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逆天换明 > 第二十六章 朝鲜义兵

第二十六章 朝鲜义兵

经过此次作战,郭大靖学到了很多,既领教了建虏的战力,也窥到了敌的弱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从隐蔽处悄然返回,郭大靖迈步走向伤兵所在的地方。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在鲜血淋漓中取得的。

东江军能够成长到这个程度,在辽东坚持这么长时间。不知有多少马革裹尸,甚至埋骨青山。

多救活一个,就是一分力量,就能重生一个勇士。

锯子、刀子,他准备好了;烙铁,也是一样;再加上他的针线,虽然残忍恐怖,但在这个时代,却是真正的技术。

…………………..

夜幕降临,月色冷凄,疲惫不堪又败退而回的建虏马,离着义州已是不远。

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能回到义州城了。牛录额真哈里看了一眼驮在战马上的尸体,心中泛起一阵悲凉。

六百多骑铿锵出动,追击如风,回来时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不仅主将阵亡,马也是损失过半,前后鲜明对比,怎不令悲痛伤感。

一声沉重的叹息在身旁响起,不用转去看,哈里已经听出是牛录额真哈尼。

要说他们二也都是身经百战,哈尼比他更勇猛,但在他看来,却是鲁莽无脑。

尽管如此,可相同的境遇之下,大哥别笑二哥,两应是一样的悲凉和愤懑。

或许是大太过心急,太过冲动,最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如果把守义州当成主要任务,就不会贸然出兵,轻骑追击。

已经死了,说什么都没用,哈里和哈尼估计也要受到处罚。战败的郁闷笼罩心,别提多难受了。

正在此时,旁边的树林中突然亮起了一点火光。尽管很微弱,但还是被建虏所发觉,大声示警。

林中亮起了更多的火点,紧接着是火枪的轰鸣。枪的火焰一处接一处,铅弹激而出,一篷篷箭矢也从另一面来。

“下马应战。”哈里反应迅速,意识到中了埋伏,翻身从马上滚下,指挥手下反击。

此处正是道路狭窄之处,意志低沉、身体疲惫的建虏竟没提前发觉,离义州不远,快回到家的感觉也使建虏的心理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第一火枪弓箭的袭击,打死打伤了数十个建虏。等到建虏反应过来,来自林中的袭击便没有了太大的效果。

哈尼吼叫着,带着亲兵扑进了树林。满腔的愤懑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他渴望着砍下敌颅,在血迸溅中释放心中的积郁。

火绳的亮点,火枪吐的火焰,在黑夜中就是极好的目标。

啊——身旁的亲兵突然发出了惨叫,脚步猛停,可身体还在惯作用下向前,以奇怪的姿势扑倒在地。

哈尼虽然脾气躁,格鲁莽,但战斗经验丰富。尽管林中昏暗,视线不清,可他还是迅速判断出地上有陷阱。

啊!又一个手下惨叫着倒下,捂着脚哀嚎不已。

“停止前进,地上有陷阱。”哈尼大声嚎叫着,心中的郁闷又多了几分。

这都什么敌哪,净搞这些卑鄙无耻的暗算。堂堂的建州勇士,不能面对面的斩杀敌,却频频栽在这险的手段下。

火枪又响了一阵,建虏不敢猛追,又不敢点火把露目标,只能用弓箭反击。

渐渐的,林中的火枪和弓箭停止了施放,隐约有影晃动,并逐渐远去。

逃跑了?!好半晌,建虏小心翼翼地前进搜索,终于确定了。

在火把的光照下,建虏发现了地上的陷阱。

锋利的枪尖,就藏在松软的雪中,不仔细观察寻找,就是白天也不容易发现。

哈尼用弯刀猛砍了几下,向着林子处象狼似的嚎叫了几声,铁青着脸转身而去。

这样的陷阱肯定不多,但谁能知道有多少呢?只要心中生出畏惧,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而且,敌已经跑了,费力去寻找并毁掉陷阱,对于建虏来说,毫无意义。

建虏遭此一挫,伤亡虽是不大,可对士气的打击却很沉重。当然,他们也提高了警惕,放慢了速度,继续向着义州行进。

而两三里地外的山林处,袭击者不断地返回,聚合在背风处的营地,围着火堆取暖商议。

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华夏,也适用于很多国家和民族。

在国家危难,或是家园遭到战火荼毒的时候,奋起抗争的,多是底层的军官、士兵,或者是普通百姓。

而那些“食者”,包括封建君主和大臣,以及富豪士绅,却少有那份血

建虏攻朝,所过之处滥行攻城掠地、滥行杀戮,朝鲜官军也是节节败退。但抵抗建虏的义兵武装却不断涌现,并且有越来越活跃的趋势。

义州有郑凤寿、白宗男;龙冈有黄山立等十八勇士;铁山有金砺器,慈山有林豹变,龙川有金佑、张遴及李忠杰兄弟等,毛罗山有洪龙海、闵灠等组织的自募军;宣川剑山、定州慈圣山等地也有义兵固守。

定州还有金良彦组成的“复仇军”,招募在河之战中战死者家属五百余协助防守安州;平壤有前判官金峻德、幼学李起业、金克念、文科直赴李愈、幼学金载价等士绅组织的义兵,等等。

其中,许多朝鲜义兵队伍利用熟悉地形地势的优势,与建虏周旋,不断骚扰袭击,差不多都成功保卫了家乡,甚至取得不俗的战绩。

只是最后,由于朝鲜统治阶层的懦弱怕死,与建虏屈辱议和,义兵也未从根本上扭转战局。

而这支刚刚袭击建虏大队的义兵,便是郑凤寿所招募统率的。数只有数百,其中就有从义州突围而出的崔梦亮、李荩、藤野正等,以及百多火枪兵。

要说这个郑凤寿,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他原为武将,还曾在壬辰战争中立过战功。

这样算起来,郑凤寿已是四五十岁。这样的年纪,行事稳重通常是不奇怪的。

而郑凤寿也是如此,他把易守难攻的龙骨山城作为根据,只带数百锐在义州城附近伺机袭击建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