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条商路保持畅通,就能够源源不断地给萧文明供应着货物,海外的商之中,也慢慢流传出这样的消息:说是萧文明这边的货源供应充足,随时付款、随时装卸,是一个可以赚钱的好机会。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渐渐的,随着码益接近完工,赶来
易的货船也多了起来。
其中,还有不少原本是中原,流落到海外,为了赚钱活命,就开始经营一些海上贸易。对于这些同文同种的商
,萧文明还能网开一面,让他们在港
里多停两天,可以趁这段时间,将他们想要而暂时没有的货物补齐。
这一,一艘从南洋来的货船所列的货物清单,萧文明都已配齐,却还缺着二十匹蜀锦,恰巧张大户的绸缎庄里刚从四川进了一批质量上乘的锦织,萧文明便特意派
去通知他,让他在送别的货的时候注意别漏了这些东西。
消息传到的时候,张大户已然押运着货物走到了半路,也确实带着三十多匹蜀锦,消息很快传回萧文明这边,让他可以耐心等待了。
可是一等就是三天,张大户那边始终没有把货送到。
这就太奇怪了,张大户已然将从萧文明的易作为自己的一项主要业务来办,送货总是最快的,业已送到半路的蜀锦,按理说一天就该到了,就算路上遇到了些什么
况,也不应该延迟到这种程度。
难不成是遇上劫道的了?
这根本不可能。
经过东山岛那一役,萧文明将岛上的倭寇全部剿灭,又在临海县城之下,公然处决了十几个倭寇,已经是让这位临海屯的千户声名远播了。
附近的贼一听说是给萧文明送货的,全都退避三舍,少抢点钱不要紧,最关键是别跟自己的
命过不去。
而对于那些偶尔客串强盗的武林侠客,他们也大多听说萧文明和林丹枫的关系非同寻常,萧文明不能惹,但林丹枫更是万万惹不起的。
至于零星过来的倭寇,他们无论是在倭国还是在中原都听说过:萧文明心狠手辣,惹了他,非但抢不到钱,还会丢了命,倭寇也是
,又何苦为难自己呢?
既然不会遇到抢匪,并且这两天风调雨顺,也不会遇到雨洪灾,那为什么张大户会误了行程呢?
萧文明也想知道为什么?
于是他便派了行动迅速的刘辰前去打探消息。
刘辰办事得力,很快打探到了消息,并且让张大户先行一步,先给萧文明过来报信。
萧文明等了张大户这么长的时间,猛地看见他那一张倒霉的脸,就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好你个张大户,你说好了的,一天就到。连今天,我都等了三天了,怎么办事这么慢慢吞吞的?”
张大户一脸的委屈:“萧大吩咐的事
,我怎么敢不麻利的办完呢?东西已经运到临海县界了,可是被
堵在外面,运不进来啊!“
听了这样的解释,萧文明根本就不信。
他两眼一抬:“胡扯!临海县周边,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敢拦我的货物?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嘛!他打的是哪家的旗号?告诉我,看我怎么扒他的皮!”
“没打哪家的旗号。”张大户回答道,“是官府的堵着我的队,说是要收税……”
“还有这种事?”萧文明一听这话血压就升高了,但听说是官府的队伍,他倒还多维持了几分耐心,“大约是几个穷疯了的兵痞,过来讹你的钱,你不会先把钱付了,把货先运到我这里?告诉我以后,我再慢慢同他们理会!”
张大户分辨道:“要是仨瓜俩枣的钱,我给了也就给了。可他们气不小,我这几车的货,他们就要我一百两银子。还是说不给钱就要扣东西,我就怕我自己赶来报信,东西就被
家拿走了……所以原地同他们讲了两天的道理,直到刘将军领
过来把场子镇住了,我才敢抽空跑来找萧大
诉苦。”
呵呵……
刘辰现在也能被称一声将军了,进步不小啊!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萧文明现在赚钱赚的多,就连官府都眼红了,这可不是一个好事势,非要压住不可,否则大齐朝这么多的衙门,你过来咬一
、我过来抓一把,萧文明还赚什么钱?
不过事也还真有些蹊跷,萧文明办港
通商,那是皇帝甚至特批了的,就连每年上
朝廷多少分红都规定下来,这样的
况下,还敢有官府拦截商队,那就不是从萧文明这里弄钱了,是在从皇帝
袋里掏银子!
打劫皇帝,以为自己有几颗脑袋?不够皇帝砍的吗?
萧文明越想越是离奇,便问道:“是哪家的官兵?你认清楚了吗?胆子也太大了!”
张大户摇摇:“我是外来的客商,本地的官府我都不认识,问他们他们也不说……”
这时的萧文明,脑海里又冒出了一个新的设想:难不成是盗匪冒充官府作案?
那也不应该啊!
有这样心机的盗贼,不可能不事先打清楚自己作案的对象是谁,也不可能不顾及一下自己和萧文明之间的实力对比,犯不着用蛋碰石
啊!
事件变得愈发奇怪了。
萧文明心里只剩下最后一个可能:那就是行凶作案的
,其实力并不逊色甚至要超过自己,才敢这样跟自己刷心眼!
而如今的太平年月,这样实力的非法集团并不多,萧文明想来想去,就只剩下那个藏露尾的白炎教了。不过白炎教行事诡秘小心,也不像是会大张旗鼓过来抢劫的,但是反过来一想,说不定白炎教偏偏就别出心裁,出了奇招呢?
既然有可能是白炎教同自己过不去,那萧文明就更加不能掉以轻心了。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立即召集起刘辰手下的一百弟兄,由萧文明自己亲自带队,跟着张大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萧文明的三百萧家军依旧是全副武装。
这是萧文明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多流一滴汗就能少流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滴血——不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最高的警惕心。
并且这段时候,萧文明一边带领着手下弟兄让他们参与到码的修建工作中去,一边也并没有停止训练。这样的半工半兵的模式,避免了训练过于枯燥的弊端,让萧文明萧家军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萧文明刚刚穿越过来时的这些十六七八岁大的孩子,有不少已经成家立业了,更比原先成熟了许多,脸上虽然还带了几分稚气,可筋骨都已打磨的十分强健。
特别是在他们正发育长身体的时候,萧文明这边米、面、鱼、敞开一般地供应,让他们每个
的个
都使劲往上窜了一窜,
渐舒展的骨架上,也都挂上了结实的肌
,原先定做的那一身白色的军装,已变得太过紧致了,被子弟兵们的肌
撑得鼓鼓囊囊。
这支队伍拉出去,不用练、不用说话、不用作战,光一眼看过去,就要比其他杂牌军强得多。
萧家军的战斗力最强,军纪也极其严格。
不伤民、不害民、不扰民,这是最基本的,遇到百姓有难处时,他们还要主动伸出援手,虽然没有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吧,至少也要将临海屯的父老乡亲看着是自己
。
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