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铁血小千户 > 0043 出门忘看黄历了

0043 出门忘看黄历了

康亲王原本就被温伯明怼得有点下不来台,现在可好了,又是一个小小的候补迁户,都敢当场否决他的意见,更让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于是他脸色一沉:“屯田百户、千户承袭考核,乃是国家定制,你若不参加考核,便无法继承千户之职,你就不怕吗?”

怕,萧文明当然怕了。

他怕的倒不是没了“千户”这么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职,怕的是自己在离开临海屯时候,就向姐姐萧文秀打了保票,不但要平安回来,更要顺利完成考核。

要是自己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去了,岂不是辜负了姐姐一番殷殷期盼之心了吗?

但眼下的危机更加严重,严重到不能再死守什么承诺了。

因此萧文明说道:“屯子要是没了,还要我这千户做什么?我不能参加考核,两位亲王还有这位节度使大,要是能够包涵,我自当不胜感谢;就是几位不肯通融,我也无话可说。”

“好啊!你既然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就不客气了,本王就是不肯通融,又当如何!”

康亲王这样说,已经同事理、同国家法度无关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他是要做一项忠诚测试,要让萧文明彻底服从于他,要先服从再通融,这才是康亲王想要达成的目的,想要实现的套路。

只有通过了忠诚测试的,康亲王才肯将他收帐下,成为自己的鹰犬爪牙。

然而他今天这笔账从一开始就打错了。

如果是别的军官,尤其是眼看混不出什么名堂的小军官,要是康亲王有意收留的话,他们是会上杆子的往上爬的——毕竟“朝中有好做官”,多一座靠山总是有好处的。

然而萧文明偏偏不是这样的

倒不是他不需要靠山,也不是康亲王这座靠山不够大,实在是他有些看不起康亲王这个

从一开始谋夺消灭倭寇的功劳,到后来迫温伯明,再到现在的忠诚测试,可见这个品一般,就算投在他的门下,也未必能有多大的好处。

就是有好处,那也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代价是什么,无非就是替他做一些肮脏的、见不得的事。这些事不是不可以做,但是要为自己做,不能因为别的事业,甘心弄脏了自己的双手!

因此萧文明继续坚持:“办不办这场考核是你们的事,参不参加是我的事,我就不奉陪了,告辞!”

听了这话,康亲王的眼睛都直了。

他年纪不大,从小都是养尊处优,身边的对他无不千依百顺,就连皇帝都给他留着几分面子。

没想到今原立了战功之后兴致颇高,却没想到碰到了硬茬,而且还是接连两个……

难道今天是我出门忘看黄历了吗?回去一定要好好看着,今天这张黄历上,肯定写着“宜杀敌,不宜见客”……

对于做到亲王品级的而言,银子是唾手可得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爵位是世袭罔替的,他们都可以不在乎,唯有面子是最重要不过的。

这就跟大齐朝廷本身差不多,让朝廷付一点钱可以、吃一点亏也可以,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让是要让朝廷丢了面子,那就是天大的事

因此对于萧文明的拒绝,康亲王也是毫不退步:“萧文明,你想清楚了,屯田所军官继任,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不论是遇到兵祸还是天灾,都是从未延迟过一、延迟过一次!你擅自缺考,看来这千户之职你确实不要了。”

那又怎么样?

萧文明心里冒出来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临海屯千户的职务,对于刚穿越过来的萧文明还多少有一些价值的话,那经过了今这场血战临海屯,屯子里这些子弟兵,都已经紧紧地团结到了自己周围。就算自己不是什么千户,朝廷另派一个过来,恐怕一个兵也指挥不动,一个命令也下达不了!

所以,面对康亲王的威胁,萧文明毫不害怕,刚要开,却又是毅亲王过来打个圆场:“圣也讲究‘君子有所为,有不所为’,也讲究‘从权’嘛!乍逢大事,想要回去看看,那也是之常。我看,萧文明可回去等待消息,若是考核推迟了,你再择期返回金陵便可;若是没有推迟,朝廷也自有安排。”

这几句话,毫无疑问是向着萧文明的。

萧文明也并不是那种见就怼的楞青,立即朝拱手作揖:“那就多谢老亲王关照了!”

说着,萧文明便下达命令,命令奋战了一夜的军士们这就回营去收拾铺盖、辎重,即刻返回临海屯!

毅亲王见萧文明军令明确,麾下将士行动如风,似乎在他的身影之中看到了某个的影子,便愈发喜欢起萧文明来了。

只见毅亲王上前一步,竟然出格地伸出一只苍老的手,拍了拍萧文明的肩膀,低声说道:“萧文明,眼下朝廷正是用之际,你要万事小心,万万不可自弃。你先回临海屯去也好,这边我自会关照的。还有你们临海县的县令汤光耀,似乎有几分才学,是个沉稳之,你有事可以多同他商量商量,也免得做得偏激了,反而引火上身。”

一听汤光耀这名字,萧文明禁不住眉一皱也低声回道:“王爷,这汤光耀可不是什么好啊,你可千万不能被他诓骗了。”

毅亲王听了一怔,然而他毕竟城府厚,并没有当场发作出来,只又说道:“如今这年啊,知知面不知心!我看看、你也看看、大家都看看……多看看,总不会有错的。”

正说话间,萧文明所部三百子弟兵,已在三个领的率领之下,将行李物资装置得整整齐齐,摆在几辆大车之上,极有秩序地鱼贯出了军营大门。他们一个个也都是归心似箭,急着要去看看,还在临海屯里的父老乡亲。

见了这一幕,年轻的康亲王恨得咬牙切齿:“这个萧文明,不识抬举!”

他身边的节度使吕道权也附和道:“王爷所言甚是,区区一个六品的千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是候补的,居然这样胆大妄为!太不成体统了!”

然而毅亲王却笑道:“年轻气盛嘛!我年轻的时候就跟他一样。我说康亲王,像这样有主见的才是真正的才。唯唯诺诺、点哈腰的,你这里还少吗?留着他,将来必有用处!”

毅亲王这话,就好比一瓢清冽的甘泉,将康亲王心中的怒火彻底浇熄了,让他也陷了沉思:这样的,将来必有用处,吗?

于是在萧文明的率领下,他的三百子弟兵,连同已在金陵无事可做的温伯明,离开这些金陵城下,向东往临海屯的方向出发。

看着萧文明井然有序的队伍,毅亲王又感慨道:“虽只是三百屯田兵,但能够练成这副样子,也是殊为不易了,年轻一辈之中,有这样领军本事的,怕是不多了。”

康亲王沉沉回到:“老亲王就是喜提拔年轻,可年轻之中初露锋芒,却又泯然于众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年真正能够培养出来的,也没有几个吧?”

毅亲王“嘿嘿”一笑:“不说萧文明了。康亲王今年几岁了?我记得是二十五岁吧?这回初次上阵便亲手斩杀倭寇,也算是年轻有为了。皇上要是听说宗室亲戚里出了这么一个青年才俊,想必也一样会是很开心的吧?将来定然不会泯然于众,是会做出一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