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的九零年代 > 第三章 五年前砍柴,现在还是砍柴?

第三章 五年前砍柴,现在还是砍柴?

结婚三大件至少要500块。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媒的钱至少要50元。

摆酒是男家一桌、家一桌、亲戚朋友一桌。一桌30元,就是90元。

方家的礼金500元。给方买衣服鞋子50元。

总共需要1190。

现在手上左算右算,也就89元5角6分,有零有整,就这,还存了半年了。

杨志心里叹气。现在已经放寒假了,他不需要为第二天的科目备课,所以就在那里算钱。

其实上课也没什么,他只是个代课老师,什么科目缺就去上什么课。所以这三年下来,他上过体育、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堪称万金油。

乡下地方,学生能认字就了不起了。学生每天更重要的任务是赶紧下课了回去农活、照顾弟弟妹妹。就连老师,很多也是前脚在地里秧,后脚就进课室上课。

每个学期到了春忙秋收的时候,还特地会放两个星期的假。给学生放,也是给老师放,好让大家去地里农活。

不仅乡下地方是这样,全国基本都这样,可想而知这老师的地位。而老师的收低也就更显然了。

作为代课老师的杨志,工资更低。

他的学历只是中专。当然,其实中专也很不错了,因为实际上初中那几年正是各种停课搞活动的时期,学生更多的是在学校外搞各种活动,而不是在课堂内学知识。所以他只能考上中专。

因为从小就一直被大哥杨军比下去,他本来想在考学上能胜过大哥,结果还是比不过。同样考到县城去读书,大哥读的是师范学校,他读的是中专。不过巧妙的是,大哥没当上老师,反而是他当上了。

杨志也知道自己处处不如大哥,想着勤能补拙,倒也静下心来好好的自学了大专的课程,利用寒假暑假再到县城的学校上课考试,前不久才完成函授的成大专课程。这不,一拿到文凭,他就想着哪天能当上正式老师,就好歹给自己争气一回。

解决了文凭这一大事,他才开始琢磨起自己的婚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现在琢磨来琢磨去,看来还是得有钱啊!

半年才存了89块多,结婚要1000多,那岂不是要10多个半年?岂不是要5年后才能结婚?5年,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桂阳,他儿子现在都3岁了,更别说5年后了!

杨志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又叹了气。

怎么样才能搞到钱呢?

他想起他初中毕业时,不想升学了,是校长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到家里来,直劝他一定要继续读书。

他当时哭着说:“家里实在太穷了,根本就供不起我和大哥两个一起读书。我连上学都没有鞋子穿,每天都是赤脚走路上学的。”

老师看了看他的脚,确实,一双大脚根本没有穿鞋。

小杨志又说:“再说了,我去考试,连手表都没有,根本不知道时间。”

校长听了,连忙把自己手上的手表摘下来,递给小杨志,说:“这个先给你戴着,考完试你再还我。一定要还啊,全校老师都等着我这手表看时间上课下课呢!”

因为校长的坚持和鼓励,小杨志才又继续读了书。读完书,虽然读的不是师范,但是校长又看重他,于是让他做了代课老师 。

但是代课老师的工资实在太低了。其实正式老师的工资也低,也就比杨志多十块钱。所以当年他考上中专时,老师也无能为力,在钱方面根本帮不了他。

当时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时他是上山砍柴!挑去卖!

对哦!砍柴!

杨志一骨碌爬起来,心想,这主意不错。现在是寒假,又不用上课,反正平时也要上山砍柴的,何不砍多一点去卖呢?

。第二天一大早四五点,就出发。结果去到村,居然乌泱泱的一大帮扛着担子、拿着柴刀、挂着钩绳。有些还推着板车。

想不到这么多一大早就上山砍柴割

杨志很久没有清早去了,他当了代课老师后,一般都是下午或者傍晚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拿着自己的工具,也跟上了队伍。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路也变得不难走。不过上了山,大家伙就各自开,很快就一阵风一样散落在山坳里山坡上。

杨志挑了一个看上去还算茂盛的地方,结果一脚踩下去,差点滑到山谷那边去。

原来这些地面表面看上去像是植被,实际上只是表面一层,里面松松垮垮,说不定底下是空的,踩上去,说不定就掉到山谷里去了。

唉,毕竟是当了几年老师,变得手不能抬脚不能踩了。

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让杨志的心好像抛物线一样,一下子抛到了谷底。

他的阳脸就变得更了,他默默地砍柴,很快就捆好了两大捆,每捆看上去至少一个壮年男子双手合抱都拢不过来。

“年轻小伙还是厉害呀,一捆柴顶得上我们俩捆。”

杨志听到声音,回一看,原来是邻居王大妈。再看,原来大家三三两两的都下山来了。都挑着两捆柴,到了分叉路的时候,有些沿路回家,剩下一多半竟然都是往镇上走!

杨志想不到现在这么多砍柴去卖。

四五年前,他去砍柴卖,只有好几个小伙伴。一般他们卖柴还只是为了攒点零花钱。只有杨志是为了读书。大一般都是砍柴回家去自己烧火用。

不是因为大们想不到这个点子,而是因为很少买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上山砍柴的。杨志砍的柴,也是偶尔才能卖出去。所以他攒了很久才攒够读书的钱。

现在这么多卖柴,难道是很多买吗?

想到这,杨志心慢慢好起来。对的,肯定是的,要是没买,怎么会这么多都砍柴去卖呢?一定是!

杨志不禁在心里盘算起来:一担柴以前是9毛钱,现在我这捆柴是以前的两倍还多,怎么说都要2块钱吧?一担柴2元,一天应该能砍3担,那就是6元。寒假40天,那我就可以挣240元!

想到这,杨志恨不得唱起歌来!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