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忧心地看着元侃:“三郎!”
元侃握住刘娥的手:“以前大哥在的时候,我真是天真不知世事。如今回看,其实早就是步步
渊,我却懵懂无知,不知道在生死边缘走了几个来回。三皇叔出事、大哥出事、甚至你几次险些没命……我若是早点明白,哪怕帮不了三皇叔,至少可以帮得了大哥,保得住你和我的孩子……”说到这里,不禁哽咽。
刘娥也不禁流泪:“三郎,你不要自责,这不怪你。我们还有将来,你还可以救出楚王,你还可以保护我、保护我们将来的孩子!”
元侃就道:“其实我也在查这件事,张良娣出事的那间西佛寺,有好几派马。甚至连四弟、五弟都在蠢蠢欲动。唉,我一直觉得他们还小,可是以前在大哥眼中,二哥何曾不是还小呢。”可就是这个二哥,暗算了三皇叔,暗算了大哥。
刘娥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道:“这些话,我不知道是告诉你好,还是不告诉你好!许王任开封府之后,流放了一些楚王府原来的府僚,再加上那件事,有说,是楚王一党的
不饶他;还有
说,夺储的事,许王做得出,那襄王、越王、益王他们也会做得出来……”
元侃跳了起来,脸色紫涨:“你说什么?我、我们?四弟五弟他们?不不不,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说这话的,这心地何其恶毒!”
“三郎!”刘娥迅速抬轻声叫道:“三郎,外
这些
心风波,你早知道到一些,比不知道要好!”
元侃终于镇定下来:“小娥,你说得对!还有吗?”
刘娥思索着:“旨意是官家下的,会不会是……官家其实是对许王也有所怀疑了。”
元侃一惊,想了想后点:“不错,否则的话,张氏妖媚,只处置张氏便罢,为何要对已经死去的二哥剥夺荣封,部属治罪。他真正恼恨的
分明是二哥,甚至是替二哥做事的部属,所以这些
处死的处死,贬职的贬职。”
刘娥看着窗外,脸忽然红了,声音也越来越轻:“还有,就是坊间有传说,张良娣常到西佛寺去,不仅仅是为死去的父母做道场,而是那里的和尚,有些邪门歪道的东西。张良娣因此闺房之中很得许王的欢心……也因此,把身子弄坏了……”
元侃的眼越瞪越大,直道:“胡说、胡说!”
刘娥看着元侃,轻声道:“事涉秦王、楚王,甚至是其他皇子,若是追究许王之死的真相,或追究许王之罪,只怕牵连太大,倘若这些坊间传言流禁中,只怕——怕为了牵连太大,有
、有
宁可取最后一种吧!”
元侃怔怔地坐着,可是已经死了,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答案呢,一定要有个套上一个罪名呢?是谁想要这么一个叫生者不安,死者难堪的答案呢?
是谁要这样一个叫生者不安,死者难堪的答案呢?这个问题于王继恩来说,却是完全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的。那一接手此案后,他便已经得知皇帝曾经见过开宝太上皇后宋氏,也知道宋后说了什么样的话。
皇帝素来胆气极粗,面对着百万沙场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场景,也能上也不眨一下。像宋后这般疯临死的妄语,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可是不知为何鬼使神差似地,在他的心中,却是老把宋后的话和许王的死亡这两件事不由自主地连在一起想。烛影斧声,本是他生平最大的一桩心事;为帝王者,子嗣储位更是他最关心的一件事。
当这两年事纠缠在一起,不断地拷问着他的内心,他终于下令叫王继恩去查这件事。他究竟要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个问题连他自己也不敢地多想。
但是王继恩却不能不想。不管查出的是什么答案,许王的死亡,必须要有答案,而不能成为一桩悬疑。先前王太医那“积劳成疾”的话,若无皇帝内心的不安感,于死者生者,固然都是皆大欢喜的答案。然而许王的死,若无能够为此而承担起责任来,而只能归疚于上天命运的话。那么?天谴谁?天谴皇帝吗?
这是万万不能报上去的答案!
况且王继恩对此一说,也心中存疑,许王年富力强,诸皇子又都是习武之,又不是文弱书生,处理此案版事务,如何就积劳成疾了?
常太医院也是每月请平安脉,真有疾病,也不会如此
发而亡呀!
王继恩这边叫了拿了王太医等一当
为许王诊脉的太医,这边秘密地查许王所辖的开封府等各下属部门,另外则派了些
暗暗地潜
许王府和许王妃之兄李允正的府中,结
些下
套话。
不料想,这一查之下,竟是每都有新的
况报上,件件令
心惊,到最后,连那楚王府大火那夜许王放飞手中的海东青,楚王府的旧部与许王府幕僚们的明争暗
,许王幕僚们的秘密商议,许王府后园的丫环尸体,张良娣所经常去的西佛寺的污秽……背后做小动作的
,一直追查到各家皇子、宰相大臣们都扯了进去,还包括废死的太祖诸子德昭德芳及皇弟廷美等
的余党踪迹。
到了最后王继恩已经怕了,他查得太细,挖得太,这世上任何事
你只要
挖下去,这朝廷官场竟是没有
不牵涉到的。他掀开了一个盖子想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却发现里面是无底的黑
。他现在努力地,不再是如何挖掘这个黑
有多
,而是急着要把这盖子盖回去。一床锦被掩过,大家平安无事。
那么,死一个张良娣,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更何况,这子本也有取死之道。
然而天威之不可测,还在他将许王的死,都尽数推在张良娣身上之后。皇帝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报告,气得浑身颤抖,一怒之下,便下了“停册皇太子礼,其丧葬不得从亲王礼,以一品卤簿葬。其左右皆决杖停免”的旨意。
不敢看皇帝盛怒的脸,王继恩只得唯唯应声退下,浑身已经冷汗湿透了。他报上去的只有张氏的罪名,皇帝听到的仿佛也只是张氏的罪名,然而这样的旨意下来,却分明不单是针对着张氏一个的罪过。他没有报上去的,皇帝所真正为之发怒的,正是那两心照不宣的那些隐事呀!
许王的一页,就被这么轻轻翻过,表面上似谁也不再提起了。但实际上又怎么会是这么容易掩过的呢。
张氏的死表面上是虐杀婢,其实是王继恩查出,那婢
是许王妃的贴身侍
,看到张氏拿西佛寺的药给许王吃,就想去告诉许王妃,却被张氏发现。张氏疑心是许王妃派
监视于她,于是审讯捶楚之下,失手将那婢
打死,
掩埋在花园之中,如今尸体挖了出来,就以此罪名处死。张氏往西佛寺,也说成是安葬父母逾制。事际上皇城司再往下挖,就挖出西佛寺僧
与一些大户
眷求子的
私事
来,王继恩就
将西佛寺诸
处置,不再下挖。
然而在面上,张氏以虐杀婢被处死,甚至牵连许王身后被贬谪。于是越王妃就有些惊着了,她也不是个好脾气的
,越王府这些年来,虐杀婢
的事也有一两桩,因此回去没多久,越王妃就病了。
元侃与郭氏吃饭的时候,试探着问起此事:“四弟妹病了,你可知道为了什么。”
郭氏名熙,也就是近来两关系近了,元侃方知她的闺名,听了这话,却是为难,只得道:“想是时气不好,她看着气壮,实则体虚,应该是没什么事的。”
元侃看着郭氏端庄的脸,心底不禁叹了一气,他是习惯了平
与刘娥在一起,什么事
都会一起讨论,今
对着郭氏,竟不觉忘记了。郭氏
子与前王妃潘氏恰恰相反,潘妃骄纵任
,不谙家事,郭氏却是成熟谦和,
门不到半年,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