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聊斋炼丹师 > 108 蒲家村

108 蒲家村

手中的红色珠子,倒是触发了一个炼丹炉的丹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妖神丹,主材神遗蜕,妖丹。辅材无。’

触发类型的丹药就是这样的,只有丹方,没有介绍。不过丹药的材料张巍都有,就是看他愿不愿意炼制。

妖丹在张巍手中有好几颗,这些都是剿灭虎妖之后,张巍分到的战利品,当然了,都是一些灰白色的低级妖丹,妖丹也是修行圈中的硬通货,可以当成货币来用的。

这红色的珠子,炼丹炉给出的名字是神遗蜕。

张巍转问黄豆:“你去哪里找到的这颗东西。”

狗子汪汪叫了几声,诉说一下刚刚‘惊险’的经历。因为吃了通灵丹,狗子的话张巍和小倩都能听懂,其实只要狗子愿意,别也能听懂他的话。

这个感觉很奇特,就像是对方指着你叽里咕噜的一通话,你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是你一定知道他在骂你,而且很难听。这种通话,靠的是理解。

听完狗子的话,张巍的脸色就很彩。他笑着说:“所以,你刚刚掉了一个野神?”

狗子点了点

张巍哈哈大笑,说:“那这个野神也怪倒霉的。”

梅山训犬术,训练出的梅山犬最差也是最好的猎犬。稍微好一些的梅山犬,就能帮助主照看孩子、寻找天才地宝,打退来犯的鬼物。

最高级的梅山犬,则是梅山当地修士的好帮手,不仅仅能守护道场,还能攻伐征战。

张巍摸了摸黄豆的狗,给了他一个鼓励。然后就将这妖神丹给炼制出来。

听了狗子的话,这野神实力一般,估计遗蜕也不甚珍贵,用来炼丹看看效果。

三息之后,一颗红色的丹药就出现在炼丹炉的空间内。

【妖神丹:以神和妖丹合炼,蕴含神之神力,妖物之妖力。能纯化妖血脉,提升妖潜力。】

张巍看到这介绍微微叹息,这不是给用的丹药啊。这是给妖吃的丹药。

这是一颗目前为止没用的丹药,只能先放在炼丹炉空间内。

狗子黄豆得到了张巍的表扬,又呜呜的叫了几声,他说在庙不远处,还有一团妖的气息。

张巍倒是无所谓的摇摇说:“这荒郊野外,有妖也不奇怪。只要妖不害,那就随它去吧。而且我们在赶路,也不要节外生枝。”

狗子似懂非懂的点点,然后就不再言语。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大家吃过早饭再次出发。

车队慢慢行走,到了下午时分,终于离开峨山县,进到黄梅县的地界。

看着那块用作分别地域的界碑,张巍笑着对大家说:“大家加把劲,明天就能到目的地了。”

到了黄梅县,还有一段路才到张巍的外祖父家,今天估计是到不。

进了黄梅县不久,路边就能看见一株株的野梅树,此时刚刚初春,万物正在复苏,梅树上的叶子还没有长出,却也有点点花苞在上,有的梅树甚至开出一两朵或白或的梅花来。

黄梅县盛产梅子,荒郊野岭都有野生梅树,农种植的梅园更是多不胜数。就算不靠种梅为生的家,也会在房前屋后种上几株梅树。

等到黄梅雨下,将黄澄澄的梅子摘下,就能制成梅子酒或者各种梅糖、梅。家中食用不完,拿去换些柴米油盐也是好的。

黄梅县,那个不怎么靠谱的向导又说话了。

“张少爷,前方有一个村寨,我们可以在那里借宿一宿,那村子我认识,很多商队都会停驻的。”

终于,这个向导终于说了靠谱的话。张巍就吩咐张大黑说:“大黑,你先去前面探探路,看看况。”

大黑点点,带着二黑骑着骡子就去了。

不多时,两又回来说:“少爷,我们已经打听清楚了。前面的村子叫蒲家村,村中倒是不介意我们借宿,不过应该要花一些银钱。”

花钱借宿,应有之理。张巍就说:“那大家就去蒲家村借宿。”

大家听了神立刻一阵,这走了两天的荒郊野岭,终于可以看见了!

终于,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大家终于到了蒲家村。

蒲家村的村有一座牌坊,青石打造,立高三丈。从内容和建制来看,似乎是一座功名牌坊,就是这里有考上了好功名,朝廷或者村立的。不过这牌坊具体的功名事迹已经被为抹去了。

后来一打听,原来这是前朝蒲家村一个考上状元的立的状元牌坊。不过后来种种原因,这牌坊还留着,但是事迹却被抹了,只留在族谱中记载此事。

车队停在了祠堂外的空地,不多时,就有村民靠过来。他们以为来的是商队,都拿着家里的东西想来换些物资。

黄梅县靠着梅子产业,家家户户都有农副产品,这里的行商很多,经商风气也很浓,就连三五岁的小童都知道拿一些梅来换点其他的零食。

不过这次他们失望了,因为张巍他们不是商队,没有东西可以和他们换。

但是很快他们又开心了,因为张巍用钱和他们易。

以物易物虽然还是主要的易方式,但是如果有钱,他们也是接受的。没多久,张巍他们就收了两只羊,十来只,十几斤腊、梅菜、梅、黄梅酒等东西。

张巍虽然不缺这些东西,但是来到别村里,多少还是要收一些别的产物,这样才好打道。

果然,买了很多村的产品,老村长也绝不提住宿费的事,当他知道张巍是一名廪生之后,更是邀请张巍到家中饮酒。

难却,张巍就带着大黑和二黑,带上一些小礼物上门拜访。

蒲村长的家在村东,是一间三进的大院子。白墙黑瓦,青苔石阶。房子年代悠久,却也收拾得净利索。

家中,大厅上挂着一张牌匾‘淡平安乐’,左右有一副对联‘白墙黑瓦读书家,黄土绿植种田。’由此一看,这就是典型的耕读传家。

村长家已经吃过晚饭,但是张巍的到来,还是让家中的做了几个菜,温上一壶酒端了上来。

家中的老大老二作陪,四个烤着火炉,喝着温暖的黄梅酒,就着小菜聊了起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