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铁血小千户 > 0196 三岔口

0196 三岔口

萧文明的钱给得多、给得爽快,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萧文明这里做事,多少有些帮朋友办事的借,这对温伯明在心理上也稍微好受一些,这算是他的一点心理补偿机制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于是受了萧文明的委托,温伯明便将学校的教学任务重新整理分配了一下,空出了几个老师的名额,便带他们驻海港,一心替萧文明做好海港的经营事务。

温伯明果然有才,他带领的团队效率极高,不但完全将易量增加后的海港贸易接手了下来,并且还开始追溯之前的账册,将原先账册里那些记录不完全的、前后存在矛盾的一一改正了过来,算是给萧文明留下一份可靠的基础资料。

经营的团队被萧文明搞定了,可货源依旧是无法保障。

在原本“二道贩子”的经营模式下,萧文明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原本就不强,现在销量又是突然增加的,一下子造成了商品的供不应求。

很多海船,因为第一时间买不到货,就只能暂时停泊在港里,等待萧文明补充货源。

这样长久拖下去不是办法,萧文明便想到了在他临海屯里设立了仓库的董婉青。

董婉青家大业大,不仅本钱足,还经营着镖局,可以说是打通了采购和物流的通道,找她帮忙来应对易量的一时之间的突然增长,那是再合适不过的。

并且长期来,看董家也有利的——毕竟商品易得多,利润也就大,赚的钱也就多,这样的道理谁不明白?

可偏偏董婉清不买萧文明的帐。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之前萧文明曾经冷落过她,对于萧文明这个要求,董婉青表现得十分冷淡,还嘲讽了两句:“你说的倒轻巧,你要银子我或许还能借给你,可这么多的货,你叫我从哪里变去?”

不过董婉青也没有完全把话说死的:“你就等着吧,我慢慢调货过来,不过时间短不了。你的生意做得大,原本江南这边的东西一大半都是供给你的海港的,哪儿那么容易就能把货品给补全了?”

这就是在胡说了。

萧文明所处的江南这一带,是大齐朝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商品都是在这里被生产出来并且流通的。

如果说萧文明一个抽走了江南道几乎所有的商品,那也就是说萧文明一个就消耗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产能。

有这样大的能量,萧文明何必再费心经营这个苦的小港呢?朝廷早就看萧文明的眼色行事了。

桑淳元还敢对付我萧文明?

你就是个弟弟!

既然董婉青不肯帮忙,那萧文明就只能自找办法了。

于是萧文明便通知所有的供货商,立即开动马力向萧文明的港这边供应货物。

作为报酬,萧文明将采购价提高一成,有钱大家赚!

虽然采购价提高了,萧文明却依旧维持原来的销售价不变。

他本来的利润就高,提高了一成的成本,根本就不影响他赚钱,而随着销量的增加,虽然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位利润降低了,但总利润不变,甚至还略有提升,对萧文明自身的影响微不足道。

所以说,对于经济贸易而言,一切的行政命令都不如经济措施来的管用,在这样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种货物就像上涨的河水一样,汹涌地涌进了萧文明的海港。

也幸亏萧文明在经营海港的时候,特地多打了一个余量,有足够的仓库可供装载这些货物,否则那么多名贵的丝绸,瓷器就只能堆在露天了……

给萧文明供货的客商里,最起劲的就是张大户了。

这家伙属于是见钱眼开的主,听见有利可图,他就来了劲,一个月就在萧文明的海港进进出出了有八次。

这厮看起来是个商,但做起来就跟强盗一样,搜刮着能够采购到的所有商品,生意都做到长江北岸去了,宁可他这边的采购价水涨船高,也要持续不断地给萧文明供货。

虽然本身的利润越来越稀薄,但只要能赚、不亏本,张大户就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来给萧文明送货。

来的多了萧文明实在是看不过眼,找个机会边教训两句:“我说张大户啊,你这是吃饱了撑的?你这送一回货过来才赚几两银子,至于吗你?”

张大户却是振振有词:“我这不是在帮萧大忙的吗?我宁可少赚一点,怎么着也得帮大把货给供上。”

这做生意就做出了点儿舔狗的心态了。

不过这也是很多中国生意的心态:有时候完全不顾及有没有利润、有多少利润,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说——自己这样内卷虽然挣不到多少钱,甚至有的时候还是赔钱的,但只要一旦把自己的竞争对手给卷死了,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了。

这就好像后世那些专搞出贸易的,自己不赚钱甚至赔着钱,也要让利给外国,就是为了要把自家的同行给挤兑死。

像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做成大生意?

就像张大户一样,视野这样狭窄,想要独立自主、做大做强,就跟做梦差不多……

充其量,张大户也就在萧文明的庇护之下,看着他还算忠诚的份上,让他做一个号供应商,这地位也就顶了天了。

这也是萧文明的长期打算。

在他的计划之中是准备自己发展工业的,甚至还可以自行提供一部分生产原料,像这样打通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取得发行货币的权利,那萧文明就可以说是完全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命脉了,并且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别的经济命脉,成为掌握整个帝国经济运行的主宰。

到时候,萧文明的权力和声势,真是比朝廷还要朝廷,皇帝来了都不好说话。

搞不好那个时候,张大户就成了堂堂的皇商,也就成了商之中站在顶峰的物了。

当然了,他这一辈子也就当个商了,想要再进一步,不但不可能,更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萧文明这边已经采取了自己可以采取的一些手段,然而况还在不断的发酵。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船舶越来越大,易额也是越来越大,这萧文明就纳了闷儿了。

之前他从富山吉秀这里也听过消息,消息分明是说,是福建有要来抢萧文明的生意,怎么现在的生意没有被抢走,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就算有些的挖墙脚的行为是徒劳的,但再怎么徒劳,也不会有反作用吧?

这个谜题直到很久以后,萧文明才完全解开,而现在摆在萧文明面前的,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现在开始限制船舶的流量的话,那就可以保持住之前缓慢扎实发展的节奏,但也可能错失当下这个可以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大好机会。

如果任由易量不断放大的话,固然可以在短期内起到很好的效果,但万一局面脱离了萧文明的控制,反而会得不偿失。

况且这背后有没有藏着更大的谋?萧文明还不知道。

对于这个问题,萧文明最倚重的两个,他们的意见却是截然相反的。

姐姐萧文秀自然是打算稳健经营的——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反正自己家现在已经将经营事业走上正轨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