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奇观误国秦二世 > 第98章 个人所得税?(求订阅)

第98章 个人所得税?(求订阅)

除开田租,第二赋税大就是赋,即税、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秦赋的收取方式“计出钱”,赋所敛的不是粮食,而是钱,也就是秦半两。

秦二世时期的赋无具体记载,咱们就按汉初的一百二十钱来算。

每年需缴纳赋一百二十钱,对一个五之家来说,一年就是六百钱。

六百钱,大概可以折换二十石谷,三十钱换一谷。

一般产量普通的田亩,百亩农田全年收也就十几石左右。

赋一年却价值二十石!

可见,此时的赋,对老百姓来说,比田租的负担还要沉重。

农民又都是多地少的现状,家里兄弟妻儿一堆,不见得有多少耕地。

赋的沉重负担,远远不止这些。

由于赋收的是钱不是粮食,农民又没有钱。

要缴纳赋,首先要将粮食换成秦半两。

平均市价是三十钱换一石粮食没错。可当农民拿着粮食找当地官府换钱,就远远不止这个价格了。

二十钱换一石粮食,十五钱换一石粮食。

兑换比率取决于当地官吏黑不黑心。

给农民换的钱少一点,当地官吏也就能多捞些油水。

这是一层肥腻的油水。换钱的时候,还能在测量工具上做手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买菜遇上骗秤的了。

咱们遇上骗秤的卖菜大妈,顶多亏块把钱。

秦朝农民们遇上骗秤的官吏,那可是要命的。

这么看来,思想工艺《史学》的效果:提升官吏的些许美德,能盈余的钱绝对不是一星半点。

除开田租和赋,还有各种杂税。

杂税没有固定的收取时间和数额,一般都是以各种名目临时征收。

比如《通典.食货》中所记的“提封之内,撮粟尺布”。这里的“土贡”和“撮粟尺布”,就是杂税的一种。

还有犯事儿被抓后,各种罚款。

总之,花样多得很。

胡亥为啥不找王绾,要来找冯去疾?

大秦特色分封郡县制,已经让王绾背锅了。复分封对大秦各大军功地主的影响不大,只是引来了无数文官的抗议。

调整税收,这种触及军功地主利益的事儿,胡亥不好意思让王绾继续背锅了。

冯公,你上吧!

胡亥正对着冯去疾坐下,将大秦现有税收政策的弊端,和一些自己见解一一道出。

税收的事儿胡亥研究了不少时间,此时当着冯去疾的面道出,讲得很细。冯去疾在一边听着,时而瑟瑟发抖,时而目放光。

等到胡亥说完,已经过了几十分钟。

冯去疾地吸了一气,吃吃道:“陛下,这是真的打算调整税收方式?”

胡亥点了点

“长期的,还是大赦天下?”

胡亥暗骂一声老狐狸,如实道:“先以大赦天下为借,稍微调整几个不那么敏感的,看看反应和效果。”

“当然,朕也不瞒着冯公,最终的目的是让大秦的税收政策趋于科学。”

冯去疾此时很难说自己是啥心,他怔怔地看着胡亥,不禁问道:“为何?”

皇帝要减轻黔首赋税,调整税收模式,不仅仅是触动大地主们的利益。

更是触动皇帝的利益、触动大秦的利益!

这是为什么啊?

冯去疾实在是想不通。

胡亥笑了笑,将那杯已经放凉的茶推到冯去疾案前。

“为什么?为了让大秦民更加幸福。”

冯去疾瞬间被这句话直击灵魂,呆若木

胡亥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随便说说而已,冯公莫要太过放在心上。”

“陛下,英明!”

冯去疾的神色突然变得凝重无比,冲着胡亥一拜。

胡亥盯着他的后脑勺看了一会儿,实在是不好判断这只老狐狸是真心还是假意。

不过忠诚度倒是提高了小几点。

胡亥慢悠悠扶起冯去疾,道:“冯公可有良策?”

冯去疾沉思良久,望了望胡亥十分真挚的目光,终于咬牙道:“启禀陛下,大秦的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关联紧密,若是要调整赋税制度,土地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整改!”

“大一统后,先帝‘使黔首自实田’,扫清土地发展的初步障碍。国家所有土地仅为那些无主荒野和苑圃园池,极大加速了耕田扩张。”

胡亥微微点,喃喃道:“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萌芽啊…”

冯去疾猛地一愣,反复咀嚼胡亥说的这句话,竟然越品越有味。

他目放光,对胡亥的尊敬更甚。

无能的皇帝会让权臣很舒服,明君雄主才会令发自内心的尊敬。

冯去疾望着胡亥,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道:“陛下英明!大秦政府的赋税收,并不取决于土地的所有权!而在于国家的权威和信用!国家采取强制的手段,维持公共稳定,制定税收方针。”

胡亥皱着眉,“就是用朝廷力量,剥削广大劳动民提供的剩余价值呗。”

冯去疾又是猛地一惊!

痴痴地盯着胡亥,已经说不出一句话。

胡亥忍不住瞟了他一眼。

少见多怪!咱好歹是学过马列的大好青年。

有了冯去疾的提醒,现在准备要调整的就不仅仅是赋税了。土地这一块,也要大动!

当然,一切都要慢慢来,温水煮青蛙。

一上来就套用当今的土地政策,税收按个所得阶段递增。

胡亥估计直接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跟冯去疾商量了一会儿,暂时定下了初步税收的改革方案。

以骊山皇陵完工为由,大赦天下,废除赋、除刑罚外的一切杂税。

以所得税取代赋,暂定和田税一样的比率,“什一之税”,收税百分之十。

当然,不同的易商品,税率肯定会有所调整。胡亥跟冯去疾只是探讨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到特殊商品,还需要治粟内史起详细的方案。

所得税,指的是秦半两。

这年,明面上挣净钱的都是些什么

的地位在大秦属于底层,所得税的增加,乍一看只是针对这群能够挣钱的商

不就是商税吗?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