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零六章 筑京观、晋游击

第一百零六章 筑京观、晋游击

数月前,郭大靖还只是刚逃难到鹿岛的一个剃;现在,从职衔上,已经与他不相上下,而朝廷的封赏还未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郭大靖是个感恩的,自己是从张攀手下起的。尽管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才有今天的职衔,可到底是张攀给了自己不错的起点。

即便不说是知遇之恩吧,张攀对自己着实是不错,自己也才有表现的机会,更快地出第。

“张将军对郭某的照顾和提拔,郭某从未忘记。”郭大靖笑得真诚,说道:“从年龄和资历上,张将军也当得郭某敬重。”

张攀哈哈一笑,心中畅快,伸手拍了拍郭大靖的肩表示亲近,说道:“军议是重事,咱们就别在这客套,耽误时间了。”

郭大靖点称是,伸手相请,张攀也不再客气,大步走进帐内。

时间不大,尚可喜、李维鸾、崔孝一等将领也赶到。郭大靖简单说了一下毛文龙下的任务,便开始讲述自己的计划。

…………………

建虏攻朝,朝野震惊。

一连串紧张忙碌的措施之后,却不能消除对于战局的担忧。

尽管东江军传来了捷报,解送了上千建虏的首级。但凭东江军的实力,任谁都知道,无法击败建虏,挽救朝鲜。

内镇胡良辅率领着从津镇、登莱、觉远拼凑的七千马已经出发了,可朝中明眼都没有寄太大的希望。

缺乏实战经验的七千士兵,怎能与凶悍的建虏作战?援军出动也只是表明宗主国的态度,并给东江军提供些许的支援罢了。

早朝过后,皇帝心不佳地回到宫中,来到他的小工房,打起了心的木匠活儿,以此来排解郁闷。

辽东巡抚袁崇焕对于出兵援朝依然是推诿,陈词滥调地说着修锦州、大凌河三城的重要

皇帝已经下旨切责,严令其马上出兵。正面战惧怕建虏的野战,出兵骚扰牵制总能做到吧?

但皇帝也知道,现在就算出兵,照样可以敷衍搪塞。

文官糊弄朝廷,或者说糊弄他这个皇帝的手段多着呢,远在千里之外,实在是难以做到令行禁止。

况且,文官不是袁崇焕一个,而是一个集团,上下通息,互相开脱。

“皇爷,皇爷——”随着激动的声音,老魏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捷出现在天启帝面前,滑行跪倒,举着手中的奏疏,语音都有些颤抖,“大捷,大捷呀!”

天启帝本来被打断了木匠活儿而不悦,但听到大捷便未发作,沉声问道:“东江镇又获胜啦?”

木匠皇帝不糊涂,一猜就准。现在与攻朝建虏厮杀作战的,除了毛文龙的东江镇,哪还有别的明军?

“皇爷圣明。”老魏满脸堆着笑容,显示出心中的喜悦激动,开简述道:“东江军于龙川、义州连战连胜,阵斩酋贝勒岳讬、硕讬,斩获首级两千余级。”

天启帝的眼睛瞪大了,不掩心中的惊愕,一把夺过奏疏,迅速地浏览

岳讬和硕讬的死相隔时间很短,而岳讬被狙杀时,没有获得首级,只是报捷给登莱巡抚李嵩。

李嵩本着谨慎的态度,虽然给东江军运输了物资,但却暂时并未上报。

等到硕讬所部被歼灭,在龙川又得到了岳讬的尸体,毛文龙底气十足的报捷并解送,李嵩才大喜过望,急报给朝廷。

皇帝看过李嵩的奏疏,又看了毛文龙的捷报,脸上露出笑意,笑容越来越灿烂,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老魏笑脸相陪,也显示出心中的兴奋喜悦,好象是他打了胜仗一般。当然,论功肯定有他的份儿,就是没有他筹措的银子,官员也有各种名义。

“不容易啊!”木匠皇帝大笑已毕,抖着手中的奏疏说道:“前后数千首级,已是建虏叛后的最大胜利。毛文龙很好,东江军也尽了全力,朕要下旨嘉奖,朕要拔内帑犒赏。”

魏忠贤连连点,说道:“皇爷英明,将士效命,建虏没有几猖狂了。”

天启帝坐进了椅中,沉吟着说道:“东江镇额兵是两万八千,除去留守各岛的,能援朝的不超两万。历经苦战,伤亡已是一万多,实力损耗严重,恐难再战。”

毛文龙在捷报中也说了东江军的困难,兵力损失过半,虽还能战,却已经无法发动大的战役。

对于兵力的损失,毛文龙是夸大了,显出东江军血战厮杀是英勇无畏、不遗余力,以及苦战建虏的激烈程度。

同时,他还表示已经东江镇全动员,征召辽民百姓伍补充军队。但百姓久未足食,身体较为孱弱,即便数量补齐,战力也要大打折扣。

伤亡惨重,但还要与建虏厮杀,这样的决心和忠勇,简直令感动极了。

如果是以前,皇帝对毛文龙既是表决心又是诉苦的奏疏,并不会太过理会。但现在,他相信这是事实。

原因很简单,东江军的战绩是实打实的,是有为证的。斩杀两位建虏的贝勒,也是经过确认,正在解送京师。

按照这样的战绩,东江军的伤亡就是可信的。谁都知道东江军的装备简陋,只能对建虏进行骚扰、用谍等行动。

虽然如此困难,但在援朝的大事上,毛文龙不含糊,东江军也争气。就算最后无法挽救朝鲜,只凭现在的战绩,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最大的牺牲。

老魏察颜观色,猜测着皇帝的心思,并没有轻易发表意见。

别看他在外面专横跋扈,以九千岁自居,连首辅都不放在眼里,但在皇帝面前,却是另一副嘴脸。

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老魏比谁都清楚。

尽管他是倾向于辽东巡抚的,但这次援朝的推诿实在是令失望,他不想给毛文龙说话,也不想提辽东巡抚,免得皇帝生气。

东江镇在援朝中的表现,也出乎了魏大爷的意料。如果他会后世的用词,肯定会想:这是怎么弄的,打了血也没这么猛吧?

现在,老魏摸不清皇帝的心思,就等着皇帝的决定。

连续的大捷,宁远那次吹嘘就算不上什么了,赏赐是肯定的,增加粮饷也大有可能,尽管老魏并不是很愿意。

“赏功银尽快解送,血战获胜,伤亡惨重,朕不能寒了将士之心。”皇帝思索半晌,缓缓说道:“再加抚恤银,数额按关宁标准。”

老魏躬身称是,这是正常的,首功制不能废,还靠这个激励士气呢!至于抚恤,对东江镇来说,以前可没有。

木匠皇帝看了一眼老魏,掩不住心中的激动兴奋,问道:“岳讬、硕讬这两个酋,是老的孙子吧?”

魏大爷立刻堆着笑脸介绍道:“正是老长子代善的大儿子、二儿子,是老的长孙、次孙。”

呵呵,皇帝笑了起来,说道:“酋代善快断子绝孙了吧?”

“好象还有续妻生的儿子,可也离断子绝孙差不多了。”魏大爷陪着笑,附和道:“这两个却是能征惯战的,别的儿子差了很多。”

老魏显然是做过功课,对于岳讬、硕讬的况比较熟悉,皇帝一问,就能答出,显得他于国事,关心辽东战事。

“老的孙子!嘿嘿。”皇帝笑了两声,说道:“解送来数千首级,朕又要去太庙祭告了。”

魏大爷也笑了,躬身说道:“主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