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易谋天下 > 第十七章 扶弱抗强

第十七章 扶弱抗强

无咎站起身,一个默默地走到院外,他在思考接下来的对策。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眼下的局势比想象的要复杂且恶劣的多,几年前他曾跟随道子下山,花了三年多时间把整个中土大地的山川河流、关隘要塞等考察了个遍。当时考察的时候,道子曾跟他说过将来有一天要让他下山从政,用尽余生奋力一搏,去实现易家安定天下的理想。

当时的无咎感责任重大,考察时特别认真。由于道子并未明说要让他去哪个国家,因此,不仅仅是中原这几个大国,连东南扬国、西南梁国、东北幽国都去了,甚至还去了山附近的胡原。

只是道子并没说赵阳复国的事,自然他也就未过多关注豫国的局势。况且,那时随国和淮南国都还在,新野与邓县还都在豫国手中。今听雁鸿飞这么一说,让他的心沉重不已。

之所以沉重,不只是因为复国的难度实在太大,还有复国后如何应对外敌的问题。现在豫国与冀、荆两大国都结了盟,先不说复国成功与否的问题,即便侥幸获得一时的成功,那在这两个大国的涉下,很容易被豫诸旧党反扑,一旦反扑成功那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再进一步说,假设他们没有反扑成功,那冀国、荆国、徐国、青国等周边大国说不定也会利用内侵豫国。到时候即便不被灭国,也会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届时,他与赵阳面临的形势只会比复国还要严峻的多。若真是如此,安定天下又从何谈起?

无咎此时才发现,他所面临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既然已经答应赵阳和师父,就决不能退缩,再难也要继续往前走。

一阵思虑后,无咎逐渐捋清了思绪。

眼下若要复国成功,就必须要想办法坏掉豫国与冀国和荆国的同盟关系。同时,还不能激怒两国,否则无论哪一国涉,复国的目的都不可能成功。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把握好分寸外,还要对外寻找能牵制这两国的盟友,最大可能地降低这两国的预。

在诸多大国中,雍国(陕西一带)和扬国(浙江一带)是可以争取的对象。这两国,雍国与冀国一直是死敌,为了争夺河西之地,两国打了上百年。扬国则与荆国和徐国都打过仗,眼下还处于这两国的包围之中,处境也颇为不利。这两个国家过去都是豫国的盟国,只是因为洛城侯叛后与这两个国家先后恶。若赵阳做了豫诸,相信是可以重新挽回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的。

另外两个就是青国(山东一带)和兖国(黄河以北的河南和山东部分)。这两个国家在遭遇灭顶之灾时,豫国都出了很大的力,尤其是青国的现任丞相周季还是道子的师兄,无咎的师伯。不说让青国站在赵阳这一边,只要它在关键时刻不落井下石就可以了。若是能牵制下徐国(淮河以南的安徽和江苏部分),那当然是上策,毕竟这两国也是长达上百年的宿敌。

再说到兖国,虽然南北两面都被冀国包围,但由于兖召王十多年的励图治打下了厚的基础,眼下国力依然是在河北三国中最强的。只是,它现在面临冀国和青国的两面夹击,只能自保,帮不上太大忙。不过,若运作的好,牵制一下冀国还是可以的。

外部形势分析完,下来就是豫国内部了。若豫国朝堂铁板一块,那无论如何努力恐怕都是徒劳的。像洛城侯那样利用陕国为诱饵,联合冀国如此掩耳目地发动叛成功上位怕是再无第二家了。

好的一点是,无论哪个国家的朝堂,在面对权力的诱惑时,不可能没有争斗。有了争斗,就能制造混。有了混,就有了可乘之机。

无咎捋清了思路,返回到密室。

“师叔,我们在豫国朝堂可有谍士?”

雁鸿飞摇了摇,“我们的谍士要潜各国朝堂难度太大,最多也就是在一些高官府里做门或者在一些王公贵族里面做养士。不过,朝堂里的很多事也不是都要通过谍士才能获取,倘若不是机密,多数都可以打探出来。你想知道那些?”

“我想知道豫国朝堂现在是什么形势,这豫诸可立过太子?有其他公子争夺王位的吗?朝臣们都支持谁?”

“这些其实都算不上机密,你来之前我都打问清楚了。豫诸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豫彪,二十五岁。二儿子豫喜,十七岁。三子豫嘉年龄最小,才不过十三岁。豫彪为长子,亦是嫡出,按说他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才是。可是豫诸却迟迟未封他为太子,这太子之位至今仍在空缺。”

“那是为何?”

“自是另有所图了。豫诸原是洛城郡郡守,正妻为原豫国司空王昱的儿,生大儿子豫彪。后娶一妾,乃是原陕国上将军钟离之,育一男一。长名叫涟兮,嫁冀王为妃。儿子豫喜,前往冀国为质。豫诸登上王位后,又娶荆国公主,生三子豫嘉,次南子。众妻室中,自然荆国公主身份最为尊贵,亦最受宠。但王后仍在位,只能封其为贵妃。许是为弥补这位贵妃吧,加上荆国的支持,豫诸有意立豫嘉为太子。”

“咦?有意思了啊。”南宫剑了一句。

“连你也看出有意思了?”归若南在一旁揶揄道。

“这我能看不出?真以为我是一介武夫啊?”

“那朝堂上是否也分为两派了?”无咎不管他们,继续问道。

“没错。豫彪为保太子之位不失娶了丞相孙齐之,所以得到了丞相和王家的大力支持。但是豫彪这,跟他爷爷洛城侯很像,做事心狠手辣,得罪了不少。前些年冀国派使臣来豫国,态度傲慢了些,不知怎么得罪了他,他直接就把家使臣给杀了。豫诸为息事宁,将宠涟兮嫁给了冀王,且让丞相孙齐亲自去冀国道歉,又赔了一些钱财总算不了了之了。次年,豫喜为避免豫彪和豫嘉争夺太子之位殃及自身,主动前往冀国为质子。”

“这么说来,倘若豫彪做了豫诸,豫国怕是要连年发动战争了。”

“怕是难以避免。他对豫诸的诸多作为颇为不满,不只是因为太子之位的问题,亦是觉得豫诸太过软弱。尤其是当初徐国吞并淮南国时,豫彪极力主张出兵预,豫诸最后却选择了退让,这让他十分恼火。估计是因为这次他杀了冀国使臣惹下大祸,豫诸才下定决心扶三公子豫嘉上位。”

“那支持豫嘉的都有哪些?”

“凡是被豫彪得罪的都拥护豫嘉,领是亚卿成臻。成臻是洛城侯的谋士,豫诸的心腹重臣。当年就是他出面说服陕军投降的,可以说劳苦功高。但由于出身较低,豫彪对他态度傲慢,导致他最终站到了豫嘉的一边。相比豫彪,得益于公主的言传身教,豫嘉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得到了诸多文官的拥护。加上荆国的大力支持和豫诸的格外照顾,豫嘉的胜算也颇为不小。”

“王家的势力怎么样?”

“很厉害,王后的哥哥王文继承了父业,做了司空,儿子王仁为洛城郡郡守。王后的弟弟王武,做了上将军,儿子王义是护卫王宫的卫尉。就是因为他这一家把控要职,再加上丞相孙齐的支持,豫诸才投鼠忌器,迟迟不敢立豫嘉为太子。”

“那这样说来,豫嘉这边实力还是差不少,我想他们更需要帮手。”

“你的意思是要帮豫嘉?”

“没错,他们实力差,需要,且豫嘉年龄小,明事理,相对也好管控些。更重要的是,咱们如果站在豫嘉这边,两边势均力敌之下,争斗的才更加激烈。”

雁鸿飞点了点,“你分析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