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少年神相 > 第二十四章 道脉与灵气

第二十四章 道脉与灵气

我闻声看向仓颉,说到:

“前辈,您说这不是我灵窍的威力,那这是什么的威力呢?”

“这是道脉的威力,不是灵窍的威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仓颉说到。

道脉?自从进了邵家的修炼场之后,除了双道脉,我就几乎没有接触过道脉的概念了,眼下仓颉说我是道脉的威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意思呢前辈,我已经有点晕了,道脉,灵气,这些到底是什么呢?”我疑惑地问到。

“道脉就是修道之的根,也就是你完成一切道法的基础,通俗的来讲,就好像你拥有的全部财富一样,每一种道法需要消耗你一定数目的钱,你的钱总数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道法。”仓颉解释道。

“那按照您的说法,道脉应该是不具备杀伤力的,刚刚我怎么能用道脉击毁这棵树呢?”

“那个比喻只是为了你更好地去理解,道脉其实是不加修饰的道法,也就是最原始的道法,而每一种道法,其实都是将道脉进行修饰和变换,然后才有不同的效果。而对于道脉强大者,可以不加修饰就击伤别。比如从你之前的描述中,你的父亲就可以凭借道脉发出声音,将五绝击退。”

“原来如此,那也就是说我的道脉也十分强大了?”

“不错,以你刚刚展现出来的实力,确实十分强大,考虑到你的年龄,应该说你的道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这可能与你所谓的修改命格有关系。”

“我明白了前辈,那灵气是什么?”

“灵气就是意志的体现,也可以称为意志的载体,它与道脉相辅相成,前者主要是神层面的,后者是身体层面的,只有两者都强的,才可以成为举世无双的神相。”

听到神相两个字,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但是到底什么是神相呢?说神相是参透天机的,通晓天下之事,可是仓颉说灵气与道脉并举的,才能成为神相,可是为什么提起仁德公,大家更多的称呼是天道而不是神相呢?

“前辈,神相到底是什么呢?”

仓颉看着我,笑了一下说到:

“你问的这个问题很有意,古往今来多少道门中想要成为所谓的神相或者天道,可是究竟什么是神相,什么是天道呢?谁也说不清,要我说,天道是指道门中修炼到了极点,山医命相卜,五脉俱全,其实就可以称为天道了,但是神相则不然,神相没有止境。”

“没有止境?”

“对,上古时期,神相需要究天法地,明察秋毫;先秦时期,神相需要学富五车,料敌如神;秦汉之际,神相需要治国有方,养民有术;唐宋时期,神相需要通晓古今,预知未来;明清时期,神相需要进可为从龙之臣,退可当一方神算。上下五千年,神相可以是街一位算命先生,亦可以是一之下,万之上的开国功勋,这就是神相。”

我听完大受震撼,问了一句可能不合时宜的话:

“那天道厉害,还是神相厉害。”

“此言差矣,天道是工于道法之的顶峰,神相是心怀天下之的梦想,没有谁厉害这一说,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看你的追求在哪里。”

“我明白了前辈,多谢前辈指教。”说完,我地鞠了一躬。

“好了,不多说了,灵窍的修炼最重要的就是思辨,你说话时越注重思考,你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反应到修炼上,你的灵气也就越充沛,虽然灵窍的修炼不涉及灵气,但是灵气依然是灵窍修炼的基础。”仓颉依旧是一贯地学术解说。

“前辈,我明白您的意思,这样我就明白为什么有含义的字会更容易修炼灵窍了,因为它们更容易因此思考。”

“不错,但是修道之讲究于无字句处读书,因此没有含义的字威力会更大,常先三通鼓的威力想必你也领悟过了,最厉害的其实是第三通鼓,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杀机,这就是无含义字的威力。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天’的威力不一定比‘啊’小,这是因为修道者的实力和思考境界不一样,你要做的就是多思考,”

听完这番话,我似明白又不明白,炎帝将仓颉封于此处,却并未像之前那样设置阻挠,正相反,仓颉甚至还会主动帮助修道者练习,应该就是因为灵窍的特殊吧。

明白了这一点,我对灵窍的认识又加了一些,如果将灵窍简单认为是一种道法的话就过于狭隘,这其实可以算的上一种思维方式,属于修道者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会严重影响修道者的想法和选择,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留下鲜明的个特点。

“前辈,我已经思考了很多了,您再看我这一次的表现怎么样。”

说完,我调集周身血脉,从嘴里发出“灵”这个字,大脑在飞快的思考所有我理解到的灵窍的含义。

只听一声犹如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响彻山林,面前的树林剧烈地摇晃起来,几乎要拦腰断折了。

“不错,你已经达到了常先第二通鼓的威力了。”仓颉说到。

看到这一幕,我加大了血脉和声音的强度,希望可以将它们全都震断,谁知这样一做之后,威力反而变小了,我问道:

“前辈,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你的思维变简单了,想法浮于表面,自然威力就变小了,甚至都不如你之前的威力。”

我恍然大悟,又试了几次不同的字,终于将整片山林震倒了。

“厉害啊,仓颉大,这个吴明做得不错啊。”一旁的常先说到。

“嗯,是不错,但是比北绝还差一点。”仓颉说到。

“可是刚刚对鼓声的领悟吴明可是远远快于北绝啊。”常先说到。

“可是北绝最后领悟到的是‘铁斧难开山,水滴能石穿’,这几乎就是灵窍的内核了,声音的大小不是关键,思想的持续才是最重要的。”

我听完常先的话本来特别开心,谁知仓颉的一番话让我也陷了思考,我问到:

“北绝竟然能想到这一层?我想到的只是声音最本质的感受。可是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聪明啊。”

“差矣,聪明之往往是自作聪明,有一种聪明叫大智若愚,北绝虽然不是常眼中的聪明,但是他善于思考许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自然之事,因此可以将灵窍发挥到极致,但是他后来似乎有些偷懒,学了狮吼功,开始将道脉融进灵窍之中,这样虽然发动道法更容易,但是威力会小很多,希望你出去之后,可以帮我将他点醒。”

“您的意思狮吼功不是您教的?”我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学会狮吼功,谁知竟然不是仓颉教的。

“当然不是,可能是一些山术高手教的吧,不过他倒也聪明,能想到将两者结合起来,如此一来,灵窍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仓颉大,您可太偏心您这位徒弟了。”一旁的常先说到。

“徒弟?北绝是您的徒弟?”我瞪大了双眼看着仓颉,怎么也想象不到一个如此老学究式的高,会收北绝那样的为徒,难道真的是我以貌取了?

“不错,所以我才想请你帮我点醒他。”

“没问题前辈,只是北绝十分厉害,我需要学会封印灵窍的能力。”我故意说到。

“你是不是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