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贞观逍遥王 > 第一三六章 又是新年

第一三六章 又是新年

陈大被杆吓的不轻,听力都暂时受损了,陈宇忙让他回屋休息,自己则又赶制了一批新型杆、

“啧啧,这不能叫杆了,二踢脚也太难听了,炮仗吧,太俗气,起个什么名字好呢?”陈宇看着眼前的竹筒犯了愁。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陈宇的杆不仅吓到了自家,就连周边的邻居也是纷纷探出脑袋,半个李庄都听到了炸声,一打听,才知道是陈侯爷家里发出的声音,不少乡民都赶了过来,生怕陈家遭了什么大难。

陈宇好不容易给这些乡民解释了一番自家并非遭了难,众才纷纷把心里的石落了地,陈宇如今是李庄的招牌,食邑的三百户家今年也被陈宇免除了一半的税赋,自然是把陈宇当财神爷一般供了起来。

过年的前两天,陈宇吩咐陈大陈二又赶制了一批新的杆,自己则去李淳风那儿又讨要了不少火硝和硫磺,除夕守岁的当晚,陈宇家的杆大出风,直把半个李庄都炸的噼啪作响,乡民们哪里知道这是火药,都以为陈宇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要不然,会做,凭什么家家里的杆这么响?

大年初三的时候,陈宇还没来得及出去给贵胄家里拜年,李恪就带着一些礼物上门了。

“见过吴王殿下。”陈宇忙不迭的从屋里迎出来。

“呵呵,免礼了,子寰在家可休息的好啊?”李恪笑着摆摆手,如今李恪也年岁渐长,颇有王爷的威仪。

“自然是休息的很好,殿下,外冷,咱们进屋说?”陈宇笑着拱拱手。

“这里不就是屋内吗?”李恪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四周,这的确是陈宇家的客厅啊。

陈宇只得把李恪迎进有火炕的屋子,李恪惊奇的摸着火炕,

“这是何物啊?竟然如此暖和!”

“殿下,此为火炕,臣自己制作的,用来御寒,整个冬天臣就和贱内睡在这里。”陈宇和李恪熟了,大大咧咧的往炕上一坐。

李恪左摸摸右看看,觉出热来,脆脱了裘衣,顺势往炕上一坐。

“当真暖和的紧!”李恪欣喜的摸着温热的火炕道,想了想,又看着陈宇说道,

“此物不知造价几何啊?能否在我大唐推广?”

陈宇暗暗叹道不愧是贤王,立马就能想到黎民百姓,当下拱拱手,

“造价倒是不贵,但是此物不能置于太宽大的屋子,殿下没发现我这卧室也很小吗?”

李恪点点,陈宇给自己盘火炕的屋子原本是放杂物的,自然大不到哪去,但是唐朝时候以房子越大越好,以至于李二的宫殿大的没边儿,自然也就又冷又了。

“殿下,这火炕的图纸臣可以献给圣,只是在圣殿里,恐怕根本做不到。”陈宇又指了指墙角的通风管道。

李恪极为聪明,看了两眼就知道这是用来排烟的,叹了气,

“子寰说的不错,宫里的大殿如何能做这么高的管道,岂非要把大殿开个子不成。”

在炕上盘着腿,陈宇又吩咐下端来茶水,陈宇画了一张火炕的图纸给李恪,让他带回宫里送给李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呵呵,今年上元节,不知我是否还有幸能亲见子寰大作啊?子寰的诗文独步我大唐,去年子寰随军出征,连阿耶都说我大唐没有好文章了。”李恪笑眯眯的喝了茶。

陈宇一听,立马苦着一张脸,吗的,就是你们这些,去年让老子抄了两首传世佳作,这下好了,今年老子也不知道该拿什么出来抄袭了!

“呵呵,殿下明鉴,这诗文一道,臣出征在外久已不作,想来也是有些生疏了。”陈宇胡拱拱手。

李恪点点,陈宇已经将近一年没写诗了,哦,是抄诗,诗仙之名早已响彻大唐,但是经历了大半年的戎马生活,生疏了文章也是有可原的。

“过了年便是春闱了,子寰可知道?”李恪又喝了茶。

“春闱?”陈宇摇摇,眼珠子转了转,哦,春闱不就是进京赶考嘛,三年一次的那种,今年是贞观六年,差不多应该是李二当家后的第二次。

“是啊,今年的春闱在二月初九和十二、十五三。”李恪点点

陈宇心想这特么和我有什么关系,老子已经是侯爷了,还是天策府的三把手,又不用去参加什么科举。

李恪见陈宇不明白的样子,笑着说道,

“子寰可有举荐之啊?”

大唐的科举制度还是大部分靠举荐的,陈宇作为官员有八个推荐的名额,至于像李恪或者程咬金这些,他们的推荐名额自然是没有上限的。

陈宇摇摇,“臣自幼父母双亡,也没有什么幼年的相识,何来推荐之说?”

李恪突然促狭的一笑,

“子寰诗文天下无双,倒不如自己去试试?听闻今年的主考是孔博士,孔博士惯来对子寰那是推崇的很呐。”

陈宇哈哈一笑,原来李恪是抱着这个心思来问他的,李恪到底年纪不大,还存了些胡闹的心思。

“臣已然是朝廷命官,如何还能再去参加春闱?”陈宇笑着摇摇

“为何不可?虽说已然过了报名的时间,然子寰只要想去,我自当给你递上去,且不会惊动孔博士。”李恪一脸坦然的说道。

陈宇动了心思,虽然他对科举没什么念,但是老话说生四大喜中,金榜题名便是其中之一,独占鳌更是几千年来读书的梦想。

“呵呵,那就烦劳吴王殿下了,那臣便去玩上一玩。”陈宇哈哈一笑。

“哈哈,那子寰想必是去参考诗文一门了。”李恪也是爽朗的笑着。

大唐科举分好多科目的,诗文是最主要的,格物算数什么的都可以考,但是状这个衔,只会颁发给考诗文的举子。

且大唐没有“状元”、“榜眼”、“探花”这种说法,这几种称呼都是明清两代才开始流传起来的,唐朝一般只说“一甲名”这种称呼。

而“状”,则是唐朝民间对状元的尊称,官方是不会用的。

“哈哈,这个可不好说,臣也许也可以去格物考上一考的。”陈宇得意的说道。

李恪以为然的点点,陈宇说的也没错,不论是曲辕犁还是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水今朝醉,哪一样都足以让陈宇登上春闱的榜首。

“对了,殿下且来看,臣做了个新鲜玩意,殿下若有兴趣,不妨拿些回府上,顺带再带些给晋王殿下。”陈宇想起杆来了,小李治老是吵吵着问他要礼物,正好拿这杆应付他。

“哦?子寰又作新物件了?”李恪来了兴趣,大唐的官员哪个不知道陈宇出品,必属品?

从炕上蹦起来,披上裘衣,陈宇又让陈大把祖传的炭炉拿出来,自己从仓库里拿了几个新式杆出来。

“这不就是杆吗?”李恪瞅了瞅陈宇手里的竹筒。

“殿下且小心,这杆威力可大的很!”陈大忙护在李恪身前,他是唯一一个吃过杆亏的

“这杆孤王年年也放,如何能吓的到我。”李恪刚笑着摆摆手,陈宇的杆已经扔了出去,不多时,一声震天动地的响声就把李恪炸懵了。

“这...这是杆?”李恪揉着耳朵,一脸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