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易谋天下 > 第四十三章 一打一拉

第四十三章 一打一拉

杜隆看到雍王未经跟群臣商议,便这么匆忙地下了决定,终于还是站起了身。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王,这无论是功伐北方三国还是修千里直道,都是国之大事。臣以为应当在朝堂上经众臣商议后,再行定夺。”

“不必了,就那些朝臣们,加起来都抵不上金使一。若是他们有治国良策,我雍国何以沦落到要迁都避祸的境地?”雍王从内心来说还是不希望迁都。

杜隆慌忙站起身,跪倒在地,“臣食大王之禄,却不能为大王分忧,惭愧之极啊,请大王责罚。”

“丞相起来吧,寡不是怪你,只怪我雍国没有扭转乾坤之大才。”

“谢大王。”杜隆红着脸站起身。

雍王转向无咎,“那豫诸真是有眼无珠,金使如此大才,居然就封个上大夫。金使来我雍国可否?寡封你为上卿,赐洛水郡为你的封地。”

无咎躬身拜道:“外臣谢雍王厚,只是师父之命不敢违。且豫国安稳事关天下安危,外臣不敢以一己之私利置天下公义于不顾,望雍王海涵。”

雍王叹了一气,“唉,说来说去还是你们易家看不上我们雍国啊。”

“雍王息怒,我易家绝无此念想。雍王可还记得,我易家先道子易坎在宪王时期曾帮助雍国开阡陌,兴水利,为雍国新增万亩良田。邬起率兵攻至泾水时,亦是我易坎道子出面,说服邬起罢兵。”

“嗯,是寡轻率了,金使勿怪。只是寡求贤若渴,尤其是像你这样的大才,我雍国实在是太缺乏了。若非你的一番谋划,寡真的是不知道我雍国今后该何去何从。金使如若不愿来我雍国担任上卿,那做我雍国的客卿可好?若我雍国有事,寡也可向你请教。”

“这......”无咎已经注意到杜隆的脸色很不好看,雍王的话可谓句句扎在他的心上。

公子坚见状,连忙起身劝道:“金使就不必推辞了,要对付冀国这个虎狼之国,还要依仗金使出谋划策。况且有了这个身份,也更有利于协调雍豫两国关系,甚至是以后的四国联盟。”无咎今算是帮了他的大忙,这次主战派彻底打败了主和派,再不用担心割让河西之地和迁都了。所以,公子坚要拉拢无咎,好为他所用。

公子坚的一番话提醒了无咎,的确,有了这个身份将更有利于协调好两国联盟的关系,甚至说对今后的赵阳复国亦是大有裨益。

“那外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雍王厚恩。”

“好!宫正,传旨,赐客卿府邸一座,赏千金。”雍王出手甚是阔绰。

“老遵旨。”

“臣尚未为雍国立尺寸之功,大王封臣客卿之位已是天大恩赐,这府邸与千金臣实在承受不起,还望大王收回这些赏赐。”

“客卿此言差矣,功伐康国,将豫国两座城邑送我雍国,本就是大功。更何况客卿还为我们献上这大迂回战略,扭转我河西不利态势,更是大功中的大功。这区区一座府邸和钱货又算的了什么?望客卿勿再推辞。”

看此形是推辞不了了,既然莫名其妙成了家的臣子,就要行臣子之礼跪拜谢恩。“臣,谢大王厚恩。”

“客卿快快请起。”

“谢大王!”

“今议事就到此为止吧,客卿,中午陪寡吃个饭可好?”

“臣遵旨!”

雍王带着无咎来到一片园林,两在一个凉亭坐下。

“你们都退下吧,我跟客卿说说话。”

跪拜离去。

“客卿,寡有一事一直拿不定主意,想请客卿帮忙分析下。”

“大王请讲。”

“寡眼下年事已高,自知要早立太子才是。寡有三个儿子,三子太小,最适合继承大位的是长子雍坚,次子雍籍。可是究竟该立谁,寡迟迟下不了决心。雍坚是长子,可是又是庶出。按说雍籍是嫡出,该立他才是,可这孩子不如雍坚刚强威猛,怕他将来扛不住冀国。另外,”雍王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寡也怕雍坚上位后对其他公子不利,尤其是对雍籍。依客卿之见,寡该立谁才好?”

“臣惶恐,太子之位岂是臣能评论的。况且臣昨才来雍国,对雍国之事一无所知,臣不敢妄自非议。”

“客卿不必多虑,寡既然把你单独留下,自是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就是因为你对雍国不熟,没有利益纠葛,寡才更愿意听听你的看法。再说,你的智慧寡已经见识过了,整个雍国朝臣加起来都比不上你。所以,客卿不要顾虑,但说无妨。”

“大王既然如此坚持,那臣就斗胆说一二。臣以为,无论立谁为太子,都要从眼下雍国的实际形势着眼。就雍国来说,大王认为是生存重要还是扩张重要?”

“自然是生存了。”

“没错,虽然臣建议大王吞并北方三国,但目的并不是为了扩张雍国领土,而是为了有足够的反制手段不被冀国打败。如若不然,那冀国一旦掉向西,雍国怕是毫无招架之力。既然雍国的目的是生存,大王认为面对冀国这个强大的对手,是防守好,还是进攻好?”

“自然是防守好。”

“对,眼下的冀国是个庞然大物,冀王雄才大略,能臣武将遍布朝野,能不招惹还是尽量不要去招惹。那在大王看来,两位公子哪个更偏向于防守?”

“雍坚过于刚强,一心想夺回河西打到冀国的河东去,显然不适合防守。不过,这雍籍虽然适合防守,可格太过软弱。他和丞相一直建议要迁都,把河西之地送给冀国。寡怕这雍国在他手里,土地都要丢完了。”

“过于刚强不行,过于软弱自然也不可,他们两要是中和一下就好了。”

“可不是嘛,寡也一直这样想,他们兄弟俩格怎么就那么极端。”雍王无可奈何地说道。

“臣以为,大王可考察两位公子,看他们谁能向另一方转变一些。比如,公子坚能否再收敛一些,不要太过激进。公子籍再刚强一些,不要太过柔弱,看谁能更接近那个刚柔的平衡点。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柔弱的时候柔弱。刚柔并济,收放自如,这才是治国之大道。”

无咎的话让雍王茅塞顿开,“如此说来,还是雍籍更适合一些。雍坚的格,锋芒毕露,哪里懂得收敛?这雍籍虽说看起来软弱,可我总觉得他骨子里有劲在憋着。你看他今居然也不主张迁都了,还主动请缨去领军打仗,这让寡颇感意外啊。”

“或许公子籍这不叫软弱,叫隐忍。时机不成熟就守拙求稳,时机一旦成熟就雷霆出击。”

雍王眼前一亮,“没错,就是你讲的隐忍。这么一说,看来还是雍籍更适合做太子,刚柔并济,收放自如。说实话,寡不是没想过让他做太子。可寡担心百年以后,若是他上位雍坚怕是会不服。一旦兄弟相残,冀国再趁此机会出兵,那我雍国岂不将遭遇灭顶之灾?”

“大王若是有此担心,臣以为有两个应对之策。其一,让公子坚做太子,哪怕被冀国战败迁都,总是比兄弟相残让冀国趁虚而灭国的好。大王若担心公子坚加害公子籍,可将公子籍提前封至陇西或者河套,不要给他兵权。没了威胁,公子坚自然也没有加害他的必要了。”无咎这么说是想以退为进。

“这倒是个办法,其二呢?”

“其二就是逐渐削弱公子坚的实力,同时再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