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 第3章 “偷诗”避了打板子

第3章 “偷诗”避了打板子

宝玉(燃小石)这一下傻了眼。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本来是想来清朝赚第一笔银子的,却忘了贾府是诗书礼仪之家,谈银子钱是可耻的。

看来这一顿板子是一定挨上了。

“如果是数理化,本还能凑合对付对付,平生最讨厌之乎者也哉了,这可是到了清朝,清朝前几代皇帝是最注重文章学问的,现在我是哭天天无门,哭地地无路啊……”

宝玉(燃小石)在心中发出了无数声惨叫。

那些健硕的客走了,他们都是军方系统的,有几个还是八旗将军,难怪看起来上下一样粗。

都是武将出生,粗一点是应该的,尤其是在古代。

这波走了,再换一波。

看来父亲大还挺忙,也不知道父亲当的是什么大官。

按清朝的品阶,刚才走的齐大是副都统,副都统是跟总兵一样大的二品官,按这样来说,父亲大是正都统应该是从一品的大官啊。

难怪这么威风,尤其是像“天卫营”这种既是间谍机构又是百官暗查的监督机构。

“看来我宝玉真正是一个实权派的官二代啊。”

这波都是贾府养的清客,贾政换上了休闲的布衫,就显得轻松多了。

十多个清客都显得消瘦,已经秋了,手中还拿着纸扇。

“哎,酸文假醋的文啊,什么朝代都要摆一个poss,真的服了you!”

一一行礼见面,宝玉(燃小石)只能忍着。

见宝玉有些尴尬,一个叫“詹光”的清客居然说道:“昨儿见到二公子的斗方,俨然有书法大家之气,可见家学厚啊。”

一看就是在拍父亲大的马

贾政接说道:“字嘛,勉强凑合能看,仍然显稚;但文章才是正途,大考不是说谁的字写得好就成状元郎的。”

“听说当今小皇上,对诗文颇有造诣,来年以诗文取士,也说不一定……说到诗文,小的在外面抄录了一首好词,可以说是妙不可言啊。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心,却道故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愿。真是绝妙好词啊!”

宝玉(燃小石)虽然不读古文,但是当年为了应付高考,多背了一些名诗名词,恰好这纳兰容若的词还是学了几首的,尤其是这首《木兰花·拟古决絶词》,更是背得滚瓜烂熟,还有一首是《长相思》。

难道现在清朝这位名传千古的词就这样出现了?

宝玉赶紧问道:“詹叔叔说的是不是明珠大的大公子纳兰容若吗?”

“二公子与纳兰公子有旧?”

“旧不旧的倒在其次,只是他一个公子哥,却喜欢这种幽幽怨怨的词,忧郁沉于心,恐怕命不长(事实上清朝绝代词纳兰容若的确在康熙二十四年病逝,才三十岁。)。”宝玉(燃小石)觉得自己这样说话挺别扭,他还是喜欢和那些粗将军在一块儿,说话痛快得多。

听说纳兰公子除了绝的词以外,还有凄凄惨惨戚戚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道他现在和三个子中的哪一个正在进行时。

如果猜得不错,应该是他的表妹已经离他而去选秀进宫了;此时正和卢氏郎妻意的时候,或者卢氏也逝去?

见宝玉如此说话,贾政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贾政本是家学厚,在医上有很高的造诣,知道的确有这方面的说法,没有呵斥就是默认了。

见众没有说话,宝玉脆把心一横在心里说了一声“容若兄,对不起了。为了避免挨打,只好借用一下你的优秀词章了。”

“唐朝大诗李白说了长相思,摧心肝。小的受容若这首词的启发,也来和一首。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宝玉的话刚一落,就响起一阵掌声。

詹光脆站了起来,一边鼓掌一边说道:“想不到二公子慧心秀,这一张就是吐莲花,好一句‘山一程,水一程’,好一句‘风一更,雪一更’,就这就胜过别千千万了,看来你和容若公子绝对是词坛两奇葩。”

这一下连一向严肃的贾政也频频微笑点表示赞许。

本来“奇葩”是赞美恭维之词,但是宝玉(燃小石)听起来却是不高兴,因为在后世“奇葩”跟骂差不多。

心中再一次对纳兰容若说一声对不起,因为这首《长相思》是他十多年后的佳作,现在让宝玉(燃小石)拿出来用了。

说的兴起,见父亲大高兴,宝玉不管不顾,脆厚着脸皮一偷到底,“其实这种词,也就是感伤的外露罢了,小的再做一首有骨气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说完使劲儿停顿了一下,还闭上眼,心中又对郑板桥老先生说了好几百声“对不起”,又偷了你的绝妙好诗了。

“此处应该有掌声才对啊……”宝玉(燃小石)不知道发生什么况,赶紧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的父亲正黑着脸不说话,众都愣愣的看着自己,自己还非常臭地摆了一个右手食指指天的动作。

哪儿出问题了?

是哪儿出问题了?

宝玉(燃小石)赶紧大脑高速运转,突然想起自己一激动忘了郑板桥在此时此刻应该是一个名家了,他的诗词肯定得到了大家的喜欢,一定流传很广,这首词肯定也不会例外。

想到这儿自己的冷汗都下来 了。这回糗大了!

得罪了父亲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问题是就现在宝玉这个小娘们儿的身体,怎么受得了?

真是打在宝玉身,痛在燃小石心啦。

还好在后世当商,学会了急智。

笑眯眯地说道:“大家看,这首郑板桥老先生的诗风格高古,且让小的,以我现在的心态再和一首。白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各位叔叔伯伯,这首诗怎么样?”

这是要等几十年后清朝大诗袁枚的小诗。宝玉(燃小石)再一次借用了过来。像现在自己是一个小物,这样的诗最合适不过。

立马又想起了阵阵掌声。

“好,终于见着了二公子的诗才。好一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妙啊!”

“想不到二公子的家学这么厚。”

“也就是宝玉公子才能做出这样的绝妙诗篇。”

宝玉(燃小石)在心中骂道:“还好老子反应灵敏,不然今儿真要翻船。”

这时候贾政说话了,“是有些诗意,就是格局小了一点。”

一听这话,宝玉(燃小石)就不听,手一挥,说道:“还有一首,这回格局大而磅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大雕。俱往矣,数风流物,还看今朝。”

这是后世自己经常吟诵的绝美诗篇,是一位伟中的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