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滚,“姝娘她……”
“阿兄!”
程徽娘看着他,问道:“难道你也信那些在外面的传言吗?”
程循没有回答,他将脸地埋在他的大手掌中。
从知道她失踪的那一刻起,他想到了许多事。
在玉真观后山相遇,他救了她,将她抱在怀中,她怯怯地对他说一声谢谢。
为了离开玉真观,她不得不求他帮忙,明明那么怕他,却还是叫住了他,大眼睛里满是乞求。
他们一起落下山坡,她以为他要死了,哭着喊“如果你死了,我该怎么办”。
她恼他怨他后知后觉,心灰意冷将雨伞折断拍在他的身上,在大雨中哭着跑开。
……她病的快要死了,小小的身子瘦成了一把骨……都是因为他,她却从未怪过他。
他怎么可能相信那些风言风语!
“外面都传阿嫂是因为你出了事才偷偷回了秦国公府,但我们去过秦国公府,秦国公太夫
却毫不知
,得知阿嫂失踪,现在也一直在找。”
程徽娘说着,坐到程循面前。
两面前有一只火盆,她拿起火勾,在灰烬轻轻搅了搅,继续说道:“暗卫说阿嫂是被一个蒙面的白衣男
带走的,紫竹也看到了,她说阿嫂与她上完香之后说累,两
便去了一间净室,之后她喝了几
阿嫂递过来的茶,
便晕倒了。”
“后来我和夏嬷嬷一道去了大慈恩寺,查看了剩下的茶水,发现里面竟然有迷药。”
“幸好窗没有关严实,开了一道缝,紫竹虽然被晕倒了,但风吹在她的脸上,没过一会儿她便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穿的是阿嫂的衣服。”
“她十分惊讶,赶紧追了出去,追到了竹林,发现阿嫂被一个白男
抱在怀里……”
程循的手紧紧地攥在了一起。
程徽娘对他使了个眼色。
程循剑眉一皱,顺着妹妹的目光往火盆中看去。
火盆的灰烬中,写着两个小小的字。
“隔墙。”
…………
夜,六郎从密道中将程循带出了郊外。
看着对方苍白的面色,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老大,想必徽娘妹妹已经告诉你那嫂夫
在大慈恩寺发生的事了……至于那个白衣男
是谁,属下这里已有眉目了。”
程循猛地停住了步子,转:“是谁?”
六郎附耳过去,将陆氏布庄起火,陆令姝进了隔壁酒楼之后的异常说给他听。
“……听那酒楼的老板说,他没见过他们东家的模样,只匆匆扫过一眼,看背影应当及时俊俏。”
程循面无表,衣袖下的十指却紧紧地攥在了一起,几乎掐进了血
了。
六郎见程循不说话,以为他心里在计较陆令姝是被那白衣男带走,忙安慰道:“我想嫂夫
这么做肯定是苦衷的,老大你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幸而现在已经知道了嫂夫
的下落,看薛元邈的样子,必定是想利用嫂夫
来要挟您,只要我们能先将嫂夫
救出来,其它什么都好说!”
程循沉默片刻,说道:“我明白。”
“六郎,这些时,真是麻烦你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六郎摆手道:“不过是属下一片绵薄之力罢了。”
说着,将他引进了另一条密道。
两踩到密道的边缘,六郎将一只石盖子从地上搬开,露出一个黑黢黢的大
来。
“就是这里了,”他说道:“贵妃娘娘就在里面等着你。”
独孤贵妃一身素衣,比着案微弱的灯光抄写金刚经。
圣生病有一个月了,先前清醒的时候她还能搬到紫宸殿去侍候他,但目前圣
的病
不太好,时而会昏迷,皇后素来不喜她,趁着圣
昏迷愈发排挤她,前几
脆寻了借
叫她来大慈恩寺为圣
祈福。
眼不见心不烦,独孤贵妃也不想要在朝中为官的兄长和阿弟为难,一言未争,脆利落的就出了宫。
夜渐渐了,她望了望窗外的月色,继续眯着眼睛抄写。
也不知过了多久,墙忽而传来了一声细微的敲击声。
独孤贵妃没有立刻放下手中的笔,继续写了几个字,吹灭灯光,走到窗边警觉的望了一会儿,才飞快的走到墙,按下一个机关,放出里面的两个身着黑衣的
来。
正是程循与六郎。
见两要行礼,独孤贵妃一挥手,说道:“事不宜迟,不必在意这些虚礼,程长史,我想知道我阿爷是怎么说的。”
程循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独孤贵妃,六郎就走出去,给两望风。
独孤贵妃看着信,欣喜的说道:“临淄郡王原来没死,他已见过了我阿爷,我阿爷答应借兵一万,加上王老将军的一万马,攻回长安,拿下宁王,指
可待。”
说实话,当初听到李矩中冷箭而死的消息时,她是既吃惊又惋惜的。
宁王包藏祸心,外面温厚贤德,实际险狡诈,传言二皇子秦王便是死于他手,如今想来是所言不虚。
他甚至都没有用下毒这样拙劣的手段,而是先死李济,再用临淄郡王英年早逝的噩耗击垮圣
。
圣自上了年纪,身体愈发的不好,李济虽被废为庶
幽禁别院,但他在圣
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不亚于睿王、宁王,甚至每每思及先皇后赵氏和早殇的秦王,便会痛心不已,身为枕边
独孤贵妃在清楚不过,吐血便是最好的证明。
临淄郡王英勇端正又才出众,圣
近些年愈发偏向睿王,也正是因为睿王妃生了个好儿子。
如果这两个同时出了事,可想对圣
的打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