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稿未改】
看完电影之后,陈凛说不清到底是激动多一点还是沉重多一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激动是因为就像他先前评价的,夏郁在《画地为牢》中,表现非常彩。拍完这一部电影后,不论能不能获奖,甚至是提名,她的演技都能够得到认可。
是继温穗之后,新生代演员中又一主力军的存在。
往后,内娱影坛,起码五到十年,不必担心后继无了。
沉重是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含义,还有戴承弼拍摄出来、一众演员演绎出来给的震撼压抑。
开车回家的路上,陈凛是半点不敢松懈,虽然凌晨两点多,帝都街道上没啥了,但不小心闯个红灯,撞不撞到
不说,扣分那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啊。
直到回到家,他赶忙脱了鞋,也不管趁着周末没睡,还在房间里在打网游,打打嗷嗷直叫的儿子,嚷嚷什么:“wolf,救我呀,救我啊!”
泡杯浓茶,端着进了书房,把门儿关上,总算挡住了儿子那叽叽喳喳的叫嚣声。
“也就趁着你妈陪丈母娘旅游了,不然肖死你丫的!”
陈凛边吐槽,边打开笔记本电脑,打算好好整理今天的收获。
他实在有些激动。
其实作为影评,陈凛年近五十,虽然也没早睡的习惯,但顶多十二点就要睡了,少有熬到现在两三点不睡,还加上一杯浓茶,打算熬出一段影评的时候了。
这次电影他真的是冲着戴承弼去的,没想到,收获超乎想象了。
至于上一次熬夜,可能是一年前《囚生》那回了。
吃影评这一碗饭好些年了,他一开始是恰了不少烂钱,但这几年,他慢慢转变了初心,不再以恰钱为目的,而是实打实热
上了这份职业!
这一年来他也评了不少不错的电影,但近年来,影视圈的资本化,烂俗商业电影频出,使得本来受众群体就小的文艺、剧片遭到波及。
也不是说商业片不好,只是大多数剧本、拍摄过于粗糙了。
少数能够兼备的,都是难得佳作。
不少导演为了圈钱,已经失去了进这一行的初心;能仍然保持初心的,除了已经功成名就的三座大山,数位顶级导演,也就一小部分。
戴承弼就是其中的代表物。
感慨过后,陈凛先是翻阅一遍笔记本,由于在首映会观影时,着急记录,内容不免有点凌,好在他观看无障碍,只不得不重新梳理,记录一遍。
跟现在大多数年轻甚至是同龄不同,陈凛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手写习惯,就连影评也是先在
稿本上打一遍稿子,又记录到专门做影评专栏的笔记本上,最后才发表到网络上。
梳理一遍笔记后,他开始正式着笔《画地为牢》的影评。
这一写,就到了早上五点多。
他斟酌了一番,实在没忍住,又在影评前写了一段自白,这才一齐发布了出去。
“戴承弼,一些文青发烧友想必对这个名字不陌生,我有一段时间对这位导演也颇为青睐,喜欢他作品里那钻牛角尖的劲儿。”
“对于这位导演,喜欢的奉为圭臬,不喜欢的
,觉得他作品很‘作’,我有喜欢过,也不喜欢过,但时隔三四年,我还是决定再相信他一次,果然,我没看错
!”
“夏郁,不是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了,
因为这部电影,特意去看了她的两部电视剧,怎么说呢;她是这个年龄阶段里,又一个给了我震撼的演员,她的出现让我觉得,华夏年轻
演员是有未来的;”
“首映会结束前,戴承弼说了一句话,他说感谢夏郁的到来,就像是雪中送炭,也是夏郁陪着他渡过了拍摄过程中很大的一段难关;
夏郁也回应,说他的出现,真真才是将她从困境中带了出来。”
“要我说呢,这两是互相成就,最终烹出了这一份‘影视盛宴’!”
“年纪大了,难免感触有点多,啰嗦了一下,下面,是正评!”
《画地为牢,最难自救。》
【影评内含大量剧透,剑意谨慎观看】。
【当一束光照进了黑暗,那么这道光便有罪,可若长随黑暗,那便是救赎;
这是一个救赎他,却难救赎自我的故事。
幸运的,一生都被童年治愈着;不幸的
,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很不幸,故事的两位主公都是不幸的那一撮。不幸中的万幸是,她们碰到了一块,相互治愈。遗憾的最终,她们没能继续幸运下去,在长长
生路的半道,就相继而终了。
这部电影宣扬的不是什么生离死别的,而是源于童年的一场悲剧。
小林丹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母亲出轨而神失常发生意外死了,她成了林家发泄怒火的一个罪
工具;无
收留,只能跟着母亲继父一块生活,没想到,这成了她噩梦的开端。
小林丹被/继父猥/亵了,还好她懂得求救,给母亲偷偷打了求救电话,只可惜母亲赶回来时,她已经神不大正常了,哪怕被母亲救下来,在继父殴打母亲的过程中,实在不忍,恍惚从院中拿了一块搬砖,把醉酒的继父打死了,就此留下创伤,好在整段记忆都被她刻意遗忘了。
林母为了儿,顶替揽下了杀
罪责,她以为这样,就能赎罪,就能保护
儿。
失去了继父所有记忆的林丹,成了孤儿,她将自己封在一座城里,城里很黑,但她不知道何为光,也就不觉得黑了,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江岚的孩,像一道光照进了这座城。
两个不幸的孩,互相成为了对方的那一束光,我想,我大概能够想象到,在这两个小
孩那段‘不幸’的童年里,她们是如何从不幸之中,艰难找到那么一丝幸运的。
也许是某个清晨,一块牵手上学,两个一个
买面包,一个
买热牛
。一个面包就牛
,一个牛
就面包,就那么渡过了那一个对她们而言,最冰冷的寒冬。
也许是某个傍晚,两约定放学,一个
在教室打扫,另一个在教室外写作业,一块扛着垃圾筐倒垃圾,最后两
离开学校,在某个岔路
道别,一个回了孤儿院,一个回了
家。
就那么携手,渡过了十五六年的时光,只是这十五六年艰难时光中的美好,有多美好;当命运发生转折,往后的事,就有多遗憾,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