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麻烦中的建议使者!

第一百六十二章 麻烦中的建议使者!

感染菌,找到敏感的抗生素,这个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手术还要重要一些。

在没有找到感染菌与敏感抗生素之前,手术这回事提都不要提。不过这一点在看病历的过程中,李东山已经找到了,否则的话,后面的事就不要论了。

第二,就是彻底的清创。一定是要彻底的清创,才能够最大可能的消除二次感染,然后二次再彻底清创,直到感染完全消失。

第三就是足量,适量的抗生素使用与修改。

感染病的治疗原则,手术只是占了三分之一不到,甚至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分量。抗生素的调整和使用方式,才是最主要的。

这也是李东山愿意在自己科室做,而不太愿意在下面医院做感染的原因。一个教授能够治疗好感染,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技术有多么高超。

接着李东山继续露到了骨折端的时候,才微微松了一气,好在是骨髓腔里面是产生了闭合死腔,否则的话,感染沿着骨髓腔大量的迁移,啧啧啊。

那难度就是再次提升了好多倍。

骨髓炎,那又是创伤外科的另外一道难题了,再加上骨不连这块硬骨,狗都懒得啃。

“再拿培养管过来,送一次快速镜检,找一下脓细胞,再送一管细菌培养。”

在确定了骨髓炎是局限的之后,李东山才把第二管培养的脓送出去。

这也是感染病治疗极为关键的一部分。

术前取细菌培养,术中取软组织、骨髓腔的细菌培养,如有必要,还需要取血培养与骨质的培养,但目前患者没有发热、寒颤等症状,骨髓腔部分闭合,虽然送一管培养更好,但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血培养在教科书上,都是写的在发热的时候取。

而且术后也要多次取送培养,直至无法培养出细菌,才算是感染真正控制好了,这个过程中,肯定要多次的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或减量加量抗生素的使用。

这才是感染病真正的治疗流程。

培养管早就准备好了,取好了之后密封好被巡回护士再次送了出去。

这次的手术不是普通的手术,所以巡回都直接配了两个,随时听候吩咐取送东西。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巡回护士也走了进来,说:“孢哌酮舒坦,四支,已经到了啊。如果需要的话,随时可以上台。”

李东山只是在继续作,开始清理软组织。但是王林峰还是朝着巡回护士点了点,说了一句:“辛苦了。”

露了骨髓腔后,再重新回到软组织的彻底清创的时候,李东山的眉皱得特别。其实感染之后的清创,虽然要清得彻底,但也还有一个基本点。

那就是要尽量清出来新鲜组织,保证清创之后的残留面有血供。否则的话,把软组织直接切完了不就了事了?

但事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软组织的支撑,莫不提这个空隙该怎么填,没了肌下肢该怎么动,这是个问题吧?

第二点就是,如果还把坏死组织留在里面,那没有血供的它们就会坏死,就会成为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不要怀疑细菌对营养的趋向能力,只要有营养的地方,它们就能到达。

可恨之至。

王林峰和佘敏认真地拉着钩,而李东山这是用镊子不断地探着病骨四周的肌,满脸苦笑起来:“这些肌,估计都没活力了,没活力了,这骨折就算是接上了,又能有什么用?”

那苍白色的肌,怎么看怎么觉得刺眼睛。

王林峰当然也知道这些难点,他们之前做了那么多次清创,都还有细菌残留,而且随着清创的次数增多,随着血的流动,反而把细菌散发了开。

如果不是膝关节是闭合腔隙,恐怕化脓关节炎又要找上门了。如今的肌组织一塌糊涂,就是他们害怕的点。

“李教授,该清还是清吧,能留多少是多少吧。”王林峰硬着皮道,也是觉得自己TM的有点损,这种湘雅医院的教授都不敢做的事,却被自己忽悠了过来。

但是目前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若是他一点都不愿意担当,那么做做到他现在也就到此为止了。

李东山道:“这关键不是切不切的事啊,如果没有软组织保留,还不如高位截肢来得痛快。”

“你和病谈过没有?”李东山又问起了一劳永逸的问题,暂时把手中的手术刀给放下,看着王林峰,意思就是他觉得这台手术继续下去的意义已经非常小了。

另一,陆成和方泥馨完全不敢说话,方泥馨更是神色严肃地一动都不敢动,她也知道此刻李东山心里肯定很

不过陆成并没有方泥馨这么沉默,用手往里面摸了几下。

王林峰回说:“谈过了,病和家属保肢的意愿很强烈。”

“要死都要把腿保住是吧?他经得起几次手术的打击啊?真以为四肢的感染不会死是吧?”李东山一边吐槽,一边又拿着电刀在坏死的肌层上划拉起来。

就在李东山准备整条把手中的外侧肌完全横中劈断的时候,陆成忽然开道:“师父,要不换尖刀慢慢往里面切,说不定还有些组织的内里有小的血供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