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命……”爷爷惊慌恐惧的声音响了起来,但随即又被厉声制止。
郭大靖打量了一下姚老儿,沉声问道:“你们在做什么?是住在附近吗?”
老姚被士兵拧着胳膊,忍着痛答道:“小
在采参,家在十几里外的屯子。”
郭大靖注意到老儿和半大小子的
烂衣服,沉吟了一下,语气缓和了一些,说道:“老老实实跟我们走,能保住命,之后还会给你们银子。”
“要是跑
叫,一刀砍了你们的脑袋。”刘奇士在旁恶声恶气地补充。
“小,小
……”姚老
哆嗦着嘴唇,壮着胆子问道:“不知要带小
去哪里?”
“告诉你有意义吗?”郭大靖翻了下眼睛,也不废话,对旁边的士兵吩咐道:“你们一看一个。”
刘奇士转身向后面发了信号,和郭大靖走在前面,继续行进。
老姚儿和姚新的手臂被绳子拴在了一起,旁边有
看押,心中忐忑不安地随着队伍。
姚新很害怕,也看出爷爷的恐惧,但话也不敢说,只是偶尔互视,便机械地跟着这支队伍向前走。
刘奇士对郭大靖的决定不是很满意,认为他过于心软。但他也知道郭大靖的脾气禀,正因为重感
,他才为有这个结拜兄弟而庆幸。
郭大靖也知道自己的思想,和当时的们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但要让他滥杀无辜,他还真做不到。
至于是不是无辜,尽管他也无法确定,可这不防范着嘛!带上两个赶路,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不是。
为什么与建虏厮杀作战,为的是自己,为的是家,难道就没有沦于建虏统治的同胞?
山下出现了一条闪光的白带,那就是海城河。
郭大靖观察良久,确定安全,猛地一挥手,带着前锋向山下奔去。
过了河就是海州地界,姚老儿已经发现这支部队不是建虏,心中也有了一定的猜测。
在辽东的军队,除了建虏,也就剩下东江军了。
“大,这里不好过河啊!”姚老
儿壮着胆子,开
向旁边的士兵提醒道。
士兵斜着眼睛看着姚老,随
问道:“你知道哪里好过?”
老姚儿连连点
,陪着笑脸说道:“小
对这周边几十里熟悉得很。”
“请郭大定夺吧!”另一个士兵推了一把脚步稍慢的姚新,向同伴提出了建议。
老姚儿和孙
很快被带到了郭大靖面前,郭大靖询问了一番,脸色变得更加缓和,说道:“姚老是吧,麻烦你给我们带路,必有重谢。”
老姚儿陪着笑脸,连连表示愿意效劳。
刘奇士把绳子解开,让老姚儿在前引路,姚新则在走在后面。有个
质,防着这老
儿跑掉。
咕噜!姚新的肚中传来不争气的响声,刘奇士转看着,姚新赶忙垂下
,又羞又恼。
没走多一会儿,又有了同样的响声,姚新的更加抬不起来。
一只大手伸过来,是一块面饼,刘奇士没好气地说道:“吃吧,咕噜咕噜的,听着心烦。”
姚新被嫌乎,不由得委屈地扁了下嘴,有些怯层地伸手接过来,咬了一小。久违的面香,咸淡适中,饼中好象还有小
丁。
炒面虽然方便,但郭大靖认为营养不太够。便让烙了些饼,还加了不少
丁。
这样吃起来方便,边走边吃也没有问题。
饼已经有些硬了,但对姚新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一个饼下肚,丫也有了力气,心中的害怕也减了几分,敢稍微抬
,打量走在前面的
。
刘奇士身高体壮,背着他的长弓,腰里挎着刀,半露着手臂,在山路上步伐矫健。
就是掐住自己脖子按得死死的家伙,还训自己。姚新轻咬了下嘴唇,心中记下仇。虽然给了饼吃,可却不感激。
“我们是东江军,要潜执行任务。”郭大靖和姚老
儿走在最前面,随意地聊着天,“姚老不必担心害怕。顶多七八天,就能安然回家了。”
老姚儿
笑着点
,说道:“小
明白。
心隔肚皮,就这么把我们放了,谁知道会不会向建虏通风报信儿。能刀下留
,小
已经感激万分。”
这老儿倒是挺懂事儿,郭大靖淡淡笑着,问道:“屯子里生活得怎么样,能吃饱穿暖吗?”
老姚儿叹了
气,说道:“勉强饿不死,屯子里没多少
,都苦
地捱着。”
“屯子附近有建虏的庄园嘛?”郭大靖想到了自己的苦难经历,不由得眯了下眼睛。
潜时怕惊动敌
,遇村屯不
,见庄园不毁。可撤退时他不介意捣毁几个庄园,解救出其中的辽民
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