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劲力发出之后,快则快矣,却不会转弯,就好似出去的子弹,只能沿着一条直线前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如若能又快又能转弯,岂不是妙哉!
刘官玉自是知道自己的劲力运转和落点发力的速度快是很快了,却缺少了力量上的变化,方向上的变化,如遇绝顶高手,只需要避开发力方向,就可以进行反击。
这种瞻前不顾后,发出去不管的快力,还是颇有隐患存在的。
他隐约的觉得,这砍柴的过程,很可能就是他发力趋于完美的过程。
这砍柴的过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奥妙呢?
“发力方向!”
刘官玉似乎抓住了一点什么。
把铁木砍倒的过程和把铁木分段的过程中,发力方向都有微妙变化。
在砍倒的过程中,还包含砍、震、砍括三个小过程,每个小过程中,发力方向是朝前的;在把铁木分段的过程中,也包含砍、抬、砍括三个小过程,发力方向是向下、向上、再向下的,在第二个小过程中,发力的方向产生了变化。
这两个过程有何联系呢?
为什么铁木砍倒后就没有反震之力了呢?
宗门如此设置铁木的特,有何
意呢?
刘官玉相信,宗门布置的任务肯定是能够顺利完成的,完不成或者很难完成,只能是因为没有掌握砍柴之中暗含的窍门,而这个窍门,必定是个隐而不宣的奥秘!
到底是什么呢?
刘官玉苦思冥想。
提高砍柴效率的关键是落点要准,频率要快。现在落点的问题已解决了,那就让频率快起来!
如果能把三个小过程合成为一个过程,再施展一力三用之术,就能大大缩短时间,提高频率。
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刘官玉决定从真气运行方式和内劲发的方式
手,找出其中的联系。
以无极桩站好,默运心法,真气小蛇由丹田经督脉,再到足少阳胆经,到达脚掌涌泉,然后向下猛然一点
,一
向下的劲力迸发而出!
再次意念一动,真气小蛇向下点,又一
向下的劲力
发而出。
再向其它方向点,发力方向都与真气小蛇的点
方向一致。
如此几次,皆是如此!
刘官玉这才明白,自己发力方向竟然是由真气小蛇的部来控制!
心中不由大喜,似乎已触摸到一个巨大的宝藏!
抑制住内心的喜悦,意念引动,真气小蛇部连续快速点了两下,右腿闪电般向前踢出,两重内劲如
水一般,一波未过,一波又至。
一力二用之术原来是这样!
刘官玉只觉得被莫大的喜悦充满,欣喜若狂。
又试了几次,皆是可以气随意走,力从气发!
几次之后,真气小蛇已瘦了一大圈,看来这种一力二用之术很是耗费真气。
但此时刘官玉高兴至极,根本停不下来!
再试试一力三用之术!
意念一动,真气小蛇的部连续点了三次,但第三闪点
的动作远不如前两次有力。刘官玉的右腿闪电般向前踢出,内劲蜂涌而出,如
一般,一
,二
,三
,一
未尽,下一
又至!
涌泉内的真气小蛇已变得非常细小,丹田内的紫色雾气也变得非常淡,若有若无,一种极度虚弱的感觉传出。
刘官玉不敢再试,急忙盘坐在地,运转周天大衍诀,真气小蛇回到丹田蕴养。
意守,意游五极!
很快,丹田内容紫色雾气变浓,真气小蛇的身躯也以眼可见的速度变大,充实活泼的感觉再次传来。
细细思量,刘官玉总结出一个规律:
真气小蛇的部动作表示将发出的是刚力,力道的方向与真气小蛇
部点动的方向一致,而
部点动几次,就代表一力几用!
腿部是这样,手臂上也一样吗?
刘官玉决定再看看手上的动作与真气小蛇间的联系。
伸手握住天,意念一动,只见丹田内真气小蛇身躯一抖,便有无数真气丝从身躯上迸
而出,跑出丹田,沿督脉升到
部,再从手臂上的经膜、肌
和血管中穿行而过,最后到达手掌劳宫
。
在劳宫内,无数真气丝又合为一体,形成一条小了一个型号的真气小蛇。
然后,真气小蛇部猛然一抬,双手立时劲力
发,
天被拿到了半空,真气小蛇的
部再向前一点,一
朝前的劲力自掌心蜂涌而出,
天猛然朝前挥去,蛇
部向后一点,又是一
向后的劲力涌出,
天便向后挥起。
一力一用与腿部动作相同!
一力二用呢?
刘官玉在铁木树前弓步站定,意念中,蛇
部向前猛点两下,劲力传出,
天带着
空之声砍在了树
上,呯然巨响中,狂猛的反震之力汹涌而来,但刘官玉第二层向前的劲力也立时
发,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道顿时撞到一起,反震之力被抵消大半,砍天仍被反弹而起,力量却比原来小了大半。
真气小蛇部再向前点了两下,又发两道劲力,
天的运行轨迹立时改变,由向后改为向前,猛然砍在了树
上!
但因为距离不够,蓄势不足,砍在树上的力道竟比第一次小,传来的反震之力也小了一些,被第二道力抵消得所剩无几,
天只是被被略微弹起,便再无反震之力。
反复几次,皆是如此。这一力二用之术,也与腿部动作相似。
刘官玉思索一番,心念一动,真气小蛇部连点三次,第三次点
依然没有前两次有力。
劲力发出,天猛砍在树
上,反震之力传来,被第二道和第三道内劲化解得一
二净,
天只被反弹起些微的距离,便又向前砍在了树
上,声势却小了许多。
又是连续几次。
一阵衰弱之感传来!似乎这一力三用之术极耗真气!
刘官玉只能停下来修炼,真气再度充盈。
站起身来,挥动天,继续实践。
掌握了一力三用之术,砍柴的进度明显加快许多,只不过真气消耗也是越快。
不知不觉中,又一株铁木被砍倒在地。
刘官玉咧嘴一笑,刚刚摸着一点发力门道,哪肯就此罢休,挥动天,砍起第三株铁木来。
猛砍,力竭,修炼,再砍!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一力三用之术越来越熟练,连续发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捷,发力的时机也掌握得越来越准!
美中不足的是,劲力大小还缺少变化!
于是,刘官玉尝试着在发力大小上加以调整变化。
实践,再实践!
不知道多少次后,刘官玉终于总结出砍柴时力度变化的规律。
第一道力可以用十成劲力,第二道化解反震的劲力,最好用六成,让天反弹一段距离后再向前砍,效果更佳!第三道力,也可以用十成劲力,只是一力三用之时,也许是因为真气不足,想用十成,亦是不能。
除非是单发一道劲力!
单发一道劲力,整个小过程的速度却是慢上几分。
当第三株铁木被砍断时,一力三用已是比较熟练。
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