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港诡开始求长生 > 第十章 通神册!

第十章 通神册!

待邓阳找来放大镜,借着天空中的烈阳,这才勉强可以看清丝巾上的古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通神册?...”

直到落西斜,花费了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邓阳才算是把这金色锦书上的古篆翻译了过来。

揉了揉酸痛发红的双眼,邓阳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脸上的神色间,却是止不住的激动。

这金色锦书上,所记载的,乃是一篇非常奇特的修行功法,之所以用奇特来形容,乃是因为此篇功法之中,用到了大篇幅不确定的术语,甚至很多奇思妙想,都是术语癔想。

通篇看起来鬼话连篇,若是换做普通,指定把这篇功法的创作者,当成疯子来看待。

整篇‘通神策’短短不过一万三千余字,分为三大篇幅。

共分为孕鬼篇、化神篇、神胎篇。

其中孕鬼篇基本处于完善阶段,阐述之身鬼,道藏·太上老君内观经,通篇描述之窍,对应无尽身神,其实很多道经,都有类似的记载。

而在这通神策:孕鬼篇中,却把身神称之为身‘鬼’,以至鬼气,点化体五脏神窍,以纳之法,强行吞噬天地大之气,孕育五行身鬼,以五鬼代替自身,承受施法反噬,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但仔细考量之下,有充满了可行

五鬼本是自身神藏孕育而出的身鬼,属于体的一部分,吞纳天地鬼物加以强化,代替自身承受施法反噬,又有何不可。

这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以身孕鬼,以阳孕,但邓阳并非是这个世界的土著,也没有正统修士的固执,他的善恶观念,也和传统的修道之有着很大不同。

若说孕鬼篇只是异想天开,那化神篇完全称得上是天马行空,待五鬼大成,窃取间香火,纳天地异力五行之,以先天五行点化,化鬼为神,为五行大魔神。

只是这化神篇也只是一些大概的思路,许多地方都是语焉不详,其中通篇阐述神祇与天地同生之奥秘,窥探地府神之权柄,大篇幅的猜测词汇,玄之又玄,看得邓阳满雾水。

甚至最后记载了一句别有意的总结:神祇,天地之规则,自然之规律,成神容易,做难!难!难!

前半句邓阳看懂了,所谓的地府差,不就是维护阳平衡之规律,代天分理阳,但后半句他却完全搞不懂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

第三篇,神胎篇,其中记载的却是以天地灵物孕育神胎,整篇都只有一种臆想,一种大概的方向,至于具体的,却是一点没有。

在这通神策的著作者眼中,身实在太过脆弱,就算是穷尽天地之造化,修成无漏之身,锁住命元,但七魄终有腐朽的一天,和浩瀚天地相比,简直连沧海一栗都算不上。

按照通神策的著作者来看,就算是修为再高,其身也终有腐朽的一天,渡不过一百八十载大限,就算以续命之灵物强行维持,也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之法。

但邓阳却从道经中看到过一则关于上古列子的传说,只要修成元神,到时候元神自然具备身之能,而且更加玄妙,散则成气、聚则成体,上达九天、下至幽冥,遨游宇宙八荒、无拘无束。

这种时候,就算是身腐朽,也无大碍,以这通神策作者的修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但他却始终执着于身。

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也没有解释,只是臆想以收集天地灵物蕴养出天地神胎,代替身七魄,以此窃取天地造化权柄,向天地夺寿。

至于具体的作方法,却是一概没有,很明显,这就是一篇残书,或者说,未完成的著作。

虽然如此,但看完整部通神策,邓阳心中反倒生出了许多疑惑,但他却并未多想,直接忽略了后两篇,专注于第一篇。

在邓凡看来,这整部通神策,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篇的孕鬼篇。

毕竟能够抵抗法术反噬的修行之法,他年听都没听说过,虽然这篇功法很是邪门,其中很多地方都是语焉不详,恐怕拥有许多缺陷,但光是这能够抵抗法术反噬一条,就能够让邓阳忽略那些缺陷。

而想要修行这通神策:孕鬼篇,也有两种方式,第一就是自身点化身鬼,吞纳鬼气,一点点强化五鬼,这种方式相对温和,也相对缓慢。

第二种方式,则是收服五行异鬼,炼五脏,代替身鬼,此种方法风险大,极其容易被五行厉鬼反噬,鸠占鹊巢。

看到这两种方式,邓凡想都没想,就直接选择了第一种,开玩笑,收服五行异鬼,说是异鬼不如说是厉鬼。

这种命格奇异,生辰各有所属,再加身死之地份数五行凶地的厉鬼,不仅极为少见,而且凶唳非常,别说是邓阳,就算是道行高的道,遇到了也得双腿打颤,一个不好就得命丧黄泉。

想要收服这种厉鬼炼自身五脏,在邓阳看来,那简直就是在找死。

就算是第一种方式,那都是凶险异常,毕竟以身吸纳鬼气,谁知道会有什么后遗症,一个不好,说不定会化为半半鬼的存在,那事可就闹大发了。

若非是能够抵抗法术反噬,这通神策:孕鬼篇又言之凿凿,打死邓阳他也不敢如此作死。

......

整部锦书正面记载的是功法,背面记载的则是一篇著作者的生平,或者说是一封绝命书更为准确。

传承如故,逝者如斯!

道者五通,自幼微贫,先天痨疾缠身,命贱如蝼蚁,幸得恩师不弃,得崂山门楣,十二学道,役鬼于天,通阳,晓法理。

然先天体弱,穷尽力,体渐虚,时二十有六,与天争命,逐行于游方,借己道纵横神州,集百家所长,一甲子无敌于天地,上邙山,斩鬼王,阔海、降蛟龙,一时风无两,道名遍传九州。

借先贤之智,终悟弥补命元之基,纳鬼气,以增阳寿,为天地正道不耻,逐战于昆仑之巅,遭劫不死,道基碎,时叹大道难为,逐隐居谷,术而道远,身鬼反噬,渐不可逆转之境。

时运渐去,寿至一百四十九载,自知时无多,恨也、怨也、憾也...

此道,吾既生死自知,然生于天地,不甘唯二,逆天改命,致使师门蒙羞,有愧恩师,集先贤之智,欲为天地众生另立新法,然中道崩途,大憾!”

力有穷尽时,自感命元渐逝,望后辈继我之志,勿使我道失真,我道艰难,需天地外摄而补,纳阳,而成己道。

然天道高远,鬼道狡诈,大道唯争!万谨记,‘神道’不可信!

五通絶笔!

......

PS:求收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