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直播鉴宝:宝友你很不对劲啊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坑挖东西,全都是假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坑挖东西,全都是假的

“你说呢?”

宁帆看着东西反问一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宝友看着东西都有些嘀咕。

他们刚刚看这东西觉得真的可能挺大的。

但是宁帆这么一问又不确定了。

犹豫几秒,重新试探着开

“宁大师,应该是明清的东西吧?”

“我看这土色和年代似乎是到代的,这个……应该没问题吧?”

“我之前在博物馆见过一个明代的金印,似乎也是这样的。”

宝友们发着消息。

电子音宝友也来了神。

“宁大师,这个印章,我可是专门鉴定过的,年代什么的都是没问题的。”

“这个印文也是当时官印最流行的九叠篆。”

“这次绝对是没问题的!”

电子音宝友很是笃定。

宁帆听着话,微微点

“恭喜你,这次……”

“对了?”

“我对了?”

“我就知道,这绝对不会有错的!”

电子音宝友言语激动,整个都跳了起来,露出身后几样铲、刀、盔等工具。

“有这个东西,我这次绝对赚了!”

电子音宝友猖狂大笑着,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

其他宝友都看着屏幕有些疑惑,捡漏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吧?

宁帆看着况淡淡开

“宝友,你们可能想错了。”

“这个可不是简单的捡漏,而是你们都没见过的玩法。”

说完,重新看向屏幕,微微一笑。

“宝友,你是包了一个明清坑吧?”

“是啊。”

“等等……你怎么知道?”

电子音宝友刚得意答应下来就意识到不太对劲。

他隐瞒身份就是不想露自己做了什么,还以为很成功,没想到宁帆早都看了出来。

尽管看不到表,可直播间众都感到他已经面色泛白声音发抖。

“宁大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见到电子音宝友自己承认,直播间众完全傻眼。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宁帆居然真的说对了。

下一秒,疑问又来了。

“宁大师,什么是包坑啊?”

宁帆看到问题,开解释起来。

“包坑是古玩易里专门给大客户准备的易方式,一般接触不到。”

“你们平时在街上摊位或者店里买东西,说是二手货,其实除了出厂的那些是二手,其它的都不知道过了多少手了。”

“毕竟现在的真东西就两种来处。”

“一个是从下面出来的,一种就是家传的拿来卖的。”

“这两种,不管怎么来都不会第一手到那些店里面,而是经过古董贩子的手之后才卖给他们的。”

“等到你们买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至少两三手。”

“捡漏也是在这两拨都看错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

“而包坑就不一样了。”

“只要有民间考古队伍组织了考古行动,就可以把消息传出去。”

“感兴趣的买家就会被接过去现场看着他们挖掘并选择购买。”

“而这种包坑还有全包和分包的说法。”

“全包是只有一个买主过去,只要挖出来东西,都是他的,会相对便宜一些。”

“而分包则是几个一起过去买东西,出现东西后还要现场竞拍。”

“好处是可以避免买到不好的东西,而坏处是有时候自己需要的东西还需要参与竞拍。”

“宝友这样集中拿出明制的东西,如果不是包坑,基本上没有别的可能。”

“路边捡漏不行么?”

宝友们有些疑惑。

宁帆摇摇

“宝友,要是你们在路边能遇到锈蚀度和风化程度都这么一致的东西,那可以直接判定是假的了。”

“这要是都有摊主能看错,也就不用出来卖东西了。”

宝友们略一思忖明白了宁帆的意思,连连叫绝。

回到眼前又想起来什么事,连忙问道。

“宁大师,那这个印章,是对劲的吧?”

“我都说成这样了,你们难道还不明白么?”

宁帆嘴角含笑,淡淡开

这……

宝友们愣在原地,想了想刚刚宁帆说的话,下意识变了脸色。

“宁大师您的意思是这个印章也是假的?”

“没错。”

宁帆开,面色平静。

“怎么可能!”

电子音宝友直接叫了起来。

“我明明鉴定过字迹和年代,都是对的!”

“宁大师这个你必须给我一个说法,否则我绝不相信!”

宁帆听着话,叹气。

“宝友,你的整个包坑都是个笑话。”

“我都能猜到,当初是有拿着这个印章去找你,你看过之后才答应包坑的吧?”

“没这……没错。”

电子音宝友下意识想要反驳,可想了几秒,还是决定说实话。

“这个坑里面,应该也只有三四样东西是完整的。”

“大概是瓷器、玉器、印章、还有刚刚你的腰牌吧?”

“是这样,宁大师你全说对了!”

听到电子音宝友说话,直播间宝友都瞪着眼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真的。

宁大师居然隔着屏幕把宝友做的事完全还原出来。

这太恐怖了吧?

一时间整个直播间弹幕都在询问宁帆是怎么做到的。

“宝友,因为这个包坑的手法太老了。”

“而且东西太少容易让觉得不值,太多的时候又会引起戒备,三到五件最合适。”

“这个只要你们多听听行里聊天就知道了。”

“那印章为什么是假的?”

宝友们再次询问。

宁帆看着印章摇摇

“九叠篆、年代、土沁都没问题,可是这个东西是现代刻上去的。”

“相当于在原来的印章上面刻了一遍印文,别说价值,这都算是毁坏文物了。”

至于假的原因,也很容易看出来。

“明代对朝臣印章的材质、形状还有刻文都有严格要求。”

“所有印章都必须背刻印文、铸造时间和铸造机构,边刻印章编号。”

“而且有一条规定是九品以下未流之小官印称条记,其印末字作记,不许称为印。”

“看看这个印文,城门吏印?”

“连九品以下小官都不算,只是一个吏员,也敢用官印?”

“这在当时可以直接用僭越之罪处理了。”

“再说,别的我都不用多说,只问一个问题。”

“锦衣卫的墓葬里面发现一个城门吏印,这合理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