陈叔华接着梁文复的话道:“平王大可将所需的将士名单悉数点出,兴许可以与颍王打个商量。”

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又是大臣之言。颍王的脸色顿时铁青,面部的肌咬得静脉突,筋紧绷,想必是硬生生的憋着一闷气。

而皇帝的脸色亦是晦暗沉,梁文复与陈叔华这两句话看似无意,看似是在给平王建议,实则句句刺的是皇帝的心结。

朝堂之上又是一番窃窃私语。

皇帝不问,他只是肃沉着脸色,看着颍王。

片刻,颍王脸色沉地跨步出列,抱拳道:“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天下是陛下一之下的。能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庶子,理当万死不辞!”

原本支持颍王的官员们,得见颍王自己都应下了,便谁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暗自里揣着疑惑——分明就是太子为了打压颍王,借机扶持平王上位,从而削颍王兵权架空其势力,颍王作何要应下呢?

有些想明白了,有些却仍然疑惑。有些高兴了,有些却忧虑重重。

的朝会最重要的一事已经议下结果,也再无其他,老太监瞅了瞅,于是拉长了声音扬声道:“今事毕,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大家便怀揣各自疑惑和不同的心,散朝了。

……

而下朝刚回府上的颍王,迎面便撞见昔的部将正齐聚一堂,在等着他回来。所以他刚迈府们,部将们便立即冲上前来问询。

“殿下,属下听说陛下册封平王为行军大将军,还把咱们弟兄都借调去他帐下了,是真的吗?”

“殿下,换作他属下都不会有这等疑虑,为何偏偏是平王?”

“是呀殿下,平王游懒散惯了,终只知斗走狗,这保境息民的责任,陛下怎的给他了?”

“殿下您为何要答应啊!”

颍王凝着看了看她们,不发一语,紧蹙着眉径直了府。

部将们本就焦烂额,而此时颍王却一反常态的沉默不语,令他们的心中更不是一番滋味。

有烈者当即跪下:“殿下,属下誓死不去平王帐下!”

旋即众部将齐齐跪下,异同声道:“誓死不去平王帐下!”

颍王心中原本纷如麻,愤懑令他不知该如何与部将们说起。此时又见他们铁胆忠心,宁死不屈,心中顿时如同打翻了五味杂坛,在感动之余,涌出了阵阵酸涩,阵阵苦楚,阵阵忍了又忍的心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