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狼胥 > 第四十四章 补足

第四十四章 补足

隆武城虽有四面城门,可平常使用的只有南门和东门,西城的翁城是雀笼斗场所在,对外的城门常年封闭,北城则在整个北城墙外再套上一大圈的外城围住,里面就是雀笼斗士们居住训练的场所,也只开了一个对内的城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璟的三万余罪卒,而今就被安排在这里,新搭建了不少木屋,供他们居住。

黄宁的一支千队,说是看守城防,其实重点全在这里,弓弩在手,兵甲齐备的严密监守。

“名册拿来给我。”帮着田百斤和黄宁一并把一车粮食推来后,凌沺对黄宁道。

武艺如何,仅靠名册自是看不出来,可要找能动笔杆子的,名册就好用的很了,以前什么的,哪年出生,哪里士等等,定案之时都有详细记录,被押解过来时也都记录的清楚。

而且名册也是整理规整的,皆是分别造册,当过官的、当过吏的,从过军的,为盗、为匪的,只是普通百姓的,都各自规整在一起。

是以凌沺翻找起来也不费力。

跟世家挨边的不要,太麻烦。

曾为祸一方,当着官却不事,只知贪敛被抓的,也不要,让他们体会厮杀残酷去,能活下来算命大。

“叶护,您这么翻下去,可真没能用了。”黄宁看凌沺在那翻着,这也不要那也不要,顿时吐槽道。

当官为吏的,被抓了却没杀,而是送到这里的,要么就是贪敛腐败些,够不上杀的,要么就是跟世家大族沾边儿,被保了条命的。

这两种都刨出去,还有个能用了。

“怎么没有?你看这个。”凌沺挑眉,指向手中名册,再道:“吴恩泽,隆彰二十五年进士,二十九年赴任吴县县令,三十年夏吴县大涝,私开官仓却无力梳整,以致官仓屯粮被尽数抢空。”

“有没有能力咱先不说,这份心是好的。而且都中了进士,还被外派为一地父母官,也不该太菜,带过来看看。”凌沺再道一句,黄宁忙派去带过来。

“还有这个王大幸,在长兴县当了十年狱吏,私放死囚十八,收银过万两,你敢信?”凌沺再看一记录,嘀咕道。

长兴县,可是京畿四县之一,长兴城外城的东城就是长兴县,在那般要地,一个狱吏就能放了十八个死囚,得多大的胆子,多高的手段?

反正他有点儿不相信,姑且叫来看看。

“这个李具,也给叫来。居然是个兵部员外郎,跟老谢同级,醉酒点了家楼子,致九重伤,这都什么花活?”

“还有这个薛客,大鱼一条啊,西平伊纥累功封爵县子,后留任凉州伊阙郡尉,与伊阙郡侯冲突,怒而断其双腿,杀了七十多伊阙郡侯的部曲,如此重罚,想来也是为了安抚那些前伊纥倒戈投效的贵族,这若是肯来咱这,能有大用。”

“还有这个、、、”

……

一番筛选,用去了三个时辰,凌沺挑出二十八,先后被带到他面前。

“不说废话啊,我呢帮不了你们从回大璟正籍,有冤屈的也帮不了你们翻案,留下的也给不了你们官身,只能是以月银招收门客,有能力的以后立了功的,也可为我部落贵族,愿意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离开了。”每个都大致问了些况,什么定案是否属实之类的,撵走了五个后,凌沺对其他说道,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机会,没有强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璟,岂能为外族驱使。”薛客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我留下。”李具言道,他本就是被设计,现在只想早回长兴,看家眷是否安好。

“我留下您要不?”王大幸呵呵一笑,问向凌沺。

他倒确实不是冤枉的,就是真胆大,而且是走江湖出身,救得也都是江湖,看他有些江湖义气,凌沺才没把他赶回去,留了下来。

而且他独身一,无牵无挂,不是很好掌控,他怕凌沺最后还是不敢留他。

“别废话。愿意留下就站这儿。”凌沺直接一个脑瓢拍过去,王大幸想躲想架,可哪儿能躲得开架得住,勉强没被拍个跟,趔趄站稳。

“我也留下。”吴恩泽犹豫片刻,也是开道。

他出身贫寒,且是家中独子,他可没薛客那么大的信心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届时二老何依?

而且他也是有些冤枉,私开官仓不假,可官仓早就被前任县令伙同地方豪绅卖光大半,算是替背了锅,也有些心灰意冷,没了什么为国热血,能混个安稳富足便已经足够。

随后其他也陆续开,除去薛客,再没有一离开,凌沺收了二十二在手。

“李具,吴恩泽,你们各挑九。李具带去军匠所,核对一应军械数量,及此前耗费,统算此后所需铁料、木料数额。吴恩泽带去南城,由谢皕安调派。王大幸、李砧你俩留下。”凌沺随即直接安排下去。

“刑狱之事,你全懂么。”李具和吴恩泽带离开后,凌沺先问向王大幸。

“大璟律法记得滚瓜熟,罗织经也曾熟读倒背,刑典三百九十八样,更是个个擅,要不当初也当不上狱吏。”王大幸点回道,有些骄傲自得的拍拍胸脯。

“你会的还真多。”凌沺瞪他一眼。

罗织经不是啥好东西,就不提了。

刑典也不是法典,而是大璟太宗时期,一名大理寺卿的‘著作’,其上罗列三百九十八种刑罚、刑具的用法,极刑十八,酷刑一百,其余大小严刑二百八十。

把这些玩意儿都学的滚瓜熟的,这得是个啥好孩子?

“逸安,把军中规纪告诉他。你给我看看有什么缺漏需要补足,后给你三百,军中肃纪严规之事,就给你了。得好有赏,肆意胡来,拍碎了你!”凌沺先对黄宁说道一句,再转向王大幸,说话的同时一掌把厚厚的木桌拍的腿断板裂,看得王大幸脸皮子直抽抽,连声应是。

“李砧,你在军器监待了二十年,甲坊署、弩坊署都待过,一应兵器甲胄可都会打造修缮。”凌沺再转向李砧问道。

他麾下亲军不仅没有辎重后勤押运粮的队伍,兵甲修缮、军械建造的匠也都没有,对外部供给依赖极大,这也是凌沺需要去完善补足的地方。

所以找来这些里他最看重的,有领兵经验的薛客是一个,王大幸这善刑罚的是一个,李具这出身兵部善调度之事的也算一个,最后就是这十二岁开始就在军器监当杂役学徒的李砧了。

余下所有,哪怕包括吴恩泽在内,也都是用来充当军中文吏,处理些书记琐事,补充军中所需而已。

“都会,大小军械制作修缮,我皆是好手。”李砧点回道。

王大幸这个从事刑罚的,长得五大三粗,看着憨厚阳光。李砧这个匠,却是看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整肃死板,没点儿生气,而且廋。

若是只说二职事,让去分辨,怕是基本都会分错。

“你自己挑三百,大型军械我暂且用不到,但兵甲锻造和修缮,你得尽快把他们教会。”凌沺颔首道。

“只是修缮,百足够。大量锻甲铸兵,对叶护无益。”李砧言道。

“不大量锻造整甲,我麾下亲军身披皮甲的更多,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