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聂含山有些失望,李修涯也有些不好意思。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变法这事儿急不来的,老你若有心,便是要先处理掉在这路上的障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修涯点了点:“便是这个道理,老
你现在虽然是权倾天下,但是要做这件事还远远不够。而且燕国还没有到危急存亡之时,不必
之过急。”
聂含山回复心,展颜笑了笑。
“说得不错。”
话虽如此,但是李修涯的变法之说已经在聂含山心中拉开一条子,早晚必有行动。
“那你觉得燕国当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李修涯几乎脱而出道:“自然是秦楚之祸了,若是能解决秦楚滋扰边关的问题,燕国自然可以好好休养生息。”
前年燕国便和楚国打了一仗,很难说今年不会再和秦国打一仗,这秦楚常年骚扰,已经让燕国有些不厌其烦了。
但燕国却并无出兵讨伐的把握,因为一旦开战,很有可能便是双线作战,实在不利。
“秦楚虽有数百年不和,却也有数百年的默契。我燕国先祖也曾有过结其中一国灭掉另外一国的想法,却都以失败告终,秦楚之祸,由来已久。”
李修涯笑道:“在东元,最强大的两个帝国便是秦楚,就像一杆秤,刚好到了平衡,若是谁要往另外一加上一丢丢砝码便会失衡,若是秦楚势均力敌的
形被打
,老
你真的觉得是好事吗?”
聂含山愣道:“你的意思是?”
“秦灭楚也好,楚亡秦也罢,都是一家独大,随后周边诸国若不俯首称臣,便要结盟合攻,到时候说不得又是一场春秋世,而这中
况是谁也不想见到的,老
你细想,这些年,秦楚可还有大规模的征战?没有,只有对其周边诸国的缓慢吞噬。”
聂含山细想之下,确如李修涯所言。
五年前,楚攻神武帝国,夺三城,占地百二十里。三年前秦伐天云,夺得衡连之地。
而这几年,两国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不断滋扰燕国。
“想必老你也发现了,秦楚应该早就有了这点默契,他们是想各自坐大,然后再一决雌雄。如果有其他国家想要
手,必然会被其中一国强力阻止。”
聂含山微微点,说得不错,不过他倒并不是多么担心。
“燕国是除了秦楚两国之外东元最强大的帝国,自然是秦楚最强有力的霸主竞争对手,秦楚不会坐等燕国坐大,早晚必有一战。”
“定北侯曾经给陛下上书,也曾提前过此事。”
李修涯满意道:“那还好,燕国不至于被打废。”
聂含山翻了个白眼,有些无奈。
“这事儿也不说了,我觉得老你还是安心处理内部的事
吧。”
聂含山点:“说得不错,若是秦楚真的来攻,那便来吧,我燕国也不是软柿子,要吃下我们,他们也必要元气大伤,想必他们的胃
还没有这么大。”
就是这个道理。
李修涯见聂含山振作神,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
“说起来我刚刚想到一件事,正好想问问老你的看法。”
聂含山来了兴趣,笑道:“这倒稀奇,快说来听听。”
李修涯道:“我在卫国时,卫国有一支全部由江湖高手组成的约五百禁军,这些
来去如风,
数虽少却也在潇寒谷一役中发挥巨大作用,想问问你,我燕国可有相似的组织?”
聂含山摇道:“燕卫两国不同,卫国圣天宗乃是国教,最是忠心,以圣天宗统领卫国江湖势力,收拢以为己用,但是燕国地大物博,江湖势力不知凡几,高下难以决断,谁也不服谁,实在难以收伏,而且朝廷对于这些江湖势力一向不算友善。”
李修涯明白了,卫国之所以有圣天军,到底还是因为圣天宗能够力压群雄,一统卫国武林,而姬未央曾经也提到过,圣天宗一开始其实是姬姓皇族的家臣,忠心不言而喻,所以卫国才能接纳江湖众成为助力。
而燕国鱼龙混杂,便是有心收伏,这些个江湖众也定然不服管教,早晚必生祸事。
想到这里,李修涯突然觉得事很有趣。
“侠以武犯禁,这些江湖众始终都是个隐患,老
你就没想过处理一下?”
聂含山道:“自然想过,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你胡爷也出身江湖,其中的水不比朝堂浅。不过好在江湖之事于国于民都算不得有多大的影响,所以一直都是听之任之。”
李修涯笑道:“依我看,要想弥平武林祸患,其实也算不得困难。”
“哦,你有想法?”
武林之事虽不过芥癣之疾,但李修涯若是有兴趣处理了,聂含山倒也乐见其成。
李修涯有些兴奋道:“这些个武林众所求,除了快意恩仇之外,还有就是名声地位,如果我们给他们名声地位,老
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说清楚些。”
李修涯道:“比如,我们举行武林盟主大会,众比拼武艺,胜者成为武林盟主,号令群雄,同时朝廷嘉奖一番,这些个武林之
大多出身低微,若是得了朝廷勉励,是否还敢对朝廷不敬?
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拉拢一部分江湖中为我所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修涯越说越开心,又道:“到时候,武林盟主乃是朝廷册封,那江湖势力由武林盟主统领,而武林盟主又被朝廷管辖,老你觉得这样是不是算是解决了武林之祸?”
聂含山闻言笑道:“这个想法很有趣,这样,待我奏明陛下,开一场武林盟主大会也并无不可。”
李修涯拉着聂含山道:“告诉陛下,就说李修涯自请可以办这件事,保证朝廷得一个大助力。”
聂含山第一次见李修涯这般激动,便是笑着应了下来。
“你既然有心,我便帮你揽下这个差事。”
“嗯,谢了。”
李修涯心满意足的走了。
聂含山独自一坐着,沉默了很久,不知再想什么,
天色将近,只听得房间内响起一声悠长坚定的声音。
“变法!”
聂含山今最大的收获便是这两个字。
次,早朝之后,聂含山便来见燕帝李烜。
“哦,李修涯真这么说?”
聂含山点道:“不错,臣觉得他说得不错,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燕国要富强,离不开这三样。”
当然了,变法之说,聂含山是提也不敢提,能提的便是这几句话,能听,却不能做。
李烜笑道:“昨便听闻沈师去了李修涯的府上,最后却是失望而归,想来就是被李修涯这几句话给打发了吧。”
“陛下明鉴,臣也是这么觉得的。”
李烜道:“到底还是年轻,应该多多磨炼一番,不过有这样的见识,将来也是必成大器。”
聂含山拱手道:“陛下说得是,此子太过率,臣也很难管教。这不昨
,他兴冲冲的来找臣,给臣提了一个建议,臣觉得有些道理,想请陛下圣裁。”
李烜也来了兴趣:“哦,聂卿都觉得有道理,那朕也得好好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