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萧文明说道:“富山,你又不是回跟我做生意,你应该清楚,我这里买卖的东西那都是一
价的,既不会让你占多大便宜,也不会让你吃多大的亏。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听说你富商家在我这里获得了一些好处,没事怎么想起压我的价钱来了,不是看不起我吧?”
“岂敢,岂敢。”富山吉秀回答道,“实在是有个说,换个别的地方
易一样的东西,可以比萧大
这里价格降低一成,这也不是个小数目了……主家派我来问,要是没个说法,我也
代不过去。”
这不是在打价格战吗?
萧文明是最讨厌这种恶竞争了。价格战纯属是赔本赚吆喝,
“还有这种事吗?这别是你凭空编造出来的吧?”
“是真的,是真的。”
“真的,我看你是真的在放!我已严令你们倭国
,无论何时都绝不允许离开这座码
。你们又是从何探听到这样的消息的?我看有胆子到我的港
来跟我抢生意的
还没生出来吧?我看是你们偷偷跑出去了吧?”
富山吉秀自己也清楚,大齐国沿海饱受倭寇的荼毒,萧文明下达这样严格的命令,相当于是给同倭国的通商划定了一条不可触及的红线,任何敢于触动红线的只有三个字:杀无赦!
对于这条规矩,富山吉秀自己也理解,毕竟只要是碳基生物,冲到你家里来抢你的东西、杀你的,无论如何都是讲不过去的。
因此富山吉秀也一再向手下的倭重复这一点要求:答应的,什么都好说;要是不想答应的,那就去尝尝萧文明手下的萧家军的手段——没
拦着!
这条禁令三令五申,执行得一直很好,就连富山吉秀本也从未踏出过码
半步,而刚才的消息,也的确不是,他从外
获知的还是有
码
,特地向他传的话。
“是一位姓徐,叫什么徐世约的公子说的。他说泉州港那里对倭国来的客商有额外的优惠,叫我们都去呢!”
这句话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第一个关键词是徐世约。
这家伙是临海县本地的富商,据说临海县城里半座城都是他家的,不过自打萧文明发展起来以后,他在临海县的势力就受到了极大的压缩。
正面硬刚肯定不是萧文明的对手了,但他的根基尚在,想要买通几个临海县本地在码做工的工
,偷偷溜进来同倭
说上一句两句的悄悄话,那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
然而这家伙虽然也从事海外贸易,却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虽然同官场上也有些际,但向来只在江南本地活动而已,从来没听说过他在泉州有什么活动迹象,怎么突然替泉州的
拉生意?
真是莫名其妙。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泉州了。
泉州是大齐朝经营了几百年的大海装,甚至在大齐朝诞生之前,泉州就已经是海外贸易的中心了。这里有想抢自己的生意,倒并不是不可想象的——泉州自己内卷得厉害了,就想卷到别
的地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去。
但问题是到底是谁想来抢萧文明的生意呢?
寻常的小商小贩,别说有没有这个实力了,或许就连徐世约都不会正眼瞧他一眼的,更不会替他传话了,能提出这样要求的,肯定会是“一方诸侯”,不容小觑。
而将思维继续发散出去。
徐世约只是一个临海县本地的土豪,虽然之前也和萧文明产生过一些矛盾,但最近一两年里明显是消停了许多。
然而他的触角虽然细,但并不短,同他最直接有关系的,就是已经死了快一年的王霸。
王霸这厮死得不明不白,尸首到现在还停在萧文明的临海屯里,至今未能结案。而王霸之死,又同白炎教和桑淳元颇有关系……
难不成这个已经淡出萧文明视野许久的徐世约,同这两方势力也有关系吗?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是一个短时间内无法证实的问题。
看样子,一定要逮住徐世约,好好问问他,才能解谜题。
但是徐世约这家伙似乎油滑的很,又不像桑忠昌那样,确实犯了朝廷的法律,想要强行撬开他的嘴,又谈何容易?
再说泉州方面。
虽然存在着竞争关系,但萧文明和泉州港并没有过任何接触,如果说渊源的话,那就只剩下,泉州市舶司副提举董家的大小姐董婉青了。
以董婉青的身份,的确是有从萧文明这里抢生意的动机的。
但是董婉青这很聪明,他一个市舶司副提举家的大小姐,在泉州港的基本盘不容动摇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萧文明的海外贸易当中,这就属于两
下注了。
这样的资源配置,让她短时间内似乎没有必要冒着和萧文明撕脸皮的风险,强行从萧文明这里抢生意。
萧文明这边的思路陷了困境,看来就靠自己一个
站在海港边胡思
想,是想不通的。
这时却又听富山吉秀追问道:“萧大这边到底是个怎样的说法?就请大
给个回复吧。”
萧文明现在心里正烦着呢,听富山吉秀好像恼的苍蝇一般在自己的耳边嗡嗡
叫,他就止不住地心烦意
。
“行了,我知道了。告诉你吧,货物的价格还是原价,一分钱都不能往下降。你要想去泉州做生意,那就轻便,我绝不拦着。不过你去了,就别回来了!”萧文明斩钉截铁地说道,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富山吉秀的本意,其实也就不过是想通过泉州来压一下萧文明,看看能不能他让步。
但是他本是绝对不可能到泉州去做生意的,也不会建议主家这样做。
他又不傻,在这座方兴未艾的港,他和他背后的方山家,属于是创始会员之一,属于是超级VIP用户,相对于其他过来做生意的,享有着一定的特权。
而要跑到泉州去,那他只不过是众多商户中极其普通的一个,谁也不会高看他一眼的。
泉州那边,现在说得什么都好,可真的把生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抢过来了,把萧文明这边击垮了,他们搞不好就会换一副嘴脸,原先答应的事全都可以取消。
这是最现实的考虑。
除此之外,富山吉秀是真心实意地看好萧文明的发展的。
他来大齐之前,只听说大齐朝的官僚架子很大,办事效率却不高,一件很简单的事往往都能拖上个一年半载的。
而萧文明的办事作风,却大出他的意料——同倭国通商这种需要皇帝点答应的重大事务,萧文明从提议到落实,也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而已。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之内,一座简易的码
也同时建成竣工了。
其工作效率之高、反应速度之快、办事魄力之强,别说是在大齐朝这样庞大的帝国之内了,就是像在倭国这种小国寡民的地方,都难有其比。
而通商事务起步之后,萧文明则更是一步一步将事业做大。
别的不说,富山吉秀每次随船来此,都能看见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码
规模越来越大、往来客商越来越多、经营管理也越来越细致。
以萧文明现在这样的经营能力和执行能力,继续做大做强几乎是一件必然的事。
这个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