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天圣令 > 第16章 内忧外患

第16章 内忧外患

景德元年三月已亥,万安宫皇太后李氏病亡,赵恒上谥号为明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而此时,辽国的萧太后挟数十万兵马,已经攻数个城池,近京城。

举国震惊。

皇帝独坐在书房已经整整一天了,宰相们拿着军报十万火急,但却得不到皇帝的传召,都急得团团转了。

太阳西斜时分,刘娥轻轻地走进御书房。

赵恒白衣素服,呆呆地坐在那儿,他的面前,是摊开的一张军事地图,上面又凌地堆放着一封封的告急文书。

刘娥走上前,柔声道:“官家,该歇息了!”

赵恒怔怔地坐着,像是没听到似的,刘娥只得又唤了一声,赵恒仍是没有反应。刘娥走上前来,轻轻地握起赵恒的手:“官家,不要太伤神了!”

赵恒猛地抬起来,见了刘娥,长长地吁出一气来,神明显放松了:“唔,是你啊!”

刘娥低声道:“三郎,天快黑了,要不要传膳?”

赵恒摇了摇:“朕吃不下,叫他们撤了吧!”

刘娥柔声道:“三郎,都三天了,您都没有吃好睡好,今天我亲自下厨做的,好歹吃点吧!要不然,喝羹汤也好啊!”

赵恒微微点了点,随侍在旁边的雷允恭忙上前,送上一盅心炖了一天的羊羹,里面放了灵芝等各种滋补的药物。

赵恒喝了几,便推开了。刘娥服侍他洗漱之后,雷允恭等退下,这才奉上灵芝茶。

赵恒方坐定,张怀德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捧上一大叠奏表,轻声道:“官家,文武百官们,还跪在宫门外请旨呢?”

刘娥眼看着赵恒眉皱起,连忙道:“你让他们先回去吧!官家已经歇了,有事明再奏!”

张怀德暗吁了一气,他知道赵恒的心极坏,这时候回事实在是讨骂,可是事关军国大事,他更不敢不报给赵恒。这会儿是乘了刘德妃在里,有个缓冲余地,这才敢进来回话。此时听了德妃的吩咐,连忙应了一声,退出去了。

赵恒轻叹一声:“罢了,明还不是一样!”他低低地冷笑一声,不知道嘲笑别,还是在嘲笑自己:“朕拿什么去见他们?强敌压阵,近汴京,国家危在旦夕,朕何尝不比他们更刺心。是战是和是走?文武百官各执一辞,着朕要作出决定来。战,怎么战,拿什么去战?和,哪里有和的路?走,又能够往哪里走?朕怎么决定,怎么决定怕都是错的。这一个决定,关乎着天下百姓,大宋万年基业,社稷安危。一字说错,一步走错,何以对天下、何以对祖宗、何以对后世?”

刘娥心中亦是惶惑不安,相识至今,从未见赵恒如今这般地将近崩溃的乏力。当宫中变故,有脉络可寻,有可测。可是这军国大事临到面前,一举一动关乎天下安危之时,竟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不战,辽国兵马步步近,战,如果败了,怎么办?

大宋原是自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中建立,直到天下一统,至今不过几十年,五代余风犹在,天下对于朝庭的信心,还未稳定。后梁传了二帝,后唐传了四帝,后晋传了二帝,后汉传了二帝,后周传了三帝。大宋立国,至今才不过是第三位皇帝。虽然太祖太宗灭国无数,域内无可战之敌。可后周世宗柴宗的战功亦是不弱,可也不过就一战失利,英年早亡,最终失了江山。

赵恒看着军事地图,当年太宗皇帝以开创天下的雄才大略,数十年筹备,两次征辽,都落得大败而归,含恨而亡。而就在雍熙之战以后,大宋已经失去了北伐的力量。如今天下承平久,那些当年随着太祖太宗征伐天下的老军,都已经不在了。又有谁能再找找这一战呢?

如今辽军临近澶州,直京城。战事节节失利,凭着现有的军心士气,如何与辽军一战啊!一旦败战,辽军就可直抵京城,输掉的何止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江山社稷啊!一旦京城失守,则天下立刻又会陷五代十国的大战中去。

刘娥再聪明再能,也只是一个宫闱子,什么是辽,什么是军队都没有见过,何论战争?

赵恒却是亲眼见过的,那是他初登基的时候,咸平三年。

当时正逢上辽军骚扰边关,于是年轻气盛的赵恒,对着满朝文武百臣立下宣言:若是辽军敢来侵犯,他将亲自披挂,上阵杀敌。咸平二年的十二月,他冒着寒风大雪亲自北巡,直抵边关。在他巡边时,边关将士为皇帝亲自巡视所激动,与辽展开了数番大战。站在大名府的城墙,他亲眼见宋辽战场上的况,虽然这几场战事,大部份以宋军的胜利而结束,却也是因宋军数胜过辽军的缘故。他是亲眼见到了辽军马战之骠悍凶猛,切的感觉到对辽的作战,并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中地那样单凭血勇之气就可以得到胜利。

他低低地说:“小娥,朕并不是畏战,朕也并不惧死!”

刘娥点:“是,我知道。”

赵恒又道:“朕能广纳言,但朕也知道,朕容易被别的言语影响。”

刘娥点点,她明白他的感觉,就是因为他自知容易被的言语影响,所以他才会这一整天把自己关起来。臣子们可以凭着自己的思路大胆发言,但他却不能轻易早率决断。在他自己没有思路之前,他不想受任何影响。但是文武大臣们不会懂,他们只想要皇帝立刻见他们,立刻作决断。

她轻轻抚着赵恒的背,赵恒的声音有些凌,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候在说什么,他只是想倾诉:“朕不知道……朕如今心如麻。为什么每次朕都要面对这样的事。想当年,四郎和三郎先后出事,却又遇王继恩的宫。如今五郎和二郎又……小娥,是朕德薄不堪为帝吗,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我?”

分离,子嗣断绝,又要面临江山社稷的危亡。他也是个啊,他不是神,他只觉得自己要被疯了。

这样的决择,叫他如何下?如今兵临城下,无非就是两个选择,一是战,一是走。他若走了,是弃百姓。可他若要留下,又怕是与社稷偕亡。

他说:“是不是当年太后与王继恩的选择才是对的,这江山本应该大皇兄来坐。这江山本应该由一个沙场征战过的宿将来坐,而朕,生于王府,长于宫闱,没上过战场。如今大军压境,朕竟不知道如何应对。早知有今,雍熙北伐时,朕就应该跟着上战场。”

他说:“自唐末以来,梁、唐、晋、汉、周,没有一个王朝能过三世,难道说,这大宋江山,要亡在朕的手中?朕不畏死,朕畏的是成了江山社稷的罪!”

刘娥也无法回答,当年雍熙北伐的时候,他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况且当年一战,大宋折损兵力巨大,他是否能够活着回来,也是未知。谁也不知道,大宋立国能够多久,会不会步梁、唐、晋、汉、周的后尘。接下来的战应该如何打,在这历史的十字路,只有他才是唯一做决择的,任何都无法代替,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安慰:“不会的,官家,不会的,大宋得天命、应心,你不要多想。”这时候她真恨自己只是个后宫,若她是个男,替他沙场征战也罢,替他折冲樽俎,总好过只能在这里,徒劳地安慰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他说:“有时候朕宁可一死了之,可朕无权让大宋江山亡在朕的手中!”

他说:“朕会成为唐明皇李隆基,还是成为晋元帝司马睿,或者就此亡了江山?”

刘娥想到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