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天圣令 > 第6章 潜龙在渊

第6章 潜龙在渊

过了几,元侃去刘娥那里时,还未说起,刘娥就先提了此事:“王爷可知皇宫扩建之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元侃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于是就将自己近来的担忧之事说了。刘娥叹息一声,就说起自己当年逃难进京,于得胜后街的孙大娘果子铺求生之事,说起那条街上的各个小店铺,说起那些小摊主的诸般故事,又说起那年走火,整条街巷被清理,有许多因此失了生计,甚至就在这次的冬天就有冻饿死在巷。她又说起四丫的故事,直至四丫难产而亡的事

元侃听着听着,已经明白了,他按住刘娥,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了!”

他想,他明白了为什么他这段时间想就此事上表皇帝,但每每花了这么多准备表章,反复写了数次,总觉得似乎缺点什么,他的属官们也为这个表章出了许多的稿子,但他总觉得,这样的表章,恐怕是无法说服皇帝的。

而听着刘娥的话,他却觉得,难自抑。他站起来,换了衣服,带着几名属官,走到皇宫附近,一条条街巷子走过来,问过来。最终,他进宫去见了皇帝。

此时已经将近黄昏了,皇帝正准备用晚膳,听着襄王求见,也是诧异:“他这么晚来做甚?”听说襄王从东华门外过来,买了旋煎羊、白肠、鲊脯、黎冻鱼这四样外食,不由笑了起来:“难为这孩子有这份心。”

刘承规在旁边,也不禁凑趣道:“可是三郎想着官家,再是孝顺不过的。”

皇帝心甚好,就叫了襄王进来,也将他带来的四样食物摆了开来,一起用膳。席间父子说说笑笑,元侃就提起当在王府,常吃外食。后来了宫,就吃不着了,常缠着楚王替他带了进来。因此今经过东华门外,闻到这几样美食的香味,就忍不住买了下来。想起回去王妃素也不吃这些外食,倒思及小时候父亲回王府,就常带这些东西给他吃。如今父亲在宫中,吃的都是御厨手艺,这些东西必是久违了的,因此冲动之下,就想进宫送给父亲。

皇帝哈哈大笑,他如今儿子们奉承多了,但元侃这般出于纯孝之心,带些不值钱吃依来给他的,倒是没有。心下倒有些感觉,先是赞了元侃的孝心,又说自己其实如今还经常叫去外买这些东西进来。又说起有一天半夜,与皇后与他说起吃小馄饨的事,当时他就连夜叫内侍拿了令牌,出宫去买了来与皇后一起吃,吃的时候还是热乎的。

当下皇帝又如数家珍地说起城中诸般美食,什么州桥边的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饼,御廊西的鹿家包子,大相国寺和尚的红烧猪手,夜市里的水饭、爊脯、獾儿、野狐、免肚肺、鳝鱼包子、姜豉类子、批切羊、辣脚子、姜辣萝卜、麻腐皮、麻饮细、素签纱糖、水晶皂儿、广芥瓜儿、芥辣瓜旋儿、细料馉饳儿、炒猪肝尖儿,旋炙猪皮、野鸭、滴酥水晶鲙等等。

他年少时就为游侠无赖儿,这街面上没有不知道的东西。及至后来南征北战,停息下来,又当了开封府尹。哪里比得元侃十岁前不过偶而得些父兄带来的几样美食,十岁后宫,更加一无所知,他知道的这些,也不过是出宫开府以后,偶而上街略知一二罢了。

如今听着父亲说起来,十分感兴趣,不由地于脸上都露出惊叹佩服的神来。这可不是儿子敬仰父亲,臣子崇敬皇帝的神,这种更像是他年轻时在街市上以本事折服其他玩伴时得到的同样神。这神当年如何刺激还是少年的赵光义,如今只有更加刺激已经步老年的皇帝。

那一刹那,他又回到了当年,当下更加兴致勃勃地细说起来。说到后来,皇帝又叹:“你们年纪太小,有许多如今都不曾吃着就没了。那滴酥水晶鲙原是陈十二做得最好,我还是小时候吃过的,如今是他儿子在做,远不如他的手艺……”

元侃趁机道:“儿子今买黎冻鱼的时候,就听店里买的说,黎跛子将来若是搬了,也不知道哪里能再吃到这个,儿子今能吃到这些,就怕将来再吃不着了。”

皇帝了怔一怔,不由停了箸,细思起来。元侃见状,也不再说,只作不知。次皇帝就召了宰相,问及皇宫扩建的拆迁之事,听完以后,就叫了群臣来,历数了一通皇宫附近的美食,引动群臣也怀念起来,众纷纷流了各自最喜欢的美食心得,说得停不下来,差点让朝堂变成美食流会。

最后皇帝就道,天子为万民父母,皇宫再小,俭省着也能住。若为了扩建皇宫,教这些都失了住所,却不是他想看到的。因此就下旨,自此起,皇宫不再扩建。

消息一出来,皇宫附近的店铺皆都家家庆祝,连做了三天的打折酬宾活动,有几家连已经收山的老师傅,都再度出来贡献手艺。元侃忙让护卫排队去买了,带来给刘娥品尝。

那细料馉饳儿端上来的时候,汤还是热的,刘娥吃了也赞好,说:“我素吃的,都不及这个。”

元侃就说:“这徐师傅好多年都不曾做了,这才是细料呢,一点筋子都要挑了出来不许有的,这皮也特别薄,尤其这调料,他这帮徒弟都及不上。”又学起皇帝跟他说市井小吃的内容来,道:“回咱们悄悄地就将这些都一道道吃过来,再看看在什么近年新出的好点心来,我也送给父皇母后尝尝。”又说起皇帝说的时候,馋得一边侍候的内侍们都要扭去偷擦水,引得刘娥也笑了。

元侃又见旁边的书桌上摆的书,就问:“你从前看《太平广记》,还有《花间词》,不是故事就是诗歌,又好看又好记,《论语》《孟子》你看得下去吗?”

刘娥叹道:“我从前没读过书,也静不下心来看书,所以才会只晓得看那些浅近的。如今长无聊,我便安下心来好看书。虽然一开始难读,但学进去了,倒比那些更好。”说着也不禁感叹:“怪不得说这是圣写的书呢,这书上都是做的道理,那些道理有些一辈丢了命,也悟不出一两条来。如今这书说的,这是能值得几百辈去体察的。”

元侃听了,也不由的感叹:“我们都是从小要苦读这些书,在宫里时,父皇还随时考校我们呢。当时我们只嫌背得麻烦,哪里又懂得这些道理呢。”他看着刘娥:“可见古说,书上学来终觉浅,你虽然读书不多,但像我们这样的读了书,也不过是两脚书橱多些,能学进心里的,才叫有用。”

刘娥听了这话,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又懂得多少,终是你们这些读书懂得多。”

元侃却感叹:“如今科举拿这些书考,虽然都能答得上来,但却未必都能够真正领会这圣之意。”

刘娥也不由感叹:“但我看了这些书,却觉得好。以前我觉得我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的事,受这么多的苦,心里一直觉得很有些怨念。可是真正看了古往今来这么多事以后,才觉得自己经历的这些事,根本算不得什么。这世界上还有许多许多我所未知的事,比如有些事已经发生过了,可是后没有看到,又会重新犯一次错。如果他们早早看到,是不是不会发生那些事了呢?”

元侃点:“这就是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为鉴,可明得失。’”

刘娥笑道:“果然是三郎有文才,这样的话,我再是说不出来的。”

元侃轻拍了一下她的:“又要胡说,我又哪里说得来这样的话。这是唐太宗的话,出自《贞观政要》。你这里的书还太少,我回叫张旻给你送一些来。”

刘娥忙道:“可要多送一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