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行者姚远 > 第八章 漫长的天路

第八章 漫长的天路

翻过昆仑山,姚远惊异的发现,虽然已经越过山脊,但是前面的道路并没有多少的下坡路,开出去几十公里,高度才下降到海拔4500。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自己是真真实实的迈上了一个台阶,正式登上了青藏高原。

眼前的景色也变了,雨雪被昆仑山挡在了身后,前面一片阳光普照。面前的景色如同展开了一副壮美的画卷,雪山、地间杂着数不清的河流、湖泊。青藏铁路一直伴随着公路向前延展,时而有火车就在这雪山与地间与公路上的汽车并行着竞速追逐。

车路过了一个叫做不冻泉的地方,公路上开始有了骑行的骑友、还有一路磕长去拉萨的信徒,阳光下,那些朝拜者一脸的虔诚,一步一个长。一家全部家当就装在一个小推车上,拖在后面。四个都有些被震撼了。

“原来这就是天路啊。”李清从喉咙里呻吟了一声。

贾礼亮的高原反应不知是因为海拔降下来了,还是吸了氧的缘故,渐渐恢复过来了,也在后面开始了惊叹:“远哥、远哥,再碰到骑行的你停一下车呗,我想跟他们合个影。”

“有磕长的也要停一下。”段小红附和着。

“呵呵,你们都不饿吗?前面有个叫做五道梁镇子,咱们在那里停车吃饭。”姚远没搭理他们的建议,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忽就听后面一声惊叫:“呀,怎么这个袋子鼓起来了,不会炸开吧。”就见段小红手里拿着一个麻辣锅的袋子,正在纳闷,那个锅袋子怎么会自己鼓起来,鼓的圆溜溜的的像个皮球。

“宝宝,气压你懂不懂的,咱们在平原买的小吃,那个袋子是密封的,现在是在高原外面空气稀薄,袋子里的气压高,当然会鼓起来的啊”贾礼亮在旁边解释道。

“哎呀,别管鼓不鼓了,赶紧拆开给我来点,真是有点饿了。”司机提出了要求。

不料身边那个丫、李清又是一声尖叫,指着车窗外面:“快看、快看,那是不是藏羚羊?”声音分贝有点大。

全车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距离很近,看的很清楚,那个动物色的皮毛,上面有浅色的斑纹,大大的耳朵、大大的眼睛看起来很是熟悉,不远处还有一群,站在水边抬着警惕的看着公路方向。

“我说,那明明是驴好吗,藏野驴!什么眼神,羊跟驴都分不清楚。白吃那么多羊了。”姚远劈盖脸的就是一顿挤兑。

公路上远远的有一堆凸起,路旁边有一个向右改道的临时指示牌。放低车速开到近前,仔细看一下原来是前面的桥断了。

前面一座桥被水冲毁了一半,成了危桥,高原上一到夏季,雨水丰沛,再加上高山积雪冰川融化,大水简直是肆意流淌,时常会冲毁道路桥梁。修路工用铲车铲来土石,横堆在路上切断公路通,又从路的旁边简单推出来一条便道,并树立了向右改道的警示标牌。

姚远停车看明白了以后,便打方向开下公路走上了那条急造便道。便道远远地绕到了下游,在河水平缓的地方,道路从河中间穿过去,又划了一个弧线引回到柏油路上。

姚远开车到了河边,挂上低速四驱,车一扎进河里,故意加大了些油门,那河水被车冲开,溅起的水花像是车的两个翅膀,向两旁飞去,河水有些,保险杠推起的水流冲上了机器盖子,向着风挡涌来。车上两个士被吓得哇哇大叫。

姚远感受着低速四驱下,那四个胎传递来的澎湃的前进动力,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

车冲上对岸,两个士缓过神来,都不了,要求姚远再过一遍河,她们要拍照。

闹够了以后,继续上路。姚远跟贾礼亮叮嘱着:“你以后可别这么玩,尤其是单车的时候。过水时要慢,一是速度快了水会涌进机舱,还有就是车牌子容易被水冲掉。快沙慢水,说的就是这个。”

缓过神来的小贾连连点,突然又觉得不对:“那远哥你明明知道还这么玩。”

“嗨,我这不是想让你们体验一下嘛。”姚远有些强词夺理。

“不行,回去以后我非得弄辆越野车玩玩。”小贾这是有点中毒了。

五道梁到了。“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据说这是早先进高原的筑路队留下的一句话。另外一句就是“西大滩带病、五道梁送命”,西大滩指的是格尔木到昆仑山中间的一个地名。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五道梁的凶险。

五道梁海拔4600多米,并不是什么最高的地方,但从格尔木到这里距离已经足够遥远,一路上的艰难跋涉,的身体到这里已经是个极限。身体透支的况下万一有了什么高原反应,想走回路已经来不及了。这么远的距离,没有半天的功夫根本送不下去,而高原反应引起的肺水肿,也就两三个小时就能要命。

还好,姚远这一车到这里都是活蹦跳的,可能是李清提前准备的红景天发挥了作用吧,就连贾礼亮也迅速恢复了过来。

国道边上一溜的饭馆,几个随意选了一家看起来净宽敞的走了进去。

菜单上没有太多的选择,除了羊就是牛,再有就是抻面、炒面、汤面了,两个上海想吃点米饭、粥之类的根本就没有,只好点了几斤手把,再配上拉条子,算是一顿早午餐。

老板很是随和,笑呵呵的跟段小红说着:“我们这里的天气跟你们内地不一样,体力消耗也大,像你们那样只吃米饭,不吃些羊面条根本支撑不下来。”老板一身打扮净利落,尤其是那上身的黑色小坎肩,看着就神。略带西北音的普通话说的也不错,大约是因为饭馆开在这里,接触的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四方游客吧。

段小红好奇的问道:“老板,你是那里啊”

老板回到:“我是青海,循化的。”

李清盯着老板的脸看着,像是发现了什么小秘密,这个老板有双蓝色的眼珠,看上去有点帅:“那你是回族的啦。”

“错啦姑娘、我不是回族,我是撒拉族。”

“啊?”李清没听说过这个民族。

姚远看见李清有些花痴的样子,在一边坏笑着:“傻了吧,没听说过吧,咱中华民族56个民族呢,回去好好学习一下吧。”

高原的羊没得说,姚远又是吃了一个肚歪。

贾礼亮胃不好,不停的摆弄着自己的手表,一会儿又看看外面的太阳,疑惑的抬起:“好奇怪啊,我手表上带的指南针好像有问题。怎么感觉不准啊。”

柜台里的老板接过话茬:“在这个地方别看指南针,都不准的。”伸手指指地上:“这里有磁矿。”

李清听明白了老板的话,担心的问了一句:“那这里会打雷吗?”

老板看着李清,有点莫名其妙:“晴天呢,打什么雷。”

路况一直不是特别好,甚至越走越差,那些重载的货车对柏油公路的坏力简直太大了,加上高原高寒的天气下,柏油公路维护本就不容易,姚远非常同这109国道沿线的养路工,他们简直闲不下来,整条公路被修修补补的像个百衲衣,到处是补丁。

姚远不放心,坚持要自己开车。跑长途跑惯了,体力也不成问题。贾礼亮知道自己开车手艺有点,乖乖的坐上后座,去跟他的新媳起腻去了。

李清坐上了副驾,给每个分发着红景天,又拿出葡萄糖倒进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