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木匠家的儿
冯铭文跟陶桃几杯酒下肚,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冯铭文的父亲,是一个四品官员,他的嫡亲大哥也年纪轻轻就考上了探花,当了一个五品的官员。
而十七岁的冯铭文,也和陶桃的大舅家儿子表哥曹文堂是同窗,他们常常在一起玩。
冯铭文是一个格直爽想法简单的
,他仰慕能够习武之
,但是他的父亲要他读书考功名,希望他做一个文官,更有一个哥哥给他做榜样,家里父亲母亲,哥哥都随时在提醒他,要勤苦攻读,努力上进,考取功名。
可是冯铭文对读书识字却没有多大兴趣,倒是喜欢吃喝玩乐,舞枪弄,在他父亲眼里就是不务正业。
他早听说同窗好友曹文堂的表弟陶子成是一个武功厉害的,一直有心认识一下,无奈,听曹文堂说,陶子成随姑母回京以后,一直忙于买家仆,购店铺,做生意等各种事务,尤其对家里几位妹妹也是尽心尽力的教导,严厉的程度不亚于先生,被曹家和陶家都堪称为长子楷模。
冯铭文一听说陶子成是一个家里家外一把好手的长子楷模,顿时对他消减了大半的兴趣。
他在家里就天天听父母亲和哥哥耳提面命的训导,在学堂里被先生训导,出来两个朋友,只想
几个轻松有趣的
。
那种楷模式的,他可见得多了,无论做什么,都中规中矩,很是刻板,从不行差踏错,甚是无趣得很。
没想到今偶然相遇,发现他不仅长得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还机智灵敏,为了买一个苦命的小童,巧妙的从他手里把那个小孩争抢了过去,还少花了许多银子。
喝起酒来,也随豪爽,说话更是趣妙横生,很是令冯铭文惊喜不已。
冯铭文道:“子成兄,为何要跟我争抢一个小家仆?是不是家里的下不够用?或者用得不顺手?我把我家里伺候我的送两位给你,绝对机灵好使。”
陶桃道:“我家里不缺下,在京城就是有这点方便之处,只要有钱,不管买什么,都有好的尽管让你挑,刚才那个小童,开始的时候,是同
他的遭遇,想着家里多一个少一个下
都行,但是于他而言,却是帮助了他,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个小孩挺可
的,尽管因为你的搅合,让我抬高了十倍的价,但是也值了。”
“可?哈哈哈……陶兄的新名词真多,不过我喜欢。”
在冯铭文面前,陶桃也非常放松,说起话来也随,不再像在其他
面前一样说得文绉绉的。
所以,许多现代名词一个个的从陶瓷嘴里蹦了出来,引得冯铭文又惊喜又兴奋,总算是找到一个别具一格的,一个特别有趣的
,冯铭文就像是捡到宝了一样稀罕。
陶桃跟冯铭文喝得大醉才归。
陶桃回家以后就躺下了。
次一早醒过来,洗漱之后,照顾她的一个贴身丫鬟柳丝来报:“大少爷,门房说,粮店大掌柜派
送来了一个小童,说是昨天大少爷买回来的,不知道是要安排在店铺里做活计,还是要安排在家里。”
陶桃这才想起来,他昨天好像是买了一个小童。
陶桃揉了揉太阳,“让那位小童进来见我。”
柳丝应声出去。
不一会儿,柳丝就带着昨天下午在街上碰到的那个小童来面见陶桃。
小童挺有眼色的,一见到陶桃,就跪下来磕。
“谢谢大少爷帮我葬了娘亲。”
“你娘亲的后事,他们有没有办妥?你可满意。”
“谢谢大少爷,我母亲一辈子辛苦劳作,临了,最终能够穿上寿衣,有一副棺木陪着土,也算是善终了。”
陶桃看着跪在面前,面黄肌瘦身体单薄的孩子,心里涌上一酸涩。
这个时代的,特别是这繁华的京都,贫富差距大得令
怀疑
生。
权在这里也只是一个可笑的词。
“你起来说话吧!以后在我身边,不要动不动就跪。”
“是,大少爷!”
“几岁了?”
“十一岁。”
陶桃看着这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看上去不过八九岁的样子,比实际年龄小多了。
“你父亲呢?”
“我父亲三年前没的,他去采石场做工,被石砸死了。”
“那这三年来,你和你母亲怎么生活?”
“我母亲靠给洗衣服来养活我们母子。”
“你母亲怎么没的?”
“因为生病没的,开始的时候不太严重,但是为了糊,她不能不休息,依然天天帮
洗衣服,后来在洗衣服的时候晕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在床上躺了三天,也没有钱抓药,所以……”
小孩说着,眼里泪花闪烁。
他用脏兮兮的袖子擦了擦眼泪。
陶桃暗自叹了一气。
“你叫什么名字?”
“小安子!”
按照惯例,一般被卖为仆的,是没有自己的姓氏和名字的,主
想让他叫什么名字他就叫什么名字。
一个仆,他的命运和名字一样,也是完全掌握在主
的一念之间。
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陶桃突发奇想,她要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
“小安子,你的名字暂时不变,以后就叫小安子,我问你,如果让你选择,你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
小安子一脸茫然的看着陶桃,不知道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假如,假如你的爹娘还在世,你们的家境还不错,你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
?”
小安子想了想。
“小安子想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让我的爹爹和母亲衣食无忧。”
“你上过学堂吗?”
“上过,在我爹爹还在世的时候,我上过半年的学堂。”
“上了半年的学堂,那自然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他点点。
陶桃命他写几个字看看。
柳丝很快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小安子伸出爪般的小手,握住笔,竟然写下了诗经里面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